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 热门问题   ★ 精华问题   ★ 未回复问题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爱家     提问时间: 2005/6/3 8:53:30
邮箱:
问题:
 
我在网上看到东方森茂说他有欺诈行为我想请中国林业网就是回答一下是否存在该问题
 

回复专家:中国林业网,回复时间:2005/6/3 8:53:30

您好,很遗憾我们恐不能给您一个明确的答复,因为此事我们也只能通过新闻媒体来了解,具体的客观事实恐只有当事人清楚,就算是公开所有事实,同样的事实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和利益出发也有不同的结论。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5/7/2 6:25:38

 

北京东方森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欺诈行为!!!

招聘还是招商?
   
     2004年11月3日下午,一份本地报纸的第62版上,阳林刚刚离开的那家公司又刊出了招聘广告。广告称:本公司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及绿色产业建设的集团企业,为开拓北京市场,需要招聘项目经理、商务代表若干名,待遇为3000-5000元不等。
   
     阳林用笔把报纸上造林公司的招聘广告一一勾出,数目不下10家。令记者意外的是,十几家公司中,没有一家直接冠名造林公司,所谓××科技公司、××金融集团或者××实业者却比比皆是;有的公司甚至不留名,直言“中老年直聘”,只留下公司的地址。
   
     一位曾在4家造林公司工作过的人士肯定了阳林的指认,他告诉记者,鉴于媒体对造林公司的质疑,一些造林公司每次招聘都会更换称号。以北京东方森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就曾以“东方森茂”、“东科”、“东方实业”为名进行过招聘。另一些造林公司由于兼营期货交易,打出金融公司的名号。
   
     “招聘名称常换,一般不留咨询电话,态度稍好的公司留个问路电话。为何?”指着广告,阳林给记者分析道:一方面,公司故意制造一种神秘感,吸引人直接到公司来一趟。另一方面,公司在保护自己。
   
     用阳林的话来讲,只有应聘者来到公司后,公司才能对他们每个人作出准确“估价”。另一位业内人士则透露,公司对应聘者初步估价的标准是:有没有京籍户口,是不是积累了广泛的社会关系,是不是属于特殊人群,如退休人员、教师等。
   
     初步估价之后,公司会有选择地向一部分应聘者发出培训通知,培训后参加简单的考试即可成为公司员工。“这个时候,造林公司招聘的真正目的就表现出来了,”阳林狡黠地笑道,“公司招你为员工,就是希望你成为托管林地的投资者。”
   
     记者此前对北京4家造林公司进行调查,证实阳林所言不虚。对于这些公司来说,每一个应聘者都是潜在的投资者。而对所谓的“员工”,一些公司既不给底薪,也不签订劳动合同。惟一的证明标志是,公司给新人配发了“胸卡”,胸卡上标示“××公司编号××”。
   
     一位业内人士戏称,造林公司打出招聘广告,相当于向人们发出投资“要约”,而面试的过程,相当于挑选客户的过程。
   
     查阅有关本地媒体不难发现,几乎每家在京造林公司招聘广告的频次,每月至少在1次以上。而公司到一些人才市场和社区的招聘,频率之高更无法统计。
   
     “玩的就是人海战术,没有源源不断的招聘,公司就失去了财源。”一位曾长期从事造林招商的人士说,能这样做主要由于公司不向基层员工支付底薪。而下岗失业者人数众多,也为这种“人海战术”提供了充分的施展空间。
   
     培训还是洗脑?
   
     大约加入造林公司一个月后,47岁的阳林已经相信,托管造林既有高额回报,又有社会效益,自己正从事一项神圣的事业。
   
     他开始奔波于自己的亲友之间,逢人即谈政策、谈收益、谈保障,有时谈到深夜就睡在亲友家。一些很久不联系的同学,阳林也试着联系。甚至坐出租车,阳林都会向司机推介林地托管事业。“这么好的事,你如果不介绍给亲友,会觉得对不起良心似的。”阳林坦承自己当时的想法。
   
     但就在今年10月的一天,当他再次试图说服自己的老邻居投资林地时,这位老邻居没有开门,而是隔着门冷冷地说了一句:“你还好意思把这破玩意给我看?”说着,把撕碎的宣传资料从门缝里丢了出来。此时,包括《新京报》在内的数家媒体已开始质疑造林公司的引资陷阱。
   
