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提供以下资料供您参考:
形态特征:灌木,高40-100cm。枝有白色丁字毛,幼枝有棱,老校褐色。羽状复叶,小叶7-9,矩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5-15mm,宽3-10mm,先端骤尖,基部圆形,全缘,两面有白色丁字毛,叶柄、小叶柄有白色丁字毛。总状花序腋生,花疏生,枝叶长;花小碟形,花冠紫红色,长约4mm,外面有毛。荚。果圆柱形,长2.5-3cm,宽约3mm,褐色,有白色了字毛,开裂,种子椭圆形、
.地理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檄、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和甘肃等省,在青海省的东部和西藏的东南部也少量分布。
生态特征:铁扫帚为旱中生灌木。4月上旬枝上腋芽萌发并展叶,6-7月开花,8-9,月结荚,10月果熟,以后进入果后营养期,直至降霜,叶片即干枯凋落。当年的生育期总天数约180天左右;青绿期达210天左右。铁扫帚依靠种子繁殖。成熟而干燥的荚果自行开裂,将种子散布于地表,经冬季休眠,第二年4月上旬萌发出苗,5月中旬分枝,7月下旬开花。实生苗物候期一般较多年生植株晚20一30天。铁扫帚的再生力比较强。由种子形成的当年生植丛,刈割3--4次,多年生株丛刈割5-6次,均能继续再生。铁扫帚的生态适应性比较强。它在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以南的中低山地均能生长。但它的垂直分布上限。有从高纬度向.低纬度地区依次升高的趋势。例如,在北京地区的百花。山、妙峰山,河北的太行山,山西的中条山,山东的泰山,一般均分布在海拔500m以下;在河南的伏牛山,安徽的皖南大别山区,一般分布于海拔600o以下;而在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其分布的海拔上限可达1800m;在云南,它的垂直分布范围为1300-235m。铁扫帚多喜生向阳山坡的草地、灌丛、林缘及疏林下,在排水条件良好的沟、谷坡地也能生长。多以伴生种的地位出现在草地、灌丛和杂木林下;但在暖温带地区,也常常以优势种和亚优势种的地位,形成灌丛草地,或在疏林下形成灌丛层片。甚至,在郁闭度达0.5一0.8的栗(Castanea SPP.)林下,形成灌丛层片,盖度达10%以上。可见,虽然铁扫帚为阳性植物,但也能耐荫蔽。铁扫帚对土壤类型要求不严格。它在砂岩、页岩发育的中性至酸性的砾质砂上、黄壤上;由紫色页岩发育的棕壤、红壤上均能生长。它适应的土壤pH范围为4.5-7.5。在干燥而瘠薄的向阳山坡也能生长。适应的年均温范围为8.5-15℃;适应的年均降水量范围500--1500mm。铁扫帚喜欢在通透性良好的湿润土壤上生长,但它不耐水渍。在疏松、湿润、肥沃而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上生长发育得最好。
饲用价值:钱扫帚的嫩枝和叶片质地柔软,略有甜香味,牛和绵羊、山羊均喜食。虽然其适口性和营养价值较同属植物多花木蓝(Indigofera amblyantha)稍差,但从它的营养成分含量和能量价值看,仍是一种良好的木本饲用植物(表63-l、表63-2). 铁扫帚分枝多,嫩茎(枝)叶均可饲用。茎、叶比为50:50(百分比)适合放牧牛和山羊。可刈割青饲和青贮,也可晒制干草或制成草粉。以开花期之前利用最好。在以铁扫帚为优势种的野生群落中,每公顷可产鲜草15.0-22.5t,在人工栽培情况下,可使产草量提高1倍以上。此外,铁扫帚根系有根瘤,具有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同时,它的根系发达,能抗旱、耐土壤贫瘠,在干旱、贫瘠的山坡能正常生长,是一种较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它的枝条可用荆编的原料;茎皮纤维可作造纸用;全株入药,能清热止血,消肿生肌,外敷可治创伤,亦可栽培供观赏。可结合水土保持进行人工栽培,建设摊丛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