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营养坑法进行古树复壮
所谓营养坑法就是在树下挖直径40至100厘米宽、深80厘米的坑,把挖出的碎石块等回填入坑中约10厘米,也可用碎树枝代替,(不能用对根有抑制作用的核桃树枝、桃树枝),撒入壳斗科植物的落叶(如橡树叶),压实后约5厘米厚,覆土5厘米,再把膨化鸡粪2至4斤和橡树叶掺3至5倍土混合后填入坑中踩实,剩余土围埯即可。第一次浇水时可适量加入微量元素,如活力素或营养液等,如果天气较旱,可在3、4、5月各浇水一次,11月份再浇一次。据监测,当年吸收根明显增多,第二年部分吸收根向发育根发展,新生吸收根呈网状分布,最长达20厘米左右,根系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
碎石、树枝具有改善深层土壤透气的功能,并排除根部土壤中多余的水分。鸡粪可增加土壤肥力。橡树叶由于分解缓慢,当年一般只起保水作用,两三年后逐步分解,并产生有机酸,促进土壤中难溶性无机盐类转化,使之成为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提高土壤中原有养分的有效性,发挥土壤中潜在肥力的作用,抑制了鸡粪矿化过程,根部有益菌的数量也显著增加,4至5年时形成团粒结构。在营养坑内,古树根系发育成良好的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