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林员     提问时间: 2009/7/16 9:49:39
问题:
 

你们好,我想问下小叶紫薇的栽培技术?以及它的市场前景怎么样?谢谢!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7/16 11:19:48

紫薇别名百日红,诗人赞美“谁道花红无百日,紫薇常放半年花。”自盛夏直到中秋。我国观赏栽培,已有1500年的悠久历史。紫薇又名满堂红、痒痒树,为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灌木,或乔化栽培成小乔木。地栽株高可达3米至6米或更高。树皮灰绿色呈薄片状,剥落后树干光滑,用手轻搔,全株微微颤动,故又名痒痒树。小枝略呈四棱形。单叶对生椭圆形至倒卵形,有的呈长椭圆形,平滑无毛,仅叶背主脉略有柔毛,叶柄极短。圆锥花序顶生在当年生枝端,长6厘米至20厘米,花为红、粉、堇、白等色,花径约3厘米4厘米,花瓣褶皱状,花萼绿色而光滑,雄蕊多数,长短不齐,花期7月至10月。蒴果圆形或椭圆形,内含多数种子,9月至10月成熟。整个冬季种实宿存在枝端。

  紫薇品种约40个,常见栽培品种有翠薇,植株较矮,叶色较淡,生长势弱,花为淡紫色;银薇,花白色,微显淡雪青;红薇,花桃红色。 

  紫薇原产我国中部,南北各地普遍栽培。为亚热带阳性树种。性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稍耐半阴,抗旱耐涝,耐酷热,也有一定的抗寒力,北方大部地区都能露地越冬。地栽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轻壤土,在粘土中生长不良。盆栽需用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沙质培养土。 

  紫薇通常采取硬枝春插和软枝夏插繁殖。硬枝春插,在早春萌芽前采上年生充实健壮的枝条,截成20厘米一段,按上期《木槿栽培》一文介绍埋条扦插法操作,成活率可接近100%,当年分栽,株高可达到1米左右。雨季来临时可软枝夏插,采当年生半成熟枝,长10厘米至 15厘米,去掉下部入土叶片,扦插深度不超过全长1/3,翌年春季分苗上盆或地栽定植。 

  近年推出的微型紫薇,株高仅20厘米至30厘米,早春室内盆播,分苗上内径10厘小盆,苗高约10厘米,摘心促发分枝,当年即可养成株姿丰满、叶茂花繁的小型盆花,可进入千家万户,在庭院、阳台摆放观赏。 

  一般紫薇(大型)品种在庭园露地定植,首先要定干,保留30厘米至40厘米主干短截,使侧枝从主干上发出,不使成株长成灌木丛样。除定植时施入适量基肥外,每年秋后宜再追施一次肥,干旱时节注意适量浇水。紫薇耐修剪,应注意不断枝条更新。花芽在当年生新梢顶端上形成,每年秋后或早春萌发前将枝条均匀疏稀剪短,仅保留基部1 个至2个芽眼,新梢萌发健壮,花开旺盛,夏花开谢后,短截花枝,可续发新梢,秋季再次开花。 

  一般品种紫薇盆栽,上盆后,应将所有枝条进行短剪,每枝只留侧芽1个至2个,使之形成丰满而矮化的株姿。也可挖取老桩,对根部和枝干适度整形修剪上盆,制成盆景观赏。 

  紫薇花多在盛夏少花时节,在酷暑烈日下开放,令人观之顿觉清爽。此外,紫薇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氟化氢和氯气等有较强的抗性,为良好的环保树种。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7/16 11:23:05

中文名:小叶紫薇   

落叶乔木,高10—20米;干高3—5米,径粗0.3—0.5米;幼枝具四棱,后变为圆柱形,无毛或顶端被微毛,节处膨大,有时小枝在节处成束状簇生。芽长1—1.5毫米。叶革质,对生,卵状或阔披针形,基部近圆形,顶端短渐尖,背面微白灰色,近无毛或中脉上被短柔毛,侧脉6—7,网状脉不明显;叶柄极短,长2—4毫米。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梗长3—7毫米;花6数,萼片极为展开,与萼管等长或长于萼管1/3;花瓣白色,四方形至圆形,稀宽卵形,长5—6毫米,具爪,长1—2毫米;雄蕊26—49枚,3—6枚成束着生于萼管中。蒴果黑色,长圆形,长15—20毫米,直径10—14毫米。 果期7月。

