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 热门问题   ★ 精华问题   ★ 未回复问题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hanxue     提问时间: 2010/11/17 17:00:23
邮箱:
问题:
 
您好,我想问一下冬季塔松的育苗技术,请专家指导一下,谢谢!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10/11/17 17:50:06

云杉(塔松)播种育苗技术

一、播种育苗

1.作畦

选好播种地,要求地形平坦,排水良好,土质不宜过碱或过于粘重,每667平方米掺沙子250千克、草炭5000千克、腐熟农家肥5000千克,撒均匀深翻改土,平整土地,拉绳打播种床或趟播垄,床面高出地面15-20厘米,宽1.1米,长10-20米,两床间留步道沟0.4米。

2.消毒

播种地进行全面消毒杀虫后方可使用。

3.处理

种子处理的目的是缩短休眠期,促使迅速发芽,苗齐苗壮。云杉种子多进行低温冷冻处理,以促进后熟,打破休眠。低温要求5-10℃,或放室外自然冷冻;保持一定的湿度和通气。冷冻处理方法有多种:①下雪后先将种子在雪水中浸泡2-3天,后捞出混3倍雪堆放,称为混雪埋藏法,春雪化后放在阴凉处,盖草喷水保湿,适早播。②将种子装筐或袋放入河、湖、井水中过冬,地化后晾晒春播;将种子用40℃左右水浸泡1天,换清水泡3-7天,每天换水,后装草袋或混沙放室外阴凉透风处自然冻结或放冷冻室内,种子保持低温状态,翌春随气温升高喷水翻动,适时早播。③秋播也采取低温处理法。最好超过100天。

秋播过早生根易冻死;雪埋种子,雪化后种子过湿易泡死。贮藏到播种季节前1周左右将种子取出,混以湿沙,在15℃左右的室温下催芽4-5天,沙干时浇水,且每天翻动1-2次,当有20%-30%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

4.播种

采取不覆土播种法。先按要求做好苗床,不打底水在湿润的床面上用耙搂动,使床面形成平整均匀的条形凹凸面。为了便于播种,播前将种沙混合物掺入适量干沙,搅拌均匀再播。播种时,要做到随播种,随镇压(木滚)、覆帘和浇水,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在苗木出齐之前,勤浇水,保持床面湿润,一般播种后8天即见出苗,15-20天出苗80%,20-25天基本出齐。

二、苗期管理

在出苗达到60%以上时,撤去苇帘,使苗木全受光照,若不遇高温干旱,进行全光育苗,使苗木粗壮、根系发达、抗灾力强。为防止晚霜冻害,在冷空气到来之前浇水,以提高土壤热容量。若发生冻害,可在太阳出来之前浇水,使苗木形成冰柱,再逐渐融化,即可解除冻害。

在苗木生长期内,要本着“少量多次”的原则,定时定量浇水,尤其在气候干旱时,不可浇“跑马水”。机械浇水要用大压力、细喷头、快速阀门,以防止水流冲苗。苗木出齐后,及时松土除草,以免杂草争水肥,促进苗木生长。为了防止日灼,当地表温度达到36℃时,立即浇水降温。

三、防治病虫害

采取调节生态环境、制约病虫害蔓延的方法,除了种子消毒之外,对侵害性病害采取调节水、肥、气、热、光等生态因子加以解决,防止化学药剂污染环境,促使苗木发育良好,具较强的抗病虫害的能力。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10/11/17 19:39:38

云杉育苗技术规程

前    言

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海莹  张  海  刘春延  刘国权  李永东

崔  岩  张丽华  邵和林  龙双红 

    


 

云杉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云杉育苗圃地的建立、土壤管理、播种、苗期管理、苗木出圃和容器移植苗培育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云杉适生区的大田育苗的生产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LY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出苗期

