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到处‘跑马圈地’,承包了5000多亩地,准备大干一番。”昨日,永泰油茶种植大户林茂雄告诉记者,茶油价格一路飙升,3年涨了2倍,让他看到了油茶的“钱途”。
无独有偶。日前,占据福州茶油销售“半壁江山”的福建嘉记食品有限公司也宣布将在永泰、闽清等地筹建3万亩的油茶林基地。
记者调查了解到,随着国家、省、市政府对发展油茶产业越来越重视,“油茶热”近日在榕城农户和企业间再次兴起。业内人士表示,榕城油茶产业有望撬动数亿元商机。
茶油市场份额尚不足1%
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树种,以其为原料生产的茶油,素有“东方橄榄油”和“油中珍品”的美称。
9日,记者走访沃尔玛、永辉等榕城多家超市发现,虽然目前茶油的价格仅约为橄榄油的1/3,但销售情况不容乐观。许多超市食用油专柜大都被花生油、橄榄油等占据,只有迎福、天生等少数几个品牌的茶油“躲在”偏僻的角落。超市的相关负责人说,茶油的销量很低,市场份额还不到食用油总量的1%。
福建嘉记食品有限公司魏朝康经理指出,很多人都知道茶油是好东西,但真正购买的人并不多,主要还是对茶油的营养价值认识不够,“主要是孕妇和老人购买,普通市民鲜有光顾茶油”。
榕油茶产业一度停滞不前
“福州油茶产业也曾有过辉煌。”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张顺恒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为响应国家“开展油茶生产运动”的号召,我市掀起了油茶垦复和新造林高潮。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全市油茶生产达到20万亩的高峰期。其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市的油茶产业一度处于停滞不前状态。
张顺恒认为,农户们对油茶选种、品种改良、栽培技术等方面缺乏了解,又没有资金和科技投入,不少油茶林仍处于“人种天养”的原始状态,造成油茶产量低、效益差,影响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张顺恒还介绍说,虽然目前全市有10万多亩的油茶基地,但上规模的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很少,且油茶产品没有进行深加工,油茶产品附加值不大。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油茶专家陈辉院长曾考察过多处油茶基地,他分析说,产量低下、经营粗放,加工工艺落后,再加上宣传不够,导致茶油始终游走于主流食用油的边缘。
“福州油茶是中心的中心”
据介绍,油茶主要分布在福建、湖南、江西等14个省的低山丘陵地区。福建是全国油茶的中心产区之一,福州又是福建油茶的中心。
今年11月初,国务院批准颁布《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提出要把油茶产业培育成兴林富民的支柱产业,并把我市的连江县、罗源县、长乐市、晋安区、福清市、永泰县、闽清县都划入油茶适宜栽培区。
记者了解到,其实早在2005年,我市林业局已率先在永泰开展良种繁育,提出在永泰、闽清等7个区县种植油茶树。2008年,福建又出台了全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目前,福州发展油茶产业已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张顺恒认为,福州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是油茶生长适宜区;种植油茶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已经成功选育出了一批以闽43、闽48、闽60为代表的高产稳产油茶良种,基本可以满足油茶发展对良种资源的需要。
陈辉院长表示,随着人们对油茶的营养保健、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认识的不断提高,福州油茶产业正迎来很好的发展机会。
看好油茶“钱途” 企业抢着造林
今年4月,福建天生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福清建成5000亩种植基地,在未来几年该公司还将新建6万亩油茶基地。“现在油茶的整体市场还不太好,但我们看中的是五六年后的商机,为企业长远发展做积累。”天生公司董事长助理谭庆国称。
今年8月,永泰县东洋乡油茶种植大户林茂雄在原有200亩茶林的基础上,又率先承包种植了1000亩的油茶林。昨日,他告诉记者,他未来3年的目标是1万亩的油茶林。“先下手为强,等到茶油市场火起来时,再去种植就来不及了。”
“数年后,福州油茶产值将达数亿元。”张顺恒预计,到2015年,福州油茶林规模将达到2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油30公斤,按照现在茶油价格每公斤60元算,年产值能达到3.6亿元。另外,还有茶粕、茶饼等附属产品的产值将是茶油的数倍,效益相当可观。
如何做大做强榕城油茶产业?张顺恒建议,一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造林和老林改造相结合;二要加大政策、财政资金扶持,多渠道多形式投入;三要“以二促一带三”,即大力发展油茶深加工,原材料的需求可促进油茶的种植,同时带动销售、服务和品牌建设。
省经济林协会油茶产业分会常务理事王茂清认为,推典型,搞油茶造林示范区、村、户,以点带面推动油茶造林,同时大力扶持油茶龙头企业,对于重振榕城油茶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