分布及生境:产盈江,生于海拔300—500米的林中。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孟加拉至印度尼西亚也有。我国新记录。  

产地与分布:紫薇产东南亚直至大洋洲,而以我国为其分布中心和栽培中心。在原产地多野生老株和粗大的古桩。在北京、西安等北方城市,尚有露地栽培或盆栽。大花紫薇产我国华南及印度、南洋等地,性喜温湿,在两广、闽南、台湾、西双版纳等地生长良好。  

紫薇的露地栽培分布,东至青岛、上海,南至台湾和海南,西至西安、四川灌县,北以北京、太原为界。国外则日本、朝鲜等国较多,近年来在美国和南欧等地栽培渐多。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树身大可合抱。树皮呈长薄片状,剥落后平滑细腻。小枝略呈四棱形,常有狭翅。单叶对生或近对生,椭圆形至倒卵形,长3-7厘米,近无毛或沿北面中脉有毛,具短柄。圆锥花序着生于当年生枝端,花呈白、堇、红、紫等色,径约2.5-3厘米。花萼半球形,绿色,顶端6浅裂,花瓣6,近圆形,边缘皱缩状,基部具长爪。雄蕊多数,生于萼筒基部。子房上位。蒴果近球形,6瓣裂,径约1.2厘米,基部具宿存花萼;种子有翅。 变种与品种:据调查,品种分紫薇、银薇、翠薇、红薇等。  

习性:性喜温暖、湿润,喜光而稍耐阴,有一定的抗寒力和耐旱力。喜生于石灰性土壤和肥沃的砂壤土,虽在粘质土中亦能生长,但速度较慢。喜生于排水良好之地,但长在地下水位高处,极部渍水约40天亦能存活;而如长期水涝,则不能生长。长寿树,可活500年以上,古树仍可开花繁茂。幼树生长迅速,中老年树生长缓慢。在长江流域4月开始抽枝,萌芽力强。花芽的形成系在枝梢停止生长后,约在6月上旬;此时气温达30℃以上,少雨,有利于花芽分化。抽生花序一般在6月20日前后,只需数日即抽出,基部花蕾即始花。如气温低于30℃,6月份雨水多,则顶梢继续延伸而抽出花序,或少数枝梢有花。放任生长者,枝密而纤细,易老衰,花序稀少或不开花,或隔年开花。单朵花期5-8日,每个花序可开50天左右,全株群花期则为120余天。一般幼树比老树开花早了7-10天,如夏季多雨、低温(温度在30℃以下),则老树花期推迟,仅开少量花,幼树则不开花;但新移栽的紫薇,根部受伤,吸肥吸取水力差,反而按时开花。不耐长期庇荫,否则很少开花,生长亦不良。花枝以30-50厘米长而生长粗壮者为佳,所抽花序长,花朵亦多;纤细枝与徒长枝,花序短,花亦少。早开花的枝条,可于7月初短截,以促发二次梢,并可开花,但花序较短。  

栽培要点:主要用扦插、压条繁殖,也可分株或播种繁殖。扦插宜春、夏季进行,易生根。分株时多将基部萌蘖枝带根挖出,短截后另行栽植。播种则应种子采收后即播或干藏至翌年春播。移植需在春、秋两季进行。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9/7/16 19:15:08

您好,提供以下资料供您参考:

