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枝间伐 泡桐修枝应注意两点,一要早,在人工接干的当年冬季即可修枝,并在1-2年内完成,因为1-2年生的幼枝较细,修枝后伤口小,容易愈合,树干通直无节,木材工艺价值高。二要合理掌握修枝强度,因地制宜地进行修枝。生长在立地条件好,肥水充足,长势旺盛的,可以进行强修枝;立地条件差,长势一般的应轻修枝。另外修枝应该与人工接干结合起来,立地条件好的剪梢接干时要强抹芽,只留二对侧芽,长成的侧枝,冬季一次修除;立地条件一般的接干时留3-4对侧芽,当年冬季修除下部1-2对侧枝,第二年冬修除上部侧枝,2年内完成修枝。修枝切口一定要平滑以利伤口愈合,保证泡桐的正常生长。当林分进入完全郁闭、林木生长发育尚未受到影响、林木分化还没有表现出来以前,即可进行间伐,间伐要考虑造林密度的大小,间伐材的利用等因素,造林密度为3×3米,3×4米,3×6米的泡桐片林,可采取隔行间伐或隔株间伐。培育大径材的丰产林应适当提早间伐,并进行多次间伐。
2、高干培育技术 高干培育是加快泡桐生长、提高木材利用率和材质规格的重要技术措施。由于泡桐有假二杈分枝习性,造林后的主干高取决于苗干高度,这不符合用材林生产的要求。泡桐高干培育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平茬换干、抹芽接干、平头接干和目伤接干。
平茬换干一般进行一次,在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连续二次平茬较一次或三次平茬效果好。平茬方法是:对出圃的苗木,由于苗木小,或干形不良,或由于病虫害生长不良的苗木,可在造林后连续进行二次平茬,平茬时间以春季树液流动前进行较好。选晴天在靠近地面处用利刃截断、截面尽可能平,防止劈裂。平茬后用土覆盖,封土厚度一般是2~3厘米。萌条长至10~20厘米时,留一株生长最好的,其余全部除去。连续二次平茬的泡桐主干高比不平茬和一次平茬的增加1.0~1.5倍,胸径生长也比不平茬和一次平茬的增加。平茬效果与土壤肥力有密切关系,肥力足,长势旺,主干高而粗壮。泡桐在主干生长过程中,部分叶腋会萌发成分枝,应该及早抹去,勿使长成分枝,否则会影响树干的生长。平茬的泡桐,树干通直圆满,提高了桐材的等级和经济价值。
抹芽接干是利用泡桐茎端腋芽的萌发能力而进行接干。接干处对材质影响不大,并保留了原有的通直主干,它是培育高干泡桐的主要方法之一。腋芽愈饱满,萌芽夹角愈小,则接干生长就愈旺盛,接干效果愈好。造林的苗木,只要发芽比较充实粗壮,原有主干通直,可用此法接干。方法是在春季树液开始流动后,芽萌发至2-3厘米时,在苗干梢端顶芽下第3-4节处,选留一个夹角小的饱满芽,作为接干对象。选定芽后,从其对生芽下端斜剪,将对生芽连同上部的主梢一起剪掉,剪口要平滑,防止撕皮剪裂和碰伤应保留的芽。接干芽下部保留2-3对侧芽,芽长到20-30厘米时要及时接心,抑制侧枝延伸,集中养分供应新干生长,其他芽全部抹除。
抹芽接干方法简单易行,对较高的苗干需用高梯才能操作。但大面积操作不方便,据试验,可改用钩芽法接干,操作简便,提高了工效,接干效果很好,易于推广应用。具体方法如下:用粗铁丝弯曲成钩状,将其绑在细长竹竿上,用15厘米长的废钢锯条也可以,竹竿长度视苗木高度而定,既轻便又能达到苗高,一般长2.5米左右,钩芽时间也是在芽萌发到2-3厘米时进行。选干顶芽以下第2-3对健壮腋芽作为接干芽,用钩向下钩除其对生芽。除接干牙以下保留2-3对侧芽外,其余的侧芽要全部钩掉。经过钩芽后,接干钩芽后,接干芽上部的主梢,逐渐枯死,至夏季钩落。