     受到打击的阳林也已醒悟,他叹息着说,公司的“洗脑”对自己影响太大了。今年8月,阳林作为新人进入造林公司。此后的每周一上午,他会参加公司全体员工早会———伴随着雅尼的音乐,公司领导现身对员工高呼“亲人们”、“人才们”、“家人们”,接着用国家林业政策和大好形势来“砸”人,然后宣传投资林业高额回报、沟通交流技巧,以及强调对公司的忠诚。
   
     这种培训早会,时间一般长达三四个小时。会后,各部门又会根据早会精神,结合部门业绩开小会。为增强会议效果,公司会请来一些重量级人物到会宣讲,如影视明星、原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退休干部。
   
     今年57岁的王女士加入某造林公司前,上过培训课,如今,她已经是该公司行政总监,而代价则是动用十多万元购买了20亩林地,一生积蓄差不多全部砸进去了。即便如此,在本公司的培训会上,看到领导高喊“好”、“棒”之类的口号,她还是觉着别扭。
   
     王女士说,这种培训在造林公司是家常便饭,公司有没有派专人进行林地维护,没人知道,但大会小会一天到晚都在开,基本没人可以缺席。“公司为了给员工彻底洗脑,会占用员工大部分时间,例如下班后不让回家,而委婉说有些事一起分享一下,会一开就是三四个小时;双休日,公司还要搞各种各样的培训,让员工的思维始终围着公司业务转。”阳林向记者出示的一份“荣誉证书”上显示,他参加公司“交流高手”研习班顺利结业。
   
     事后想想,几个月的经历原来不堪回首。阳林叹着气说,他现在最过意不去的是,自己曾想过动用大哥大嫂留给侄子的一笔遗款———“如果当时真动用这笔钱购林,后半生我将生活在良心煎熬之中。”
   
     传销还是营销?
   
     2004年10月的一天,阳林被要求摘下“胸卡”,以“投资者”身份陪同一客户去河北参观林地。走之前,他被要求不能暴露身份,到现场更要极力吹捧林地。
   
     在河北霸州,阳林发现公司的林地并非所宣传的集约化产业化专业造林,行株距与公司及所谓“林业专家”介绍的情况也差距甚大。
   
     联想到公司让自己做“托”的行为,阳林第一次产生了怀疑。而此后目睹公司的各种表演,他的疑问越积越多,直至最终成为公司眼中的“另类”,被迫出局。
   
     但更多的员工或者已从中获利,或者欲罢不能,因为自己和亲友们已投入巨资购买了公司的林地。
   
     调查显示,造林公司会动员员工利用自身一切人际关系,发展客户。有时员工会接到指令,把能够发展的客户列出详细的公关计划上报,由经理作出甄别,最终敲定突破对象。
   
     一位曾经在4家造林公司任职并担当重任的人士透露,每托管成功1亩林地,业务员一般可以提成300元左右,作为业务员直接领导的招商主管可以提成400元左右,而项目经理可以提成600元左右,级别越高,提成越多。这一激励机制吸引了不少人留下来。“靠这种金字塔式提成方式,暴富了一批人”。该人士说。
   
     5位东方森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员工介绍,按公司规定,一个员工在一个月内推销出第一个10亩林地,可得1800元,第二个10亩,可得2800元,第三个10亩,可得3800元。而一旦完成50亩的业绩,普通商务代表就可以升职为项目经理助理,可以享有每月1000元以上的底薪。
   
     公司为了扩大业绩,还设置名为“战神杯”的竞争机制。即对每个下属部门业绩进行排序,谁是第一,就获得“战神杯”,可获5000元现金奖励,这笔钱由项目经理具体支配。因此,在内部工作会议上,有项目经理会当着大家的面痛哭流涕,以激励士气,有时甚至诱导员工立下“军令状”。
   
     而对于没有业绩的员工,公司会逐步冷落。就像对阳林那样,在未行通知的情况下,将座位安排给新来的员工,让其知难而退。
   
     记者现场所见,数家造林公司的办公场所出奇地相像。地点一般是5A级写字楼,进门大厅挂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发展林业方面的语录,能容纳上百人同时入座的会议室也是必备的,墙上贴着公司宣传所示的林地图片及专家顾问头像。另一个共同点可通过造林公司的招聘广告发现,“欢迎教员和退休人员”是他们共同使用的特别提示。
   
     11月4日,一位60多岁的退休人员,以造林公司项目经理助理的身份出现在记者面前。老先生已向公司购买了10亩托管林地,他说,晚年能找到这样一份利国利民的工作,感到很幸运。也希望记者能够投入到这一事业中来。
   
     和老人聊天时,记者发现三步之内总站着一位管理者模样的人物。知情人士介绍,造林公司有一套不成文的监督机制,员工之间的交流经常受到有关领导的监听,员工一旦表现出对公司的不同意见,立刻会有领导对其展开心理攻势,严重者将被劝退。
   
     “生活在这样的公司环境里,你会不自觉地想到传销。”阳林说。而一位公司员工严革则直接对记者说,造林公司的营销模式,“说好听一点是类传销,难听一点就是传销”。但这并不影响他继续为公司效力,因为他至今仍认为,投身托管造林事业既能获利,又可为社会做贡献。
   
     林权证在哪里?
   
