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学,安徽省霍山县五峰山石斛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二十二年,对于孙大学来说,是他人生中刻骨铭心的一段时光。二十二年中,凭着对霍山石斛一腔挚爱,他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实现了一个农民创业者的梦想,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蜕变和升华。
二十二年前,他一无所有,初中毕业,和其他农民一样默默无闻地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二十二年后,他拥有资产数百万的石斛产业园,带动了周边一大批农民走上致富路。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二十二年,对于霍山县太平畈乡的孙大学来说,是他人生中刻骨铭心的一段时光。二十二年中,凭着对霍山石斛一腔挚爱,他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实现了一个农民创业者的梦想,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蜕变和升华。
印象:孙大学和他的栽培基地
走进孙大学的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满目的郁郁葱葱,从房前到屋后,从院内到院外到处是一片生机,家里摆放着正准备移栽的石斛种苗,地里栽种着各种各样的苗木,“这是兰花、木菊,那是紫薇。”孙大学如数家珍般的向我们介绍着他的这些宝贝。
在孙总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离他家不远的霍山石斛栽培基地,笔者看到在基地里的栽培和其他地方有些不同,“这些年基本上所有出产石斛的地方我都亲自去过,也从中学到了一些技术,再通过与我自身的经验相结合,逐渐琢磨出了一套和别人不一样的栽培方法。这是栽培基质,里面加入了一些蚕沙,这样可以保证肥料不会因为一次性浇水而流失,下面红砖的厚度也有要求,厚了薄了都不行,这边一块地我准备搞斛木套种,在苗木下栽培石斛。等庄稼成熟以后我准备把那边的土地也租过来,盖上大棚,到那时候你们再来看,感觉肯定更不一样。”一边向笔者介绍着自己的基地,一边规划着美好的未来。
艰辛:初中生走上创业路
孙大学出生在一个中草药世家,父亲就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老药农,或许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很小的时候,他就对中草药有着浓厚的兴趣,1988年,初中刚毕业的他就开始了走上对霍山石斛的培育历程。“也许是家庭原因,我在上学的时候就对中草药栽培有浓厚地兴趣,初中毕业的那年正赶上县医药公司、科协、科委开始组织霍山石斛的试管苗试种,我就参与进去了,当时有16家参与,可是到最后只有2家试种全部成活,这其中就包括我家。”说起自己当年的成就,孙大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然而成功的起步并没有让他幸福多久,接踵而来的困难让这个年轻人在自己的创业之路上步履维艰,“那个时候我家里很穷,家里有90多岁的老奶奶,祖孙三代挤在几件破土房中,经常是上半年的粮食吃完以后,下半年的口粮就要到处去借。”想起那些年的艰辛,孙大学感慨万千,当时的霍山石斛人工种植还在摸索阶段,石斛种植可以说是一点收益都没有,如何让自己的石斛种植能够维持下去,成为了他天天犯愁的问题,“我当时不光是种石斛,还要种杜仲、枣皮、天麻,进行杂交水稻制种,这些东西的收益又都被我投入到石斛种植当中去了,那时候家里穷,而我每年的那点收益又都被投到种石斛上,家里人多少都会有一点不理解,幸运的是我挺过来了,我的石斛从刚开始的几平方逐渐发展到一二十个平方,家里的日子也逐渐好了起来”。
机遇:好政策让我有了今天的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霍山石斛产业的发展受到霍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奖扶政策,扶持这一产业的发展,孙大学的霍山石斛种植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1996年,通过申请,孙大学借得了1万元的扶贫资金,这1万元对于如今的他来说并不多,但用孙大学的话来讲,“这就是一场及时雨,正是有了这笔钱我的石斛生产规模才开始逐渐变大”。2000年,孙大学的石斛种植开始初具规模,真正有了收益,当年他就还清了当初借的扶贫贷款。2001年,孙大学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6年,孙大学建立的自己的安徽省霍山县五峰山石斛开发有限公司,注册了属于自己“六万寨”商标品牌,石斛种植规模达到3000平方。时至今日,他的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以霍山石斛种植、销售为主,天麻、兰花、苗木等多种经营的综合性公司,霍山石斛种植面积已达20亩,每年仅这一项就有40余万的收入。他的霍山石斛在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获得银奖和兰花品种保育特别贡献奖,并随省兰协代表团参加第10届亚太兰花大会,为安徽取得优异成绩做出了杰出贡献,受到了安徽省兰协的隆重表彰,他本人也成为中国兰花协会理事、安徽兰花协会常务理事,今年一月公司生产的“六万寨”牌石斛又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评为“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提起现在的好日子,孙大学感触良多,“多亏有了好政策,我才有了今天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