小叶紫薇

  学名:Lagerstroe miaindica
  所属卷:Lagerstroemia Linn.
  所属科:Lythraceae
  中文名:小叶紫薇
  文献来源:Lagerstroemia parviflora Roxb.(1795);DC.(1828);Wight(1840);C.B.Clarke in Hook.f.(1819) Koehne in Engl.(1883);Koehne(1903).
  Murtughas parviflora O.Ktze.(1891);Lagerstroemia parviflora var.benghalensis C.B.Clarke in Hook.f.(1879);L.parviflora var.pubinervis Koehne in Engl.(1881).
  描述字段:落叶乔木,高10—20米;干高3—5米,径粗0.3—0.5米;幼枝具四棱,后变为圆柱形,无毛或顶端被微毛,节处膨大,有时小枝在节处成束状簇生。芽长1—1.5毫米。叶革质,对生,卵状或阔披针形,基部近圆形,顶端短渐尖,背面微白灰色,近无毛或中脉上被短柔毛,侧脉6—7,网状脉不明显;叶柄极短,长2—4毫米。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梗长3—7毫米;花6数,萼片极为展开,与萼管等长或长于萼管1/3;花瓣白色,四方形至圆形,稀宽卵形,长5—6毫米,具爪,长1—2毫米;雄蕊26—49枚,3—6枚成束着生于萼管中。蒴果黑色,长圆形,长15—20毫米,直径10—14毫米。 果期7月。
  分布及生境:产盈江,生于海拔300—500米的林中。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孟加拉至印度尼西亚也有。我国新记录。
  产地与分布:紫薇产东南亚直至大洋洲,而以我国为其分布中心和栽培中心。在原产地多野生老株和粗大的古桩。在北京、西安等北方城市,尚有露地栽培或盆栽。大花紫薇产我国华南及印度、南洋等地,性喜温湿,在两广、闽南、台湾、西双版纳等地生长良好。
  紫薇的露地栽培分布,东至青岛、上海,南至台湾和海南,西至西安、四川灌县,北以北京、太原为界。国外则日本、朝鲜等国较多,近年来在美国和南欧等地栽培渐多。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树身大可合抱。树皮呈长薄片状,剥落后平滑细腻。小枝略呈四棱形,常有狭翅。单叶对生或近对生,椭圆形至倒卵形,长3-7厘米,近无毛或沿北面中脉有毛,具短柄。圆锥花序着生于当年生枝端,花呈白、堇、红、紫等色,径约2.5-3厘米。花萼半球形,绿色,顶端6浅裂,花瓣6,近圆形,边缘皱缩状,基部具长爪。雄蕊多数,生于萼筒基部。子房上位。蒴果近球形,6瓣裂,径约1.2厘米,基部具宿存花萼;种子有翅。 变种与品种:据调查,品种分紫薇、银薇、翠薇、红薇等。
  习性:性喜温暖、湿润,喜光而稍耐阴,有一定的抗寒力和耐旱力。喜生于石灰性土壤和肥沃的砂壤土,虽在粘质土中亦能生长,但速度较慢。喜生于排水良好之地,但长在地下水位高处,极部渍水约40天亦能存活;而如长期水涝,则不能生长。长寿树,可活500年以上,古树仍可开花繁茂。幼树生长迅速,中老年树生长缓慢。在长江流域4月开始抽枝,萌芽力强。花芽的形成系在枝梢停止生长后,约在6月上旬;此时气温达30℃以上,少雨,有利于花芽分化。抽生花序一般在6月20日前后,只需数日即抽出,基部花蕾即始花。如气温低于30℃,6月份雨水多,则顶梢继续延伸而抽出花序,或少数枝梢有花。放任生长者,枝密而纤细,易老衰,花序稀少或不开花,或隔年开花。单朵花期5-8日,每个花序可开50天左右,全株群花期则为120余天。一般幼树比老树开花早了7-10天,如夏季多雨、低温(温度在30℃以下),则老树花期推迟,仅开少量花,幼树则不开花;但新移栽的紫薇,根部受伤,吸肥吸取水力差,反而按时开花。不耐长期庇荫,否则很少开花,生长亦不良。花枝以30-50厘米长而生长粗壮者为佳,所抽花序长,花朵亦多;纤细枝与徒长枝,花序短,花亦少。早开花的枝条,可于7月初短截,以促发二次梢,并可开花,但花序较短。
  栽培要点:主要用扦插、压条繁殖,也可分株或播种繁殖。扦插宜春、夏季进行,易生根。分株时多将基部萌蘖枝带根挖出,短截后另行栽植。播种则应种子采收后即播或干藏至翌年春播。移植需在春、秋两季进行。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9/7/16 20:45:02

小叶紫薇栽培要点

主要用扦插、压条繁殖,也可分株或播种繁殖。扦插宜春、夏季进行,易生根。分株时多将基部萌蘖枝带根挖出,短截后另行栽植。播种则应种子采收后即播或干藏至翌年春播。移植需在春、秋两季进行。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9/7/18 15:25:14

有需求,但,量不是很大.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