从播种时起到幼苗出土后种壳脱落、地下开始长出侧根时止。

3.2 幼苗期

从幼苗种壳脱落、地下根系开始长出侧根时起,到幼苗拔出新梢、开始大幅度高生长时止。

3.3 速生期

从幼苗拔出新梢高生长明显加快时起,至幼茎变为棕色、高生长明显缓慢时止。

3.4 苗木硬化期

从苗木幼茎变为棕色,高生长明显下降至顶芽饱满、苗木停止生长时止。

3.5 缝移法

缝移是在苗床上用移苗铲开成窄缝,植入苗木后,从一侧挤压,使土壤与苗根密接的一种移植方法。

3.6 埋土防风

在土壤即将封冻时取床沟土拍碎覆盖压严苗木,保护苗木安全越冬的措施。

4 圃地的选择与区划设计

4.1 圃地的选择

苗圃地应选在交通便利、水源方便、有电源、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平坦地段。土壤以石砾含量低、土层较厚、肥沃、通气性和透水性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

避免选择以前作为蔬菜、薯类种植地及土壤中病虫感染严重的农田作为苗圃地。

容器育苗应本着“就近造林、就近育苗”的原则,选择运输方便,有水源或浇灌条件,便于管理的地方。

4.2 圃地的区划设计

可参照GB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5 整地及作床

5.1 整地

5.1.1 新建苗圃整地

参照GB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5.1.2 原有苗圃整地

5.1.2.1 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要做到及时耕耙、深耕细作、地平土碎、混拌肥料、清除石块、草根等杂物。

5.1.2.2 秋季翻耕深度25 cm左右,冬季无积雪的地区随耕随耙,圃地湿润或土壤粘重和冬季有积雪的地区,耕后可不耙,翌年早春耙地。春季浅耕深度15 cm左右,随耕随耙,及时平整、*。

5.1.3其它育苗地的整地

5.1.3.1 山地育苗地,在主要杂草种籽成熟前开垦,育苗前整地。

5.1.3.2 盐渍土地要“深耕浅翻,不乱土层”,春季浅翻作床。

5.2 施肥

5.2.1 施肥原则:施足基肥,适当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并注意氮、磷、钾适当配比。

5.2.2 施肥量:基肥用量通常为厩肥50 000 kg/hm2~80 000kg/hm2;人粪尿3 000 kg/hm2~4 000kg/hm2;过磷酸钙500 kg/hm2~800kg/hm2

5.2.3 基肥在春翻前均匀散于圃地,结合翻耕施入,追肥结合喷水施入。

5.3 土壤消毒和灭虫

实际生产中常用以下两种方法

5.3.1硫酸亚铁加水稀释后制成水溶液(用量见附录A),播种前混入土中,5 d~7 d后播种。

5.3.2 五代混合剂毒土法:以五氯硝基苯为主(三份)混代森锌或苏化911(一份)(见附录A),混拌均匀,在播种前,先行用滚桶播种器或其它方法均匀撒于床面,然后,结合播前耧麻面,把药剂与床土混均,然后再进行播种。

5.3.3 锌硫磷

5.4 作床

5.4.1 基本要求

做床前5 d~7 d,灌足底水。床向尽可能按东西方向或沿等高线方向,要做到床直、面平、沿整。

5.4.2 规格

一般采用高床,床面宽110 cm,床沟宽40 cm,床高10 cm~15 cm,具体高度应视圃地的干旱程度而异,易发生水涝的圃地可适当加大床高。床长依地势和灌溉方式而定,一般10 m~30 m。

6 种子处理

6.1 种子选择

种子的选择参见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6.2消毒与浸种

6.2.1 生产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以下两种方法:

硫酸铜溶液消毒,用0.3 %~1 %的硫酸铜水溶液浸种4 h~6 h;

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用0.3 %~0.5 %的水溶液浸种2 h。

6.2.2消毒后用清水洗净,放置于温度为35℃左右的清水中浸泡14 h-18 h。

6.3 种子贮藏

6.3.1 混雪(冰)冬藏

一般多采用此方法。

6.3.1.1时间: 11月初,以落雪基本不化为宜。

6.3.1.2雪藏坑规格:深1 m(地下水位以上),宽1.5 m,长度因种子数量而定。

6.3.1.3操作方法:坑底铺15 cm的积雪并踏实,将种子与雪按1:3的体积比例混拌均匀,放入坑内,摊平踏实,至距坑沿20 cm处止,堆雪高出地面5 cm,再覆以干草(不要霉烂的)、树枝等隔热防风材料。

