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可峰     提问时间: 2009/6/29 13:56:30
邮箱:ke.fen@163.com
问题:
 

各位专家;请给我看一下核桃苗得了什么病/?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9/6/29 16:48:01

核桃黑斑病

分布为害核桃黑斑病遍及河南全省,在其他各省核桃产生均有发生。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新梢、果实及雄花。在嫩叶上病斑褐色,多角形,在较老叶片上病斑呈圆形,中央灰褐色,边缘褐色,有时外围有黄色晕圈,中央灰褐色部分有时形成穿孔,严重时病斑互相连接(图l5-4)。有时叶柄也可出现边缘褐色,中央灰色,外围有黄晕圈病斑,枝梢上病斑长形,褐色,稍凹陷,严重时病斑包围枝条使上部枯死(图15-5)。果实受害初期表面出现小而稍隆起的油浸状褐色软斑,后迅速扩大渐凹陷变黑,外围有水渍状晕纹,果实由外向内腐烂直核壳(图15-6)。

 

图15-4 核桃黑斑病为害叶片症状

 

图15-5 核桃黑斑病为害新梢症状

 

图15-6 核桃黑斑病为害果实症状

病原Xanthomonas juglandis pv.juglandis称核桃黄单胞杆菌,属细菌。菌体短杆状,极生1鞭毛。

发生规律 病原细菌在感病果实、枝梢、芽或茎的病斑上越冬,翌春细菌自病斑内溢出,借风雨和昆虫传到叶、果及嫩枝上,也可入侵花粉后借花粉传播。细菌自气孔、皮孔、蜜腺及各种伤口侵入。发病与雨水关系密切,雨后病害常迅速蔓延。展叶及花期最易感病。

防治方法 选择抗病品种,加强土肥水管理,山区注意创树盘,蓄水保墒,保持树体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病叶、病果、病枝和核桃采收后脱下的果皮,集中烧毁或深埋。

谨防蛀果害虫核桃举肢蛾,在幼虫发生期,可用20%溴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减少蛀果,减轻病害。

核桃发芽前喷洒1次波美3~5度石硫合剂;展叶时喷洒1:0.5:200倍波尔多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l500倍液。

落花后7~10天为侵染果实的关键时期,可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200倍液等药剂,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6/29 18:24:41

请您参照下面症状描述,加以比对并确定之。

核桃常见病害的防治

1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    

该病由学名为的病源细菌引起。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嫩稍和芽,致使果实变黑、腐烂、早落,或使核仁干瘪,出仁率降低,影响核桃产量和质量。    

1.1 病害症状:果实感病后,果面上出现黑褐色小斑点,随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黑色病斑,外围有水渍状晕圈。病斑中央下陷龟裂并变为灰白色。遇雨天,病斑迅速扩大,并向果核发展,使核壳变黑。严重时,全果变黑腐烂,提早落果。叶片感病后,出现近圆形或多角形黑褐色病斑,外面有半透明状晕圈,严重时病斑连片扩大,有时呈穿孔状,使叶片皱缩枯焦,提早脱落。叶柄和嫩稍上的病斑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形状,黑褐色,稍下陷。严重时病斑扩展包围枝干一周,枝稍枯死。芽受害后常变黑枯死。    

1.2 发病规律:病源细菌在病枝、芽鳞等组织内越冬。翌春核桃展叶期借雨水、昆虫等传播到叶片和果实上。细菌从气孔,皮孔和各种伤口侵入,于4~8月发病,并反复多次侵染。发病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一般细菌侵入叶面的最适温度为4~30℃,侵染幼果的最适温度为5~27℃。春、夏多雨年份,发病早且严重。    

1.3 防治方法    

1.3.1 加强栽培管理:核桃树生长过程中,每年秋季要施足有机基肥,并合理配方施肥,保持健壮树体,增强抗病力。    

1.3.2 清除侵染源:采果后结合修剪,清除病枝、病叶、病果,集中烧毁,减少次年侵染源。    

1.3.3 药剂防治:发芽前喷施波美3~5度石硫合剂,展叶后喷波尔多液1~3次;雌花开花前、开花后及幼果期各喷1次30%甲基托布津或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2  核桃炭疽病    

