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 热门问题   ★ 精华问题   ★ 未回复问题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95463557     提问时间: 2015/4/27 10:46:49
邮箱:
问题:
 
我市正在进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遇到一个技术问题,请各位专家帮忙。 评价森林城市时,有个森林自然度计算方法: N=∑mi·Qi/∑mi(i=Ⅰ,Ⅱ……Ⅴ) 式中:N为区域森林自然度;mi为区域内自然度等级为i的森林资源面积;Qi 为区域内自然度等级为i的森林资源权重。 问题“Qi 为区域内自然度等级为i的森林资源权重”中的Qi值怎么确定?该权重怎么确定?mi是不是将所有的林地小班进行自然度赋值后,分5个等级求和面积?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15/4/27 21:18:27

这实际上就是个“加权平均数”。

一般根据森林群落类型或种群结构特征位于次生演替中的阶段划分等级。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15/4/27 21:31:08

详情请浏览: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Ym3Zk0G8kD1uGWyE3eeD-GZLjOZ0bj8xNVDcgCdx7l--mQgCZ-nqgpR_Sr4cUXGdlZvL4bQmapls-O_Mx_HBUa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15/4/28 14:53:58

Qi值就是区域内自然度等级为i的森林资源面积占总的森林资源面积的百分比;mi为区域内自然度等级为i的森林资源面积,也就是将所有的林地小班进行自然度赋值后分别求和。
 

回复专家:步兆东,回复时间:2015/4/30 15:36:28

1森林自然度概念与含义 地带性植被类型是由当地的气候、土壤、地理位置、地形和种源所决定的。这种植被的演替顶极称为自然地理演替顶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由于受人为干扰,现存的顶极状态的森林或原始森林已不多。大量的伐后林正处于不同森林演替状态,为了评价原始森林被干扰的程度和干扰后森林恢复的状态,本文引入“森林自然度”这一概念。森林自然度一词源于生态学科中的自然度概念,自然度是指地段的植被状况与原始顶极群落的距离或次生群落位于演替中的阶段。森林自然度是自然度的一个特例,具体讲,森林自然度是指地段森林生长发育过程状态与森林稳定(顶极)状态的距离,具体含义包括总蓄积量、蓄积结构(径级分布、垂直分布)、树种组成等与森林顶极状态的近似程度。 森林自然度反映现实森林类型与地带性原始顶极森林类型的差异程度,是反映森林质量和生态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森林自然度:是对区域内森林资源接近地带性顶级群落(或原生乡土植物群落)的测度,可用公式表示为:  (i=Ⅰ,Ⅱ……Ⅴ)  式中:N为区域森林自然度; 为区域内自然度等级为i的森林资源面积; 为区域内自然度等级为i的森林资源权重。一般根据森林群落类型或种群结构特征位于次生演替中的阶段划分等级 。 2森林自然度等级划分 为了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时便于操作,根据森林自然度的含义,我们将森林自然度划分成I-V个等级,为了研究森林自然度等级划分的定量指标,首先给出I-V级森林自然度划分的原则,可用于外业小班目测划分。即: I 未受人为干预的原始林或稳定的顶极森林。 II 上层原始树种林木的郁闭度在0.2以上,其蓄积量在林分中占优势(50%以上) III 上层原始树种林木以散生木状态保存,其蓄积量虽不占优势,但仍保持三分之一 的比重,林分总蓄积量属中上水平。 IV 上层原始树种林木零星可见,林分处中期发育阶段,主林层树种组成中原始树种和侵入的阳性树种都占有一定比例。 V 天然更新幼林地、皆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宜林地。 3实例 根据对海南岛霸王岭、尖峰岭等林区资源调查数据统计,各森林自然度等级对应的各径级株数分布和各径级蓄积分布呈一定的分布规律,将其整理成森林自然度等级按径级株数和蓄积划分的指标。将各森林自然度对应林分的特征与径级株数、蓄积分布指标组织成森林自然度等级划分指标表。 表列数据是一个统计的平均指标,对一个具体小班各项指标会有变动幅度。划分森林自然度的主要指标有三个,一是林分中原始林成分,二是单位面积蓄积,三是蓄积结构(更新幼树、后备资源和可利用资源或可采资源的比例)。不同类型的森林,其达到顶极状态或稳定状态时的最高产量或蓄积量是有区别的,根据对海南岛霸王岭、尖峰岭等林区天然林研究结果,归纳如下: 表1 森林自然度等级划分指标表 森林自然度等级 森 林 特 征 指 标 各径级株数% 各径级蓄积% 6-14 (cm) 16-38(cm) >38 (cm) 6-14 (cm) 16-38(cm) >38 (cm) I 原始林 60 30 10 10 30 60 II 原始林成分占50%以上,上层原始树种林木的郁闭度在0.2以上 62 32 6 10 40 50 III 原始林成分占30%以上,上层原始树种林木以散生状态保存 64 32 4 10 50 40 IV 上层原始树种林木零星可见,林分处中期发展阶段, 66 32 2 20 60 20 V 超强度采伐林地、各种未成林地 无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