6.3.1.3 积雪稀少的地区用碎冰代雪即为冰藏。

6.3.2 混沙冬藏

6.3.2.1 沙藏时间:在10月下旬前后进行。

6.3.1.2 沙藏坑规格:混沙冬藏要求坑深0.8 m~1 m(地下水位以上),长宽因种子数量而定。

6.3.2.3操作方法:将洗净的河沙晾晒消毒,使用时湿度达饱和持水量60 %左右,坑中要放秫秸或树技做通气孔,上部要压紧,其它与雪藏相同。

6.4 播前催芽

6.4.1混沙催芽

6.4.1.1时间:经过冬藏的种子,在播前一周左右(翌春4月末)进行。

6.4.1.2方法:将雪(冰、沙)藏种子取出,清水洗净。按种沙1:3的比例混合,饱和持水量达60%,置于气温15 ℃~25 ℃的平坦、背风向阳处,保持湿度,进行播前催芽。

6.4.2 淋种催芽

6.4.2.1时间:未经冬藏的种子,在播前(5月初)浸种4 h~6 h,进行淋种催芽。

6.4.2.2 方法:不混沙可将种子放入竹箩中用稻草或麻袋覆盖,放于15 ℃~25 ℃温暖处,每天淋水2次~3次。

一般经过3 d~7 d左右时间,待有30 %种子扭嘴出芽,即可播种。

7 播种

7.1 播种时间

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最低气温8℃以上,地下5cm温度在5 ℃以上,或按照物候期华北杜鹃花开放时播种为宜。

7.2 播种量

播种量在90 kg/hm2~120kg/hm2,可按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X=[A×W÷(P×G×1000000)] ×C

式中:

X--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实际所需的播种量;

A--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的计划总产苗量(株);W为千粒重(g);

P--种子纯净度(小数);

G--种子发芽势(小数);

C--1.1损耗系数。

7.3 技术要点

7.3.1 播种方式

一般采用条播,播幅和幅间距各以8 cm~12 cm为宜。

7.3.2 播种量的调试

用播种器(机)模拟播种,按既定单位面积10 m2用量混沙后匀速播出,在苇席或苫布上试播,将出种量控制在正好播完10 m2为止,准备上床正式播种。

7.3.3 播种

播种前,浇足底水, 1 d~2 d后,表土稍干时,在床面上耧出麻面,播种时,选择无风天气,用播种器(机)将种子(混沙)均匀播于床面,然后用镇种滚*。

7.3.4 覆土

沿苗床长度方向固定两条直径为0.4 cm~0.5 cm的覆土标准绳,用覆土筛覆土。沙质土的圃地,用圃地内的土壤即可;粘性土或阴湿地,则应混入适量白沙作为覆土。厚度0.4 cm~0.6 cm,做到均匀一致。覆后用*磙*,随之喷洒第一遍水,同时对喷水后裸露出的种子用小筛补覆。

7.3.5 防风和除草

7.3.5.1防风:在圃地内每隔40 m~50 m设一道防风障(春季风大的地方,每隔30 m设置一道防风障)。

7.3.5.2除草:用25 %的除草醚可湿性粉剂兑水,配成浓度为1 %的药液0.5 g/m2~1 g/m2,用喷雾器均匀喷施于床面。

8 苗期管理

8.1 当年苗的管理

8.1.1 出苗期的管理

8.1.1.1 水分控制:苗床表土干燥时,适量喷水,少量多次,以床面不存水为宜。最好用河水浇灌,若用井水应在晒水池先行日晒升至常温后使用。种芽开始破土时,中午前后要适当增加浇水量,并及时消除板结层。

