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虫害防治技术
(1)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和地老虎。多发生在玉米6叶期以前.发生严重的田块,常常造成缺苗断垄,使亩株数减少,严重减产。防治地下害虫最好的办法是药剂拌种,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50%辛硫酸、35%甲基硫环磷,35%呋嘀丹等,按种子重量的0.2%~0.3%进行拌种(湿拌)。如使用19*呋·福包衣剂种子,再不必拌种。未进行种子处理,可选用上述药剂稀释后拌入细砂土,撒施在玉米植株周围,耙入土中。也可加水配制成药液喷浇在根部。
(2)玉米螟:在本区一年发生2代,主要以第1代幼虫蛀食玉米茎秆为主,造成玉米倒折。其次是幼虫蛀食果穗,影响结实。防治玉米螟要抓住关键时机,即玉米大喇叭口期,此时可选用5%甲基柳磷(1:6),1.5%辛硫磷 (1:15),或选用生物制剂白僵菌每亩500g,Bt乳剂每亩15g,制成毒砂或颗粒剂,每株撒施1—2g。防治玉米螟最好的办法是每年在5月底以前,彻底清除上年存留的玉玉米秸秆,消灭越冬虫源。
(3)粘虫:此虫在我区不能越冬,初虫源是由外地迁入的(成虫),迁入后在我区发生2代,以第1代幼虫危害玉米。此时正值小麦生长后期,幼虫不取食小麦,以田间幼嫩杂草和玉米为食,待小麦收割后,幼虫全部转移集中到套种玉米的植株上取食。如果此时防治稍不及时,粘虫会将玉米的叶片全部吃光。为此,防治粘虫要在6月底7月初小麦尚未收割时进行,等小麦收割后,对防治不彻底的田块,可补防1次。防治药剂可选用90%晶体敌百虫每亩100g,20%敌马乳油(合剂)每亩100g,2.5%功夫乳油每亩20ml,20%速灭杀丁乳油每亩20ml,对水30kg喷雾。
(4)玉米红蜘蛛: 又叫玉米叶螨,主要以朱砂叶螨为优势种。该虫80年代以前很少危害玉米,随着玉米面积的不断扩大,危害日趋严重。由于虫体微小,又在叶背吸食,田间不易被发现,被害玉米的叶片由白变黄,最后枯死,严重影响玉米灌浆。防治药剂可选用40%乐果乳油每亩75ml, 20%三氯杀螨醇乳油每亩75ml; 20%灭扫利乳油每亩20m1对水30kg喷雾。如果田间套种有黄豆、苏子等都要进行喷药,因这些作物都是红蜘蛛的主要寄主。
(5)玉米蚜虫:危害玉米的蚜虫主要是玉米蚜,其次为禾谷缢管蚜。该虫自玉米大喇叭口时期直到玉米收获时均能为害。蚜虫四世同堂群聚于心叶,叶稍,叶筒中,雄穗及苞叶上吸食植株汁液,使受害部位退绿,心叶扭曲,严重的不能抽雄,有的籽粒秕瘦,产量下降。该虫排泄的粘液,使上部功能叶片等部位发生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防治玉米蚜虫可选用乐果、灭扫利(用法同红蜘蛛),最好两种药剂交替使用。另外,也可使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15g,对水30kg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