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实木用材林的培育
桉树实木用材树种培育的目标除了提高桉树的速生性能外,还要生产出高质量的木材,因此除了与纸浆材桉树培育措施外,在立地选择、栽植密度控制、间伐、修枝等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
一 立地选择
桉树原产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复杂和多样性造就了桉树种类的多样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在较好的立地条件下生长的桉树一般表现出良好的速生性,虽然桉树也能在较差的立地生长,但长势明显不如前者。林木的根系发育与立地条件有着很大的关系。研究表明,树种与土壤的关系中土壤的结构特征最为重要,这包括了土层厚度、质地和排水状况。桉树是深根性树种,不同来源的林木的根系大不相同。无性系林分根系在施肥影响下有较强的可塑性,而培育大径树林分大多使用实生苗,两者在根系类型和分布层方面有显著的不同。实生苗成熟期相对较长,根系呈垂直分布,如5年生巨桉的根系可达8m以上,水平分布距离也有近3m。桉树实木用材林培育要求土层较厚,一般要有80cm以上,最好有1m;土壤结构疏松、肥力水平较好,最好表土含有2%以上的有机质,杉木或其他主要造林树种的迹地较理想。
二 初植密度
我国桉树纸浆材培育一般以密度大和不进行间伐为特点,这与其速生性和短轮伐期有关,而且作为纸浆材以基本密度较低的幼龄材为宜,大密度下林分出材量高,常以整个林分总重量为计算指标,木材径级大小销售价格差别不大。
合理的初植密度对桉树生长极其重要,可保证林分中单株之间的关系得到很好的调节,充分利用阳光和营养面积,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一方面它会直接影响桉树与周周杂灌木的竞争与生存;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它的树冠形状、郁闭时间和生长量。多数研究表明,林分密度与树木胸径生长密切相关,而且林分密度与木材质量也有关。新西兰、南非、巴西培育桉树大径材的经验表明,大密度下培育的桉树人工林生长应力较高,而林分密度小,树木能很快达到大径级,其生长应力要小得多,也有利于降低木材加工时的损耗。如果初植密度过小,则不能很快地构建良好的森林体系。难以达到速生、优质、高产的目标。过小或过大的初植密度对桉树实木用材的培育都是不利的。
桉树幼林生长快,成林早,林分郁闭后,随着林龄的增加,林木间竞争水肥和营养空间的矛盾日益激烈,自然整枝加快,林木出现分化,树木高、径生长量下降,此时应立即进行间伐,及时调整密度,以利于林分的正常生长。一般桉树实木用材林的初植密度为3m×3m、4m×2m或更大。
三 间伐
桉树实木用大径材培育的密度控制可以通过间伐来实现。实木用材树种培育不能单从单位面积产量一个方面来评判,更应该注重单株的材积和材质。桉树是喜阳性树种,生长迅速,而且初植密度相对较高,林分很快郁闭,其后果是林木之间对营养空间竞争激烈,导致林木生长参差不齐(吴继林,1999)。
间伐原则是去弱留强,去劣留优,保持立木均匀分布。第一是将受伤或受病虫害感染的林木伐去;第二是将干形较差者去除;第三是将树高和胸径在平均水平以下者伐去;第四是在立木过于集中处进行疏伐;最后达到所要求的间伐强度。间伐中保留单株的选择技术很关键,一方而要考虑单株本身的生长条件和生长潜质(胸径大小、树干尖削度),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单株周围的环境;间伐时间、次数和间伐量的控制也很重要。
南非培育30年的巨桉实木用大径材一般初植密度为3m×2.5m,依据林木生长状况,自4年起开始间伐。以树冠间不交差为指标,经过4-6次间伐,最终控制在100~350株/hm2,树木胸径可达60cm(FAO,1979)。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桉树伐桩的除萌。间伐后的留桩的质量影响林分的后续生长。直径小的伐根萌芽条自然死亡率较高,直径大的伐根应尽量减少树皮的残留,或不留树桩以减少萌芽。
四 修枝
修枝是桉树实木用大径材培育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之一。桉树的自然整枝性能较强,特别是林木之间开始竞争之后,自然整枝往往造成对木材不利的影响。例如,托里桉是优良的高档家具和建筑用材,但在自然整枝过程中将形成大量的胶斑而影响木材质量。另外,按树自然整枝的过程中,往往易被动物和病菌侵袭形成死节.降低了木材品质,严重者导致树木死亡。研究表明,人工整枝减少了树冠中枝条的直径和长度,有利于提高剩余叶片的质量,使其相对木材净产量的比率有所提高(黄黎敏等,2004)。
修枝强度和时机很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大径材的木材质量和等级。一般说来,尽管在早春季节无风的天气进行,此时树液流动和伤口水分散失缓慢,一则便于伤口愈台和活节的尽快形成,二则减少病虫害对伤口的侵袭。
修枝高度除了考虑操作的经济成本外,一般1~3年少量修枝,4~6年修枝高度达到树高1/3处,6年以后修枝到树高1/2至2/3处,并将主干上的萌芽条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