由学名为的一种真菌所引起。主要危害果实、叶片、芽和嫩梢。果实受害后引起早期落果或核仁干瘪。    

病害症状:果实上病斑初为褐色,后变黑色,近圆形,中央下陷。病部有黑色小点,有时呈同心轮纹状排列。湿度大时,病斑上小黑点呈粉红色小突起,严重时,病果上常有多个病斑扩展连成片,全果变黑腐烂或早落,失去食用价值。叶上病斑不规则,有时沿叶缘四周约1cm宽处枯黄,或在主侧脉间出现长条枯斑或圆褐斑,严重时全叶枯黄脱落。芽、嫩梢、叶柄、果柄感病后,出现不规则或长形下陷的黑褐色病斑,造成芽梢枯干,叶果脱落。    

2.1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在病枝上、叶痕、病果及芽鳞中越冬,成为翌年初次侵染来源。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从伤口、气孔、皮孔侵入。发病早晚和轻重程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一般当年雨季早,雨水多、湿度大则发病早且重;反之,发病晚,病害轻。栽植密度过大、树冠稠密、通风透光不良的发病较重。    

2.2 防治方法    

2.2.1 合理密植,加强抚育管理,保持园内通风透光,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2.2 清除园内病枝、病果、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初次侵染来源。    

2.2.3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50%托布津500~1000倍液,在核桃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迅速生长期各喷1次。    

3  核桃褐斑病    

致病病源是半知菌类的一种真菌。主要危害叶片,嫩梢和果实,引起早期落叶、枯梢和烂果。    

3.1 病害症状:叶片感病后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小褐斑,直径约0.3~0.7cm,中间灰褐色,边缘暗绿色至紫褐色,病斑上有黑褐色小点,严重时,病斑增大连成大片枯斑,叶子早期脱落。枯梢上病斑呈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稍凹陷,边缘褐色,病斑中间常有纵向裂纹,后期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严重时嫩梢枯死。果实上的病斑较叶片上小、凹陷,扩展后,果实变黑腐烂。    

3.2 发病规律:病菌在落叶或感病枝条等病残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天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雨水多的年份发病重,雨后高温高湿情况下发展迅速。    

3.3 防治方法    

3.3.1 清除病源:果实采收后结合修剪,彻底清除病害枝梢、病叶、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源。    

3.3.2 药剂防治:于6月中旬和7月上旬各喷1次1∶2∶200倍的波尔多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    

4  核桃白粉病    

该病害主要主要危害叶片和新梢,受害部位产生白色或灰白色的粉状物。    

4.1 病害症状:叶片感病后,叶片背面产生灰白色粉状病斑,叶片正面粉层浓淡不均,凹凸不平,9~10月病叶上产生微小的黑色颗粒,叶片扭曲皱缩。新梢染病后,节间缩短,叶形变狭,叶缘卷曲,质地硬脆,渐变褐色枯焦,冬季落叶后,病梢呈灰白色。    

4.2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冬芽鳞片间或鳞片内越冬。翌年春天,病芽展叶现蕾后产生分生孢子。借风力、昆虫传播,侵染危害。每年5~6月和9月份是发病高峰期。一般栽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生长衰弱的树发病重。    

4.3 防治方法    

 4.3.1 清除病源:核桃展叶至开花期,及时多次摘除病梢、病叶;核桃采收后,结合修剪,剪除病梢、病芽、扫除落叶集中烧毁。    

4.3.2 药剂防治:重病区在发病初期喷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    

5  核桃枯枝病    

主要危害枝干,造成枝干死亡,树冠逐年缩小,产量下降。    

5.1 病害症状:1~2年生的枝梢或侧枝受害后先从顶端开始,逐渐蔓延至主干。受害枝上的叶片变黄脱落。病枝皮层逐渐失绿,变成灰褐色,干燥时开裂下陷露出本质部,当病斑扩展绕枝一周时,枝条逐渐枯死,在病死枝干的皮层表面产生许多1~3mm的黑色突起小点。    

5.2 发病规律:病菌在病枝上越冬,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病菌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通过各种伤口侵入枝干的树皮,逐渐蔓延。一般5~6月开始发病,初期病斑不明显,随着病斑逐渐扩大,皮层枯死开裂。7~8月为发病盛期,到9月以后停止发病。发病轻重与树势强弱,空气湿度、栽植密度有密切关系,一般衰弱和老龄树易发病,空气湿度大或雨水多的年份发病重。    