     11月3日,北京东方森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4位员工向公司索要自己所购林地的林权证和该块土地承包协议书,公司则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提供。4人要求面见总经理,亦无结果。工商注册资料显示,东方森茂成立于2003年12月1日,注册资本100万元。
   
     其宣传材料《东方金典》声称,公司一期造林基地位于河北省霸州市,面积2万余亩,均为1-2年生优质速生杨。材料同时显示,2004年4月中旬,公司一期基地建设中的最后4000亩速生丰产用材林种植完毕。
   
     11月8日,记者致电霸州市林业局项目部郭主任获知,东方森茂在霸州市拥有林权证的林地只有700亩左右。
   
     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的一个细节是,公司一位副总带领客户参观时,竟然不知自己公司的林地在哪里,带错了路。另外,公司带客户进行实地考察时,经常去的是同一块地。
   
     上述情况带来不可避免的疑问:东方森茂公司是否将几百亩林地重复卖出,以此敛取暴利?
   
     据记者了解,该公司现有无底薪员工几百人,招聘广告还在继续刊登。一位买下公司10亩林地的员工向记者出示了一张收据,收费名目是“托管合作费”,金额为63800元。该员工说,公司给一般客户开的都是收据,没见过发票。
   
     11月8日,一位税务官员告诉记者,如此大的现金交易,不开发票是不正常的。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5/7/2 6:33:05

“大造林”真相调查——说难听点就是“传销”
内部人士曝光京城部分造林公司运作内幕,一些被“洗脑”的群众成为牟利工具至今执迷不悟
 

人民网房产频道

11月4日,北京东方森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应聘者伏案填写应聘表。陈杰/摄

  看到自己的办公桌被安排了新人,阳林知道,自己已被公司巧妙地解雇了。阳林想说点什么,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静静地收拾好自己的物品,转身从办公室出来,轻轻地把门带上。

  他的上司,一位项目经理正站在门口,亲切地称呼他“阳哥”。阳林礼貌地报以微笑,平静地向电梯走去。

  这一幕发生在北京阜成门外大街某造林公司,时间为2004年11月3日。阳林并非第一个遭遇此般处理的员工,而更多知情者向记者透露,京城许多造林公司中,类似场景几乎每天都会上演。

  结束造林公司两个月的职业生涯之后,阳林用“解脱”、“释然”来形容现在的心情。他已确信,对于造林公司而言,自己这样的员工只能是个匆匆过客,是个被利用的角色。

  招聘还是招商?

  2004年11月3日下午,一份本地报纸的第62版上,阳林刚刚离开的那家公司又刊出了招聘广告。广告称:本公司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及绿色产业建设的集团企业,为开拓北京市场,需要招聘项目经理、商务代表若干名,待遇为3000-5000元不等。

  阳林用笔把报纸上造林公司的招聘广告一一勾出,数目不下10家。令记者意外的是,十几家公司中,没有一家直接冠名造林公司,所谓××科技公司、××金融集团或者××实业者却比比皆是;有的公司甚至不留名,直言“中老年直聘”,只留下公司的地址。

  一位曾在4家造林公司工作过的人士肯定了阳林的指认,他告诉记者,鉴于媒体对造林公司的质疑,一些造林公司每次招聘都会更换称号。以北京东方森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就曾以“东方森茂”、“东科”、“东方实业”为名进行过招聘。另一些造林公司由于兼营期货交易,打出金融公司的名号。

  “招聘名称常换,一般不留咨询电话,态度稍好的公司留个问路电话。为何?”指着广告,阳林给记者分析道:一方面,公司故意制造一种神秘感,吸引人直接到公司来一趟。另一方面,公司在保护自己。

  用阳林的话来讲,只有应聘者来到公司后,公司才能对他们每个人作出准确“估价”。另一位业内人士则透露,公司对应聘者初步估价的标准是:有没有京籍户口,是不是积累了广泛的社会关系,是不是属于特殊人群,如退休人员、教师等。

