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您好!  请 注册登录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林业百科
林业百科
林业百科高级搜索:
发布时间:
古老的树叶文化
2004-03-24|
   “叶似新蒲绿,身为乱锦缠;任君千度剥,意气自冲天。”这首五言古诗,短短四句便把棕树的形态、特征和风格描写得活龙活现,令人叫绝。
棕树,学名棕榈,属棕榈科,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林树种,栽培历史十分悠久。《山海经》中就有“石翠之山,其木多棕”的记载。《本草纲目》和《本草拾遗》说,棕片“可织衣、帽、褥、椅之属,大为时利”,棕片织绳,“入土千岁不烂”。棕榈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植物,在我国南方有“千株桐、万株棕,世代儿孙吃不穷”的说法。《本草纲目》还说,采取棕片“每岁必两三剥之,否则树死,或不长也。”群众赞扬棕树说:“不吃你的饭,不穿你的衣,每年还你十二皮。”棕片性柔软,有韧力,耐水湿,经久不腐,制船缆绳索、农用蓑衣、棕垫、棕床、自来水塔滤网以及地毯、扫帚等。棕边、棕壳富有弹性,能防潮隔湿,可填塞沙发。棕叶可制扇、搓绳。树干可搭小溪便桥,作凉亭屋柱,是江南山区的小建筑用材。棕树种子是优良的马饲料,果皮含蜡量达16.3%,可制复写纸、地板蜡等。就连棕花也特受古人喜爱,被称为“木鱼子”而登上了美食的大雅之堂。
宋代诗人刘攽有棕花诗云:“砍破夜叉头,取出仙人掌。鲛人满腹珠,鲴鱼新出网。”此诗极言花之特殊形状,因棕花开时在树端茎上长出几个很像鱼腹的黄苞,黄苞中有许多小颗粒如鱼腹中之卵,故称之为“木鱼子”。《本草纲目》云:棕树“三月于木端茎中出数黄苞,苞中有细子成列,乃花之孕也,状如鱼腹孕子,谓之棕鱼,亦称棕笋。”那么考究棕笋的来历应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首创。他在《棕笋》一诗中云:
赠君木鱼三百尾,中有鹅黄子鱼子。
夜叉剖瘿欲分林,箨龙藏头敢言美。
原隋蔬果得自用,勿使山林空老死。
问君何事食木鱼,烹不能鸣固其理。
诗前并叙云:棕笋,状如鱼,割子得鱼子,味如苦笋而甘芳。蜀人以馔佛,僧甚贵之,而南方不知也。……取之无害于木,而宜于饮食,法当蒸熟,所施略与笋同,蜜煮酢浸,可致千里外……
如果说,此诗仅仅点明棕花被称为“木鱼子”的来历,并叙说蜀人作供佛,也“宜于饮食”之用。而南宋诗人李彭在《戏答棕笋》诗中就将棕笋大大称赞了一番。其中“剩夸棕笋馋生津,章就旁搜不厌频。锦绷娇儿(指竹笋)直欲避,紫驼危峰何足陈。”直言棕笋味道鲜美,可与竹笋、紫驼峰相比。直到元代,棕笋仍然是当时招待客人的一道佳肴。元代诗人洪希文在山农家作客食棕笋后,即兴为主人作诗两首以谢。诗题《食棕笋主人请赋》,其一有“且赏珍奇类鱼子,莫将同异别龙孙”之语,坦言对棕笋馔肴的喜爱。
作为四季长青的棕树,其花开于春雨绵绵的二三月间,应为纯天然绿色食品,而何自明清以后,逐渐弃而不食,值得深思。现代人倡导回归自然,崇尚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棕笋仍将回到人们的餐桌之上。
棕榈入诗较为少见。唐代杜甫有《枯棕》五言古体诗一首,诗人借物抒怀,以枯棕喻人,抒发了自己对唐王朝统治者横征暴敛的鞭挞,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宋代梅尧巨的《咏宋中道宅棕榈》诗,对棕榈的形态和神采作了十分贴切的描写,是首既能入于物又能出于物的咏物诗。其诗云:
青青棕榈树,散叶如车轮。
拥箨交紫髯,岁剥岂非仁?
用以覆雕舆,何惮克厥身!