5.3 防治方法    

5.3.1 适地适树,合理密植,加强土、肥、水和树体管理,增强树势,提高其抗病力。    

5.3.2 彻底清除病枝,枯死枝、病死株,集中烧毁,冬季进行树干涂白,保护树体免受冻害,减免伤口的发生,减少病菌的侵染途径。    

5.3.3 枝干发病时,用2%的五氯酚葸油胶泥涂抹病斑。    

6  核桃腐烂病    

主要危害核桃主干主枝树皮,阻止养分输送,造成树体生长衰弱,结实力下降,甚至全株死亡。    

6.1 病害症状:症状因树龄和发病部位不同而不同。幼树主干和骨干枝病斑初期暗灰色,水渍状,微肿起,病皮变为黑褐色,有酒糟味。病组织失水下陷后,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病斑沿树干纵横向发展,后期皮纵向裂开,流出黑水,病斑环树干一周时,幼树主枝或全株死亡。大树主干感病后,初期隐蔽在树皮部,外部无明显症状,当病斑连片扩大后,树皮裂开,流出黑水,干后发亮,好象刷了一层黑漆。营养枝或2~3年生侧枝感病后,枝条逐渐失绿,皮层和木质部剥离,失水干枯。    

6.2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枝上越冬。翌春树液流动时,病菌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从伤口侵入。可在芽痕、皮孔、剪口、嫁接口及冻伤、日灼处发生病斑。病斑扩展及病菌活动以4月中旬到5月下旬为主要时期,8月份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11月上中旬停止活动。一般土壤瘠薄,排水不良,管理粗放,遭受冻害和干旱失水的核桃树易发病。    

6.3 防治方法    

6.3.1 加强栽培管理:山地核桃园应重视深翻扩穴,增施有机肥料,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和微量元素,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强健树势,增强植株的抗寒抗病能力。入冬前进行树干涂白。预防冻害,避免病菌侵入。    

6.3.2 及时刮除病斑:早春和晚秋要及时检查和刮除病斑,做到“刮早,刮小,刮了”。大树要刮去老皮铲除隐蔽在皮层下的病疤,刮口要光滑平整。刮除部位涂抹50%甲基托布津50倍液,65%代森锌50~100倍液,波美5~10度石硫合剂保护伤口。    

6.3.3 搞好果园卫生:结合修剪及时清除果园病枝、枯枝、死树,集中烧毁。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9/6/29 23:58:20

您好,核桃病害发生较多的主要有炭疽病、黑斑病及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嫩枝和果实青皮,清香核桃果对这些病害有较强的抵抗力,但叶片和嫩枝的抗病能力一般,在这些病害的多发地区和多雨季节,最好进行预防,预防的方法首先是加强肥水,增强树势,长的越壮树越不容易发病,其次是发芽前喷撒3-5度石硫合剂,发病期提前5-10天喷药可以喷11200(硫酸铜:生石灰:水)按11200的比例波尔多液进行预防,或喷大升、猛杀生等杀菌剂预防,如果已发病则喷福星或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治疗。另外修剪时也要把病枝病叶剪掉,平常时发现有病枝叶也要随时清除,消除病源,减少感染。
  核桃的另一类病害比较多发的是腐烂病和枯枝病,这类病主要危害枝干,一般早实核桃发病较重,腐烂病的症状主要是枝干的树皮流黑水,枯枝病主要是树枝干枯,树叶枯萎,防治方法是要及时把腐烂部位刮掉。治疗办法是把枯枝病叶剪除,以减少病菌,再用40%福美砷50-100倍药液或波美5-10度石硫合剂涂刷伤口时行消毒。
  清香核桃幼树的主要虫害是金龟子、黄刺蛾、介壳虫和云斑天牛,金龟子主要在春季危害幼树的嫩芽,嫩叶。晚上出来吃白天钻进土里,不同地区有几种不同的种类,这是黄绒金龟子,这种是绿绒金龟子,对付它们可以用普通杀虫剂,喷洒树冠和树盘。也可以把幼树用纱罩保护起来。云斑天牛也呆用毒药签堵塞洞口,杀死幼虫。其它这几种害虫几一般杀虫剂即可杀灭,黄刺蛾发生严重时可用高效氯氰菊脂,灭幼脲3号等喷雾。成树危害较大的是榉肢蛾,它主要危害树皮和果实的青皮,造成空果或黑仁,外表看起来有点像黑斑病。防治榉肢蛾要在6月上旬榉肢蛾长翅膀以前用25%对硫磷300-800倍液喷洒树盘。另外尺蠖在很多地区也多有发生,防治尺蠖要在幼虫期喷洒高效氯氰菊脂1000-1500倍液即可。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