平头接干一般用于2-3年生泡桐,对已有一定的高度,但不足3米或主干弯曲,可在早春树液流动之前,在分枝处或主干弯曲下部,把整个树冠锯掉。锯口应在芽眼上方一厘米以内处,距离太大伤口不易愈合。待锯口芽萌发后,选一个饱满的芽作为接干芽,其余的芽要及时抹去,以保证接干芽有充足的养分,健壮生长。
目伤接干主要用于3-4年生的低干幼树,在整个休眠期都可以进行,以春季树液流动前半月为好。具体操作方法是:
(1)选芽目伤:在树干最上部分杈侧枝的中央,选择一个与主干接近通直的芽眼,作为接干芽。在芽眼上方2-3厘米处,用利刀垂直侧枝平行横刻二刀,即所谓目伤。目伤口宽2厘米,长为目伤枝基部的半周,将皮层及少许木技剥去,成为半环状缺口,达到截留养分,刺激目伤芽萌发,形成新干的目的。
(2)目伤枝及徒长枝修剪:在目伤的同时,对目伤口以上枝条要进行截短,以节省养分消耗,促进目伤芽旺长,短截后保留枝长30-50厘米。另3-4年生的泡桐,常常在树冠内膛不理想的部位,萌生徒长枝,消耗养分较多,对目伤芽有抑制作用,应在目伤的同时把徒长枝从基部截去。
(3)疏除对生枝:在目伤的同时修去下面一对侧枝,当年冬季或翌年春季
树液流动前下部对生枝全部疏除,以便早平衡树势,减少树干尖削度,如果对生枝较多,为避免一次疏除伤口过多,削弱树势,可分二年疏除。
以上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践中要根据树龄、树势、立地条件、管理水平灵活运用。在一般管理水平下,采用这些方法都能达到8米以上的主干高度。
平茬换干的优点是,当年长势旺,新干生长整齐,能培养圆满通直无节的高干。缺点是,萌芽初期易遭人畜伤害,新干树皮组织特别幼嫩,有时易遭日灼、冻害,致使干皮纵裂,影响生长和材质。
抹芽接干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原来的树干,形成高干快,尖削度小,接干处伤口小,愈合好。二年后接干痕迹就能消失,提高了材质。而钩芽接干既具备了以上优点,又能大大提高工效,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接干方法。抹芽接干的唯一缺点是,在立地条件差,原有苗木纤细时,当年接干的高度不够,需进行第二次接干。
平头接干的优点是,能利用原来的一段树干而增加高度,新出的接干芽比平茬芽容易保护。缺点是,接干伤口处稍有弯曲,全部愈合仍有节疤,并处在2米以下的低矮部位,对木材工艺价值有一定影响。
目伤接干的优点是,能够利用原有的一段主干,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当年接干高度较高。缺点时,操作麻烦,立地条件差时不易成功,接干部位粗细明显。 3、施肥分施基肥和施追肥两种,基肥一般采用腐熟的厩肥,堆肥或混合肥,于穴状整地时,和表土混合均匀后填入穴内,每株15~25公斤。追肥一般在4~6月份施用,可用各种速效肥,也可用腐熟后的土杂肥和人粪尿等。方法是在树干到树冠边缘距离的2/3处挖15~25厘米深的弧形沟,然后均匀施入肥料,复土封盖。但要注意,挖沟时不要伤桐根。施肥量要合理,以氮肥为主,3~6年生每株0.4公斤,6~10年生每株0.5~1.0公斤。泡桐皮薄,损伤后很难愈合,对材质影响很大。因此,必需加强保护,严防碰伤或牲畜啃坏。泡桐在幼年期易受日灼和冻害,可于初冬和早春在树干上涂刷白涂剂(生石灰3公斤,食盐0.5公斤,水9公斤混合搅拌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