8.1.1.2 温度控制:床面温度超过30℃时,立即浇水降温。

8.1.1.3 病害预防:出苗后每周喷一次0.5~1%的波尔多液保护剂,一般喷施3次~5次。

8.1.2 幼苗期的管理

8.1.2.1 水肥管理:酌量追肥,将氮肥溶入水中喷施,以尿素为标准计算,用量为5 g/m2,兑于水后结合喷水施用,浓度低于0.3 %,施后喷水洗苗,施肥起始时间为齐苗后的15 d-20 d。

8.1.2.2 防风:在起风时喷水压土,防止沙粒伤苗。

8.1.2.3 预防晚霜冻的危害:可采取薰烟法或灌水法。

8.1.2.4 防病虫害:参照附录A。

8.1.2.5 防日灼:全光育苗法要喷水防灼,当地表温度高于30 ℃时,立即喷水降温。

6.1.3.1.2.6补苗:在出苗20 d-30 d后,用幼苗移植器或小尖铲对苗床内稀密不均、缺苗断垅处进行补植,间密补稀。

8.1.3 速生期的管理

8.1.3.1 水肥管理:起始时间约在7月初,以后每隔7 d~10 d喷施一次,以尿素为标准,用量以10 g/m2为基数,每期增施1g/ m2,逐期递增,末次混施等量的过磷酸钙。有条件的地方末次可施腐熟的人粪尿40 g/m2。喷后洗净肥液。在停施氮肥15 d后追施磷酸二氢钾,浓度0.3 %-1 %,用量以叶面均匀着肥即可。时间以早、晚或阴天空气湿度大时为宜,每隔7 d~10 d一次,施用2次~3次。

7月末停止追氮肥,8月上旬停止灌水,9月中旬停止施用磷酸二氢钾。

8.1.3.2 间苗:适时拔除病、弱、残苗,7月下旬间第二次苗,保留密度为按床面面积计算350株/ m2~400株/ m2,间密留匀,间劣留优,连根拔出不留残梗。

8.1.3.3 病虫害防治:发生金龟子、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防治方法可参照附录A进行杀虫。灌药前先行扎孔,施后要浇透水1次~2次。

8.1.3.4 松土、除草:根据降水情况,及时疏松土壤,深2 cm~3 cm,拔除杂草。

8.1.4  苗木硬化期的管理

圃地干旱时以松土代灌水并注意早霜危害。

8.1.5 越冬管理

10月下旬,在土壤封冻前(夜冻昼消时)7 d~10 d灌透水一次,即将结冻时将床沟土翻松打碎,均匀撒盖到苗木上,盖严苗木,厚度超过苗梢3cm~5cm。

8.2 二、三年生苗木的管理

8.2.1前期管理

8.2.1.1 春季管理:土壤解冻5 cm~7 cm时,浇解冻水;高海拔地区的苗圃,一般在4月中下旬排水防淹、松土抿裂、培土盖根。

8.2.1.2 撤土:在春季土壤解冻10 cm~15 cm时,分2次~3次撤掉床面覆土,每次间隔2 d~3 d,撤土后立即喷水保湿。

6.1.5.2.3切根、间苗及移植:云杉三年留床苗,春季进行机引切苗犁切根。时间一般在土壤解冻15 cm左右进行。结合切根应同时对过密过稀的苗床进行间苗移植。切根移植后,立即浇大水1次~2次,并挤实土缝,整好床面。

8.2.2 生长期的管理

8.2.2.1 水肥管理:苗木开始泛绿后,苗床灌足水分。5月初开始施肥,以后每周一次,按尿素计算用量分别为10g/m2、12g/m2、14g/m2、15g/m2,后两次增施等量的过磷酸钙,喷施后清水洗苗。有条件的地方末次可增施腐熟的人粪尿,6月中旬停水停肥,施肥方法同幼苗期相同。

8.2.2.2 间苗:二年生苗木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间苗定株,保留密度为240株/m2~280株/m2

