来源:中国林业网 一、保护区概况:
西天山自然保护区于1983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保护区总面积31217公顷。是一个以雪岭云杉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二、地理位置: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巩留县境内。
三、自然环境:
保护区河谷切割深,坡度陡峭。外围北、东、南三面高山环绕,阻隔了蒙古高压干燥气流和南下的西伯利亚寒流的侵扰,也免受了南疆干热风的影响,而来自大西洋及里海的暖湿气流从伊犁河谷进入,受到高山阻挡形成降水,气候条件独特而优越。区内有发源于南面那拉提山的高山冰川,积雪带下部的三条主要河流(乌勒肯库尔德宁、沙特布拉克、协天德)形成了基本平得且呈南北走向的三大沟系。
四、植物资源:
区内生态系统保持完好,有高等植物1000余种,分属97科341种。山地垂直带谱明显,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特有种繁多。本区山地森林中居主导地位的是雪岭云杉林,为新疆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并保存着由新疆野苹果、新疆野杏所组成的野果林。
五、动物资源:
区内有陆栖脊椎动物21目52科146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雪豹、北山羊、金雕、黑鹳、石貂、盘羊等24种。
石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长45—50厘米,尾长约30厘米左右。耳短而宽圆,四肢粗短。尾长约长于体长l/2,尾毛蓬松而端毛尖长。上体为浅咖啡色,下体趋淡。喉胸部有一乳白色或茧黄色不规则的块斑。四足、尾部与背脊同色。
石貂栖息地海拔高度为4000米左右。石貂分布区域较广,生境各异,多栖息于林区山地,干寒高原,多石的山脚、沟留,喜出没于无林的岩石中,故有岩韶之称。除交配和哺乳期外,多单个活动,无固定洞穴。有时也侵占其他中、小型动物的洞为窝,亦喜居树上。听觉发达,行动敏捷。胆大,性残忍。主要以各种鼠类、野兔、小鸟乃至鸡类为食,也觅食鸟卵、爬行动物和两栖类。除动物性食物外,也吃植物的果实。每年3—4月产仔,每胎3—5只。
盘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躯体粗壮,体长150~180厘米,肩高50~70厘米,体重110千克左右。雄性角特别大,呈螺旋状扭曲一圈多,角外侧有明显而狭窄的环棱,角基粗,周长约46厘米,角最长可达133厘米。雌性角短而细,弯曲度也不大,角长不超过50厘米。头大颈粗,尾短小。四肢粗短,蹄的前面特别陡直,适于攀爬于岩石间。通体呈灰棕色,耳内白色,臀部具白斑。
盘羊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裸岩地带,经常出没于半开阔的峡谷和山麓间,很少在雪线以下活动。通常集成小群,有时集合成较大的群体,主要在晨昏活动,冬季也常常在白天觅食。食物包括草、树叶和嫩枝。盘羊善于爬山,比较耐寒。在秋未和初冬发情交配,孕期约6个月,每胎1~2仔。
北山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形似家山羊而体型较大,体长115~170厘米,肩高约100厘米,体重50千克左右。雌雄体都有角,但雄羊角特别长大,达140多厘米,呈弧形向后弯曲。颏部有须,雄性长,雌性短。夏毛棕黄色,腹部及四肢内侧白色;冬毛长而色浅淡。尾长10~20厘米,尾尖棕黑色。(
北山羊夏天栖息于高山草甸及裸岩区,冬春迁至海拔较低的地区活动。多在晨昏活动,采食各种野草。常十余只集群活动,有时可达数十只。性机警,视、听、嗅觉都很灵敏。11~12月份发情交配,次年5~6月份产仔,每胎1~2仔。
西天山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一个独具特色的物种资源库,而且保护区内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为旅游和避暑的胜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