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疯树[小桐子]的种子繁殖技术与栽培方法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又名小桐子、绿玉树,芙蓉树、膏桐、黑皂,亮桐、臭油桐,青桐木,黄肿树,水漆,桐油树,假花生树,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它为喜光阳性植物,因其根系粗壮发达,具有较强的耐干旱瘠薄能力的油料作物,又因枝、干、根近肉质,组织松软,含水份、浆汁多、有毒性而又不易燃烧和抗病虫害。在我国北亚热带地区栽培的麻疯树每年初花期四月,果熟期十月,完全干燥成熟的麻疯树种子很容易去除外壳,可采用人工去除。 去除外壳的麻疯树种子,仍带有一层硬质种皮,一般不用去除,可直接收藏。麻疯树种子的收藏方法与其他坚果类植物的种子收藏方法相类似,通常情况下,有干藏法与湿沙层积收藏法,干藏的种子需晾晒干燥,含水率不超过8%,作为种源使用的麻疯树种子,也可采用湿沙层积法收藏,湿沙层积法收藏可选择通风良好,地势高燥,无强光直射的室内背阴处,收藏过程中避免雨水浸渍或温度过高。 麻疯树种子的收藏周期可达三年以上,随着收藏时间的延长,其组织细胞的生物活性会相应降低,故其发芽率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经人工筛选后的优质麻疯树种子,其组织营养积累丰富,芽粒饱满,种皮坚硬,用手摇动种仁无响动,与萎缩现象,其发芽率可达90%以上。 麻疯树种子的苗床育苗繁殖技术与大田造林栽培方法,其操作流程细节如下:
1:苗床的选地要求 由于麻疯树对土壤的酸碱性无特殊要求,故用苗床育苗的土壤也不用特殊改良,只需选择地势平坦,土壤无杂草,无建筑垃圾与杂物的壤土或山土均可,北方地区也可选择透气良好的沙壤土育苗。去除杂草等杂物后的育苗地,应用人工调整平坦,同时应配合平整地势,对土壤作杀虫处理,为防止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对出芽后的幼苗形成侵扰,可选用呋喃丹按相应比例拌沙土撒施地表,然后翻入土壤中,杀灭地下害虫,如土壤过分贫瘠,也可配合施入全元素复合肥或有机肥以补充土壤肥力,将地整平。
2:麻疯树的播种季节 在亚热带以南地区,麻疯树可全年播种,不受季节影响。在亚热带以北地区,通常可于每年的阳历七月份以前播种育苗,当年生的幼苗株高可达100厘米左右。
3:苗床的播前灌溉 经平整后的苗床,应保证土壤的相应潮湿,如土壤过分干燥,应对其进行适当灌溉,灌溉的地表只需保持适当潮湿即可,不用大水漫灌,待稍干后即可进行播种。
4:种子的播前处理 为提高麻疯树种子的出芽率,可在播种前一小时对备好的种子用1:5000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浸泡消毒处理,经浸泡消毒后的种子,可大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同时也能明显缩短种子的发芽时间,对后期的幼苗生长极为有利。
5:苗床的尺寸要求及播种方法 为利于日后的田间管理,可采用条播法育苗。按行距20厘米掘一条深5厘米的条沟,然后将种子以株距5厘米左右的宽度均匀播入土内,同时用土将种子覆盖完全,如遇天气连续干旱无雨,还应将播种后的地表踩踏一次,防止地表水分过度蒸发,不利于种子的及时发芽。
6:苗期的田间管理 播种后的麻疯树种子经3-5天后即可发芽出土,麻疯树的幼苗生长极为迅速,在亚热带以南地区,待苗高达50厘米以上,即可选择雨季进行大田分栽造林。苗期的麻疯树还应及时铲除苗床内的杂草,以保证麻疯树幼苗的正常生长不受影响。
7:幼苗的移植分栽 在亚热带以南地区,麻疯树幼苗移植造林可全年进行,不受季节影响。在亚热带以北地区,于落叶后的第二年春季进行分栽。通常情况下,山地造林的亩均用苗量可根据土壤的平均覆盖面积计算,如造林地土层深厚,地表平整,亩均用苗量可达400株左右。平原地区的造林用量,可借鉴以上情况,以不低于400株计算,麻疯树造林栽植的株行距可采用100×150厘米左右。
8:后期注意事项 经分栽造林后的麻疯树成苗,不用特殊管理,以后每年可视生长情况给以相应施肥与定型修剪,充足的土壤肥力与良好的树形可大大提高麻疯树的长势,还能提早进入挂果期。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麻疯树的生长地应保证足够的光照强度,在光照不足的树荫下,会出现生长不良现象,也会影响其后期的结实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