8.2.2.3 及时中耕除草。

8.2.2.4 病虫害防治:同当年苗管理。

9 苗木移植

9.1 苗木准备

9.1.1 选苗:见附录B。

9.1.2 剪根:修剪过长的主根,一般保留15 cm左右,有条件的可用生根粉或保水剂进行浸根处理。

9.1.3 水分管理:严格保持根系水分,工序衔接紧密,及时假植、浇水。

9.2 移植

9.2.1 移植时间

春季土壤解冻15 cm左右进行。高海拔地区,移植时间在4月末至5月初。低海拔地区,移植时间可根据天气情况适当提前。

9.2.2 移植方法

多采用人工缝移法。移栽前浇透水。行距12 cm,株距5 cm,移植密度为150株/m2左右。植苗铲板长20 cm,宽12 cm~15 cm。栽苗时,植苗铲直立下蹬开缝,宽4 cm~5 cm,投苗深送高提,埋没地基径,用铲分两次挤实(锹间距以6 cm为宜)。栽后浇透水。

9.2.3 缓苗期的管理

2周~3周内,重点进行水分管理,及时松土保墒,喷水降温。

10出圃

10.1 起苗

10.1.1 起苗时间

起苗时间9月末10月初,秋季苗木完全停止生长后进行。

10.1.2 起苗前的水分管理

起苗前2 d~3 d灌透水。

10.1.3 起苗深度

云杉起苗深度一般控制在20 cm~25 cm左右。

10.1.4 起苗方法

分人工起苗和机械起苗两种。起苗后要立即进行就地假植。

10.1.5 苗木分级

根据苗高、地径、根系、顶芽饱满程度、长势、机械损伤等情况把苗木分为两个等级,具体分级见附录B。

10.1.5.1 选苗棚的设置

在背风向阳处,临近苗木临时假植地处设选苗棚。

10.1.5.2 选苗要求

在选苗棚内进行分级,计数打捆,保持苗根湿润。

10.1.5.3 临时假植

经过选苗分级后的苗木要及时按级临时假植。

10.1.5.3.1地点:选择调运方便、平坦、不容易积水、利于集中管理的地段。

10.1.5.3.2沟深:假植沟开沟深度要依据苗根长度而定,沟深要超过根长。

10.1.5.3.4方法:行距20 cm,苗层厚度不宜超过5 cm,埋土深度以埋没根系不埋针叶为准,埋后要拍实踏紧。假植地块每两米留一条步道。

11越冬假植

11.1 假植坑规格

坑宽3 m,长5 m左右,底面平整,无杂草、碎石等杂物。

11.2 假植方法

苗木散捆单摆于假植沟内,其它同临时假植。

11.3 水分管理

随假植随浇水。每坑假植完后浇一次透水,对有漏根的部分苗木进行补土,以后每隔2 d~3 d对苗叶喷水一次。

11.4 覆土

在10月末及时进行覆土,覆土厚度以超过苗木顶稍3 cm~5 cm为宜。

11.5撤土

翌年春天4月末5月初,造林7 d前 (土壤解冻10 cm~15 cm时)撤土,撤土后及时进行浇水。

12 容器移植苗的培育

12.1 基质配制

基质应疏松、肥沃、通透性好,可采用林下腐殖土/厩肥/壤土为3/1/1进行配置,并加氮肥1.2㎏/m3左右拌匀。

12.2消毒和灭虫

每m3基质中加入50 %的辛硫磷20 g和0.5 %的硫酸亚铁25 g,充分搅拌。

12.3 圃地整理

育苗地要做成深10 cm左右的低床,床宽1.5 m~2 m,长度依地而定,步道宽50 cm,四旁开挖排水沟。

12.4栽植时间

主要集中在春季造林时节(4月下旬~5月上旬)。

12.5 苗木的选择

要达到GB 6000规定的II级以上的苗木。  

12.6 苗木处理

苗木在植入容器前,适当修剪过长主根和侧根,长度小于容器高度5cm左右,并将根系蘸上泥浆,有条件可采用促生根材料或保水剂进行处理。

12.7 栽植方法

保持苗木根系湿润,在容器底部填放4cm左右厚的基质,手提苗木置于容器正中,随后向苗木四周装填基质,随填随挤,装至离容器口0.5 cm~1 cm处止。栽植深度以超过地基径1 cm~2 cm为宜。

