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提供以下资料供您参考:
一、桂花嫁接的好方——靠接法
桂花嫁接有多种方法,其中靠接法是常用的一种,在我国盆栽桂花多用靠接法。其优点是:适宜嫁接的时间长,易成活,成形快,开花早。现将桂花靠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培育砧木
嫁接桂花所用砧木树种有女贞、流苏树等。嫁接用的砧木需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粗度1厘米以上的2~3年生树苗或多年生树上的2~3年生枝条。
2、选择接穗
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品种。首先可根据喜好需要和资源条件选择桂花品种,然后从选定的桂花树上选择生长健壮、发育充实、无病虫危害、大小适中的2~3年生枝条作为接穗。
3、嫁接方法
(1)将接穗向砧木靠近
可采用支、垫、架、吊、绑等方法,将选作接穗的桂花枝条与砧木枝条顺向贴近。然后具体确定砧木与接穗适宜的嫁接部位,并做好位置固定。
(2)削接口斜面
分别在确定砧木与接穗的嫁接部位削接口斜面。斜面呈椭圆形,长度3~5厘米,斜面深度一般不超过枝条粗度的一半。
(3)剪砧
嫁接绑扎完成后,从接口以上1厘米处剪掉砧木枝条。
(4)除萌
嫁接以后,如果砧木接口以下部分萌发枝条,应及时抹除。嫁接后31~35天,从接口下剪断接穗,让其脱离母体。
(5)检查成活
剪断接穗后3~5天,接穗枝叶生长正常即是成活;如果叶子出现萎蔫,则要进行补接。
二、堆土嫁接繁殖技术
近年来,用堆土嫁接繁殖技术,繁殖系数大,成活率高达90%以上,且管理方便,苗木生长快,出圃早。
1、砧木选择与培育
(1)砧木选择
桂花的嫁接砧木可选择同科的小叶女贞、水蜡或大叶女贞。因其亲缘关系较近,嫁接较易成活,且抗逆性强,嫁接后的桂花适应性强。
(2)整地播种
砧木育苗地应选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便于浇灌的沙壤地育苗。深翻,施足基肥,作宽100~120厘米,高10厘米的苗床。春季3~4月按行距朋20厘米开沟条播,插后覆土2~3厘米,覆草保湿。
(3)间苗管理
当苗木有50%出土时就应揭草,注意浇水防旱,等苗木出齐后长到2~3片真叶时要进行间苗,间苗后株距保留5~8厘米,并及时浇水定根。当年5~6月份要加强水肥管理和中耕除草,促进幼苗快速生长,秋季则及早控制肥水,促进幼苗木质化。管理得好的当年苗高可达50~70厘米,地径可达0.5~1.0厘米。翌年春即可嫁接。
2、嫁接
桂花的嫁接时间一般视砧木发芽情况而定,多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砧木开始发芽进行。由于桂花发芽比砧木要早,且一旦接穗发芽,嫁接应难以成活,故采集接穗应在2月份桂花发芽前进行。采用2年生,粗度在0.3~0.5厘米的枝条,剪去叶片,将接穗切成5~10厘米的小段,上切口距芽1 厘米。然后浸泡,吸足水分后放阴凉处保湿沙藏,至嫁接前取出。
桂花的堆土嫁接是采用切接法,嫁接时先将接穗再浸泡一昼夜,使其吸足水分。将砧木距地面3~5厘米处剪断,自断面一边下切2~3 厘米,接穗下端削斜面长2.5~3.0厘米,反面削去一些皮层,两面切口均要平,然后插入砧木,使皮层相互密接,用麻皮绑扎,接口处抹以湿泥,最后用湿润沙土填封接穗下部,使上端露出2~3厘米。注意不要使接穗松动。此法嫁接成活后,麻皮自行腐烂,无需解砧。
3、嫁接苗管理
(1)水肥管理
嫁接苗成活之前圃地应保持湿润,以保证接穗不失水,如遇天气过旱可向地面喷水,但切忌过湿,以防切口腐烂。成活后可向圃地灌水,并追施液肥以促进苗木快速生长,如遇阴雨天则应做好圃地排水工作。
(2)中耕除草
嫁接苗成活后应做好中耕除草工作,改善土壤的通气性,促进根系对水肥吸收,同时减少杂草与苗木竞争水肥。
(3)大苗培育
当年的嫁接苗高可达40厘米以上,由于嫁接时砧木间的间距较小,翌年春要进行移植,以培育大苗。株行距可为50厘米×50厘米,再经1年的培育,苗高可达80~100厘米,即可出圃。
三、嫁接苗的抚育和管理
1、抚育和管理
桂花嫁接后约20天,即可成活发芽。未成活的植株,如嫁接适期未过,应及时补接;嫁接适期已过,则可选留砧木上1~2个新梢,准备明年春季补接。
嫁接苗成活后,应轻轻地将培土扒开,选留1个旺长的新梢加以培养,除去多余的新梢。对发自砧木上的砧蘖,在嫁接成活后,应及早全部除去。因为砧蘖与接穗新梢会因争夺水分和养分,直接影响嫁接苗的正常生长。如砧蘖苗生长超过接穗新梢,往往造成接穗“回芽”,嫁接不能成活。