今植公侯乘,爱惜只几春。
完之固不长,只与荠本均。
幸当束园吏,披割见日新。
是能去窘束,始得物理亲。
此诗显然告诉人们:要想栽培好一种树木,先得了解其树的特性,否则,主观上再怎么爱它、宠它,也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树木如此,树人亦然。
棕榈类植物中还有一种与佛教结缘的见叶棕,它的叶片极长,可达2米,用水沤后可以代纸。古代印度人多用于书写佛经,将鼻祖释迦牟尼等的教义用铁笔刻于叶上,创造了流传千古的“贝叶经”,贝叶经和菩提树、舍利子被佛教徒合称为“三宝”。后因称佛经为“贝叶经”。据有关经书记载,历史记载贝叶的使用和传播已有二干七百多年。唐代佛教在士大夫中较为盛行,贝叶经又称为“贝编”、“贝多”或简称“贝叶”,较多地见于诗文之中。诗人王维《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并序》:“不起而旅览,不见而清凉。得世界于莲花,寄文章于贝叶。”诗人钱起《紫参歌》“贝叶经前无住色,莲花会里暂留香”。诗人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诗人李商隐《题僧壁》诗“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可见这些诗中的“贝叶”、“贝叶经”、“贝叶书”、“贝多”等,均是佛教经典的代名词。唐以后的诗文中不仅使用“贝叶”一词较多,而且渐渐超出佛教经典以外的文献。元代散曲家张可久在《集庆方丈、绣红鞋》一曲中写道:“莲花香世界,贝叶古文章,秋堂听夜讲。”明代蒋一葵在《长安客话》卷三郊坰杂记所记北京万寿寺诗云:“寺就三摩地,楼悬万解镛,……贝叶蝇头密,闲花趸尾镕。”证实明代北京已收藏着贝叶经。清代萧雄《西疆杂述诗》:尚喜愚顽解忠信,家传贝叶当诗书”(《风俗总叙》),“约法何曾六尺拘,全凭贝叶当刑书”(《刑法》)等等。此时的“贝叶”,不仅替代了“贝编”、“贝多”的称呼,而且使用和传播范围已大大超出佛教经文的范围。
贝叶经虽因贝叶棕而原产于印度,但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属亚热带也产此树,傣语称这种树为“戈兰”,通称为贝叶树。贝叶经则是傣族人民最早的一种佛教经书,因而贝叶经是我国傣族人民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傣族人民中间流传着一个发现和使用贝叶的神奇故事,说是一个勇敢而善良的傣族青年为给未婚妻写信而到处寻找书写之物,意外地发现了贝叶不受潮、耐磨损,字迹耐久的特点。从此,贝叶便进入傣族人民的生活之中,不仅把佛教经典刻写在贝叶上,举凡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天文历法、文学作品、医药典籍都刻于贝叶之上。贝叶刻字须先将其加工处理,砍下成批鲜叶,置水中煮沸后晒干,按需要一片片剪裁,每片长60厘米、宽6至7厘米左右。在片的一边穿小孔,每50页或100页叠为一册,放置平板,上再压重石。10至15天后取出,用线串订成活动的本子,用铁笔在上面刻写。要求字小如豆粟,精细工整,每片行数和格式不一,然后轻轻涂上植物油,就成了一册册的图书。
据有关学者证实,我国现存傣文贝叶经内容极其丰富,除佛教教义外,尚有历史传说、天文历法、文学作品、自然常识、生产知识、医药卫生、体育、心理学等多种知识,可以说贝叶经是记载和传播傣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也不过份。
作为佛教经典的主要载体,历年来所有贝叶经几乎均存放在佛寺僧院之中而受到严密的保护。在笃信佛教的西双版纳地区、西藏自治区等地保存有用傣文、藏文、梵文、缅甸文、僧加罗文刻写的贝叶经。据有关部门调查,西双版纳解放前有佛寺五百多座,保存贝叶经多达五万册。西藏自治区仅萨迦县萨迦寺就保存贝叶经二十函三千六百三十六页。此外。北京市北京图书馆、民族图书馆、佛教协会、中央民族学院也收藏有贝叶经。为便于学术研究和文物考证,民族图书馆于1983年将保存的梵文《妙法莲花经》贝叶写本精印出版,让更多的人一睹“贝叶经”这一古老树叶文化的真面目。
 
| [推荐给好友] | 打印本页 | 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意见反馈 | 支付方式 | 帮助信息

版权所有:  福建大世界企业集团 © 2003-2018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上午8;30到下午17;30)  闽ICP备12016890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