  初步估价之后,公司会有选择地向一部分应聘者发出培训通知,培训后参加简单的考试即可成为公司员工。“这个时候,造林公司招聘的真正目的就表现出来了,”阳林狡黠地笑道,“公司招你为员工,就是希望你成为托管林地的投资者。”

  记者此前对北京4家造林公司进行调查,证实阳林所言不虚。对于这些公司来说,每一个应聘者都是潜在的投资者。而对所谓的“员工”,一些公司既不给底薪,也不签订劳动合同。惟一的证明标志是,公司给新人配发了“胸卡”,胸卡上标示“××公司编号××”。

  一位业内人士戏称,造林公司打出招聘广告,相当于向人们发出投资“要约”,而面试的过程,相当于挑选客户的过程。

  查阅有关本地媒体不难发现,几乎每家在京造林公司招聘广告的频次,每月至少在1次以上。而公司到一些人才市场和社区的招聘,频率之高更无法统计。

  “玩的就是人海战术,没有源源不断的招聘,公司就失去了财源。”一位曾长期从事造林招商的人士说,能这样做主要由于公司不向基层员工支付底薪。而下岗失业者人数众多,也为这种“人海战术”提供了充分的施展空间。

  培训还是洗脑?

  大约加入造林公司一个月后,47岁的阳林已经相信,托管造林既有高额回报,又有社会效益,自己正从事一项神圣的事业。

  他开始奔波于自己的亲友之间,逢人即谈政策、谈收益、谈保障,有时谈到深夜就睡在亲友家。一些很久不联系的同学,阳林也试着联系。甚至坐出租车,阳林都会向司机推介林地托管事业。“这么好的事,你如果不介绍给亲友,会觉得对不起良心似的。”阳林坦承自己当时的想法。

  但就在今年10月的一天,当他再次试图说服自己的老邻居投资林地时,这位老邻居没有开门,而是隔着门冷冷地说了一句:“你还好意思把这破玩意给我看?”说着,把撕碎的宣传资料从门缝里丢了出来。此时,包括《新京报》在内的数家媒体已开始质疑造林公司的引资陷阱。

  受到打击的阳林也已醒悟,他叹息着说,公司的“洗脑”对自己影响太大了。今年8月,阳林作为新人进入造林公司。此后的每周一上午,他会参加公司全体员工早会———伴随着雅尼的音乐,公司领导现身对员工高呼“亲人们”、“人才们”、“家人们”,接着用国家林业政策和大好形势来“砸”人,然后宣传投资林业高额回报、沟通交流技巧,以及强调对公司的忠诚。

  这种培训早会,时间一般长达三四个小时。会后,各部门又会根据早会精神,结合部门业绩开小会。为增强会议效果,公司会请来一些重量级人物到会宣讲,如影视明星、原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退休干部。

  今年57岁的王女士加入某造林公司前,上过培训课,如今,她已经是该公司行政总监,而代价则是动用十多万元购买了20亩林地,一生积蓄差不多全部砸进去了。即便如此,在本公司的培训会上,看到领导高喊“好”、“棒”之类的口号,她还是觉着别扭。

  王女士说,这种培训在造林公司是家常便饭,公司有没有派专人进行林地维护,没人知道,但大会小会一天到晚都在开,基本没人可以缺席。“公司为了给员工彻底洗脑,会占用员工大部分时间,例如下班后不让回家,而委婉说有些事一起分享一下,会一开就是三四个小时;双休日,公司还要搞各种各样的培训,让员工的思维始终围着公司业务转。”阳林向记者出示的一份“荣誉证书”上显示,他参加公司“交流高手”研习班顺利结业。

  事后想想,几个月的经历原来不堪回首。阳林叹着气说,他现在最过意不去的是,自己曾想过动用大哥大嫂留给侄子的一笔遗款———“如果当时真动用这笔钱购林,后半生我将生活在良心煎熬之中。”

  传销还是营销?