嫁接苗新梢抽长达15~20厘米时,即应设立支柱加以固定,以防风折或风歪致使今后树姿不正,在嫁接苗的根际进行培土,可防止嫁接口劈裂。
嫁接苗整个生长期应注意中耕除草和抗旱排涝工作。当嫁接苗生长高达10厘米以上时,应追施稀畜粪水1次,以促进苗木生长;以后每隔1个月追肥1次。一年生嫁接苗,当年苗高可达30~40厘米,最高可达70厘米以上。可在次年春季进行移植,达到规格要求后,再出圃栽植利用。
2、嫁接苗接后管理工作应随砧木不同种类而定。
(1)大叶女贞作砧木
其缺点是嫁接部位不牢,易从嫁接口折断。改进办法:
①接点要低,能相对增加强度;
②接口要长,砧木愈合会较好,高接和靠接更要注意这点;
③上盆或换盆栽种要深,这样可以诱导桂花自身生根,增加附着能力;
④拆绑要晚。嫁接后成活的苗木,其包扎物最好在入房前或次年发芽后再拆除,此前可以松绑,以巩固成活。
(2)小叶女贞作砧木
小叶女贞嫁接桂花,易出现上粗下细“小脚”毛病。要消除“小脚”毛病必须从预防入手。
①嫁接点要低,能靠近根部最好,既可增加接点强度,又可诱导桂花自身生根;
②栽种上盆时,要将嫁接点埋在盆土下2厘米左右,以掩盖可能出现的“小脚”毛病部位,在今后翻盆时,更须重视这点;
③如果“小脚”毛病出现在采用高压或靠接法嫁接的桂花苗木,嫁接点肯定较高。唯一的消除方法就是将植株换入深盆,再进行高压,即在嫁接点上方环剥或分环剥后,掩土培植,待桂花自身生根后,再重新栽种。
(3)流苏树作砧木
流苏树作砧木嫁接桂花。常发生上细下粗的“大脚”毛病,致使桂花树冠难以成型。改进方法:
①加强生长期的肥水管理工作,促使桂花抽生健壮的枝条,加快生长速度;
②对那些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和影响观赏的枝条,必须及时进行适度修剪,以利于今后理想树冠的形成。
3、嫁接育苗的生产实践与评价
(1)嫁接苗生长好、成形快、开花早。
嫁接苗可以比扦插苗提早3~5年开花,有的靠接苗甚至当年就能开花。嫁接苗能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又比较耐寒和耐盐碱,可以藉此进一步扩大桂花的引种栽培范围,这是嫁接育苗始终未被淘汰出局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也应看到,由于嫁接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只能由熟练技工手工生产,大规模开发经营受到一定限制;同时,砧穗亲和力往往不高,切口容易产生断裂或“小脚”、“大脚”等技术问题,要求认真对待,加以妥善解决。
(2)砧木的选择十分重要
长江以南各省区现普遍采用女贞和小叶女贞为砧木;安徽主要用小叶女贞和水蜡;河南主要用小蜡和水蜡;山东主要用流苏树(牛筋树)作砧木。作者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南方地区,最好用桂花本砧。它虽然不能增加桂花嫁接苗木的抗逆性,但可以大大缓解砧穗断离以及“小脚”、“大脚”等嫁接不亲和现象。
(3)嫁接育苗方法有多种,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嫁接方法,都应该注意掌握如下几点技术关键:
第一,接穗应从品种优良、生长健壮、已开花且无病虫害的青壮年母树上,选取发育充实的1~2年生枝条。生长在树冠内部的枝条以及下垂或向上生长的徒长枝条都不要选作接穗。
第二,从远地剪来的接穗,要用湿青苔或浸水的脱脂棉花包裹,以保持接穗的新鲜。如果就地取材,剪取插穗,应随剪随接;一时嫁接不完,可用湿沙贮藏,但贮藏的时间不宜过久。
第三,嫁接时,要先剪去接穗的叶片,留下叶柄,然后进行嫁接。在操作过程中,嫁接刀要锋利,保证削面要平滑,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要对准。
4、常采用掘接法进行嫁接育苗
一些南方苗圃,为了时间和劳力的合理安排,常采用掘接法进行嫁接育苗。即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间,将桂花的砧木掘起后,在室内进行嫁接。接好后放进温室和温床内沙藏,然后再移入苗圃栽植。这种掘接方法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但掘接时须注意保湿护根,否则将大大影响嫁接育苗的成活率。
5、嫁接数种花色和花期不同的品种接穗提高效益
可以考虑在一株桂花苗木的不同部位上,嫁接数种花色和花期不同的品种接穗,待成长之后,就可以使一株桂花树上,开放出多种色泽鲜艳和先后不同花期的桂花,大大提高栽培桂花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