12.8容器育苗的管理

12.8.1 摆放

将装好基质的容器整齐靠紧地排放在苗床上,容器上口要平整一致,苗床周围用土培好。

12.8.2 水分管理

容器苗栽植后,当天浇一次透水,在夏季每隔2 d进行一次喷水降温,喷水时间一般在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5点以后;在春季或秋季,视天气情况及时进行喷水。

12.8.3 基质的补给

在经过2次~3次浇水后,应及时检查容器内的基质是否适宜,不足的及时添加基质。

12.8.4 病虫害防治

在培育移植容器苗期间,及时进行虫情监测,一旦发生虫害,采取防治措施同播种育苗的苗期管理。

12.8.5 施肥

苗木移栽到容器后,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施一次N肥,施肥量按每株2 g~5 g,施肥后及时浇一次透水。

12.8.6 除草

滋生杂草,及时拔除。

12.8.7越冬管理

在10月下旬,灌足底水后,埋土防风。先在苗木根部垫上枕土,然后覆盖压实,厚度超过苗顶3 cm~5 cm。

12.8.8 出圃

12.8.8.1 起运

起苗应与造林相衔接,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植。要轻拿轻放,严禁用手提苗茎和摔、挤。

12.8.8.2 苗木分级

根据苗高、地径、顶芽饱满程度、长势等情况把苗木分为两个等级,具体分级见附录B。

12.8.8.3  运输

容器苗运输,应采用专用的箱子,分层摆装。

 

附录A

(参考性附录)

云杉育苗病虫害防治药剂用量

云杉育苗病虫害防治药剂用量如表A.1所示

表A.1云杉育苗病虫害防治药剂用量参照表

药剂名称

剂   型

防治病虫、病害种类

药   量

备    注

硫酸亚铁

2%~3%水剂

 

4 kg/ hm2

5 kg/ hm2

春季浅耕混施

进行土壤消毒

辛硫磷

50%乳剂

 

20kg/ hm2

春季浅耕混施,土壤消毒

波尔多液

1%等量式

 

 

苗齐后喷施

硫酸亚铁

2%~3%水剂

根腐型

立枯病

9000kg/ hm2

幼苗期喷施

五氯硝基苯混代森锌

3:1

猝倒型

立枯病

40kg/ hm2~60kg/ hm2

制成毒土混50倍细土

辛硫磷

50%乳剂

小地老虎、

金龟子

5kg/ hm2(0.1%)

幼苗期灌施

附录B

(规范性目录)

云杉苗木质量分级

云杉苗木质量分级如表B.1所示

表B.1云杉苗木质量分级

树种名称

苗木种类

苗龄

苗木等级

综合控制指标

Ⅰ、Ⅱ级苗百分率

Ⅰ级苗

Ⅱ级苗

地径cm>

苗高cm>

根系

地径

cm

苗高

cm

根系

长度cm

根幅cm

长度cm

根幅cm

云杉

 

 

3-0

0.4

15

15

10

 

0.3-0.4

12-15

15

7

 

顶芽饱满、无损伤

80

3-1

0.5

20

20

12

 

0.3-0.5

12-20

15

8

 

顶芽饱满、无损伤

80

3-1

0.5

20

 

 

 

0.4-0.5

15-20

 

 

 