  2004年10月的一天,阳林被要求摘下“胸卡”,以“投资者”身份陪同一客户去河北参观林地。走之前,他被要求不能暴露身份,到现场更要极力吹捧林地。

  在河北霸州,阳林发现公司的林地并非所宣传的集约化产业化专业造林,行株距与公司及所谓“林业专家”介绍的情况也差距甚大。

  联想到公司让自己做“托”的行为,阳林第一次产生了怀疑。而此后目睹公司的各种表演,他的疑问越积越多,直至最终成为公司眼中的“另类”,被迫出局。

  但更多的员工或者已从中获利,或者欲罢不能,因为自己和亲友们已投入巨资购买了公司的林地。

  调查显示,造林公司会动员员工利用自身一切人际关系,发展客户。有时员工会接到指令,把能够发展的客户列出详细的公关计划上报,由经理作出甄别,最终敲定突破对象。

  一位曾经在4家造林公司任职并担当重任的人士透露,每托管成功1亩林地,业务员一般可以提成300元左右,作为业务员直接领导的招商主管可以提成400元左右,而项目经理可以提成600元左右,级别越高,提成越多。这一激励机制吸引了不少人留下来。“靠这种金字塔式提成方式,暴富了一批人”。该人士说。

  5位东方森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员工介绍,按公司规定,一个员工在一个月内推销出第一个10亩林地,可得1800元,第二个10亩,可得2800元,第三个10亩,可得3800元。而一旦完成50亩的业绩,普通商务代表就可以升职为项目经理助理,可以享有每月1000元以上的底薪。

  公司为了扩大业绩,还设置名为“战神杯”的竞争机制。即对每个下属部门业绩进行排序,谁是第一,就获得“战神杯”,可获5000元现金奖励,这笔钱由项目经理具体支配。因此,在内部工作会议上,有项目经理会当着大家的面痛哭流涕,以激励士气,有时甚至诱导员工立下“军令状”。

  而对于没有业绩的员工,公司会逐步冷落。就像对阳林那样,在未行通知的情况下,将座位安排给新来的员工,让其知难而退。

  记者现场所见,数家造林公司的办公场所出奇地相像。地点一般是5A级写字楼,进门大厅挂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发展林业方面的语录,能容纳上百人同时入座的会议室也是必备的,墙上贴着公司宣传所示的林地图片及专家顾问头像。另一个共同点可通过造林公司的招聘广告发现,“欢迎教员和退休人员”是他们共同使用的特别提示。

  11月4日,一位60多岁的退休人员,以造林公司项目经理助理的身份出现在记者面前。老先生已向公司购买了10亩托管林地,他说,晚年能找到这样一份利国利民的工作,感到很幸运。也希望记者能够投入到这一事业中来。

  和老人聊天时,记者发现三步之内总站着一位管理者模样的人物。知情人士介绍,造林公司有一套不成文的监督机制,员工之间的交流经常受到有关领导的监听,员工一旦表现出对公司的不同意见,立刻会有领导对其展开心理攻势,严重者将被劝退。

  “生活在这样的公司环境里,你会不自觉地想到传销。”阳林说。而一位公司员工严革则直接对记者说,造林公司的营销模式,“说好听一点是类传销,难听一点就是传销”。但这并不影响他继续为公司效力,因为他至今仍认为,投身托管造林事业既能获利,又可为社会做贡献。

  林权证在哪里?

  11月3日,北京东方森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4位员工向公司索要自己所购林地的林权证和该块土地承包协议书,公司则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提供。4人要求面见总经理,亦无结果。工商注册资料显示,东方森茂成立于2003年12月1日,注册资本100万元。

  其宣传材料《东方金典》声称,公司一期造林基地位于河北省霸州市,面积2万余亩,均为1-2年生优质速生杨。材料同时显示,2004年4月中旬,公司一期基地建设中的最后4000亩速生丰产用材林种植完毕。

  11月8日,记者致电霸州市林业局项目部郭主任获知,东方森茂在霸州市拥有林权证的林地只有700亩左右。

  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的一个细节是,公司一位副总带领客户参观时,竟然不知自己公司的林地在哪里,带错了路。另外,公司带客户进行实地考察时,经常去的是同一块地。

  上述情况带来不可避免的疑问:东方森茂公司是否将几百亩林地重复卖出,以此敛取暴利?

  据记者了解,该公司现有无底薪员工几百人,招聘广告还在继续刊登。一位买下公司10亩林地的员工向记者出示了一张收据,收费名目是“托管合作费”,金额为63800元。该员工说,公司给一般客户开的都是收据,没见过发票。

  11月8日,一位税务官员告诉记者,如此大的现金交易,不开发票是不正常的。

  结束采访后,阳林给记者发来一条短信,他写道:“骗子之所以骗得得心应手,他们已把驾驭政策和各种法律规范漏洞当做自身超乎常人的优势。”

  (为保护当事人,文中阳林、严革两人物使用了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