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pianzhou     提问时间: 2008/4/23 10:09:13
问题:
 
各位专家你们好!请问怎样用形数和形率描述干形。比如已经算出从基部到稍部每隔1m的形数和形率,利用这些数据怎么来描述干形?谢谢:)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8/4/23 12:11:06

用形数、形率描述树干干形,如1800年德国保尔森提出干形变化问题,后发展成树干体积与同底等高圆柱体的比值作形数以表示干形;德国Κ.舒贝格1893年提出树干中点位置直径与胸高位置直径之比值称作形率以表示干形等。直接用形数或形率数据分段描述干形。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8/4/25 9:02:25

桉树胸高形率、胸高形数与平均尖削度随代次的变化

代次
Rotation
胸高形率
BH form factor
胸高形数
Form quotient
平均尖削度
Average taper(cm/m)
1代林
1 st rotation
0.602 0.438 0.638
2代林
2 nd rotation
0.639 0.449 0.592
3代林
3 rd totation
0.659 0.452 0.538
4代林
4 th rotation
0.674 0.466 0.512

亦即: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胸高形率和胸高形数2个指标逐代升高,而尖削度则逐代下降。这3个指标都是衡量立木干形的指标。总的趋势是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林分立木干形更趋于圆满,从干形指标来看,更有利于干出材率。

据此,您或许能悟出些道理来。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8/4/25 9:04:15

您还可以查阅文献:

《河北林果研究》2007年03期    

林木干形变化规律的研究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