顶芽饱满、无损伤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10/11/17 23:02:34

一、扦插育苗 扦插时间应在早春抽出新梢后,剪15厘米长插穗,在塑料大棚内进行扦插。为了增高地温,床底可垫生马粪,保持25-35℃地温,湿度在90%左右为宜,塑料棚要盖严,不要频繁打开,以免降低温度。苗木扦插时蘸1000微克/克吲哚丁酸和ABT生根粉1号,生根效果较好。 二、播种育苗 1.作畦 选好播种地,要求地形平坦,排水良好,土质不宜过碱或过于粘重,每667平方米掺沙子250千克、草炭5000千克、腐熟农家肥5000千克,撒均匀深翻改土,平整土地,拉绳打播种床或趟播垄,床面高出地面15-20厘米,宽1.1米,长10-20米,两床间留步道沟0.4米。 2.消毒 播种地进行全面消毒杀虫后方可使用。 3.处理 种子处理的目的是缩短休眠期,促使迅速发芽,苗齐苗壮。云杉种子多进行低温冷冻处理,以促进后熟,打破休眠。低温要求5-10℃,或放室外自然冷冻;保持一定的湿度和通气。冷冻处理方法有多种:①下雪后先将种子在雪水中浸泡2-3天,后捞出混3倍雪堆放,称为混雪埋藏法,春雪化后放在阴凉处,盖草喷水保湿,适早播。②将种子装筐或袋放入河、湖、井水中过冬,地化后晾晒春播;将种子用40℃左右水浸泡1天,换清水泡3-7天,每天换水,后装草袋或混沙放室外阴凉透风处自然冻结或放冷冻室内,种子保持低温状态,翌春随气温升高喷水翻动,适时早播。③秋播也采取低温处理法。最好超过100天。 秋播过早生根易冻死;雪埋种子,雪化后种子过湿易泡死。贮藏到播种季节前1周左右将种子取出,混以湿沙,在15℃左右的室温下催芽4-5天,沙干时浇水,且每天翻动1-2次,当有20%-30%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 4.播种 采取不覆土播种法。先按要求做好苗床,不打底水在湿润的床面上用耙搂动,使床面形成平整均匀的条形凹凸面。为了便于播种,播前将种沙混合物掺入适量干沙,搅拌均匀再播。播种时,要做到随播种,随镇压(木滚)、覆帘和浇水,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在苗木出齐之前,勤浇水,保持床面湿润,一般播种后8天即见出苗,15-20天出苗80%,20-25天基本出齐。 三、苗期管理 在出苗达到60%以上时,撤去苇帘,使苗木全受光照,若不遇高温干旱,进行全光育苗,使苗木粗壮、根系发达、抗灾力强。为防止晚霜冻害,在冷空气到来之前浇水,以提高土壤热容量。若发生冻害,可在太阳出来之前浇水,使苗木形成冰柱,再逐渐融化,即可解除冻害。 在苗木生长期内,要本着“少量多次”的原则,定时定量浇水,尤其在气候干旱时,不可浇“跑马水”。机械浇水要用大压力、细喷头、快速阀门,以防止水流冲苗。苗木出齐后,及时松土除草,以免杂草争水肥,促进苗木生长。为了防止日灼,当地表温度达到36℃时,立即浇水降温。 四、防治病虫害 采取调节生态环境、制约病虫害蔓延的方法,除了种子消毒之外,对侵害性病害采取调节水、肥、气、热、光等生态因子加以解决,防止化学药剂污染环境,促使苗木发育良好,具较强的抗病虫害的能力。
 

回复专家:步兆东,回复时间:2010/11/18 22:03:21

塔松播种育苗技术

一、播种育苗

1.作畦

选好播种地,要求地形平坦,排水良好,土质不宜过碱或过于粘重,每667平方米掺沙子250千克、草炭5000千克、腐熟农家肥5000千克,撒均匀深翻改土,平整土地,拉绳打播种床或趟播垄,床面高出地面15-20厘米,宽1.1米,长10-20米,两床间留步道沟0.4米。

2.消毒

播种地进行全面消毒杀虫后方可使用。

3.处理

种子处理的目的是缩短休眠期,促使迅速发芽,苗齐苗壮。云杉种子多进行低温冷冻处理,以促进后熟,打破休眠。低温要求5-10℃,或放室外自然冷冻;保持一定的湿度和通气。冷冻处理方法有多种:①下雪后先将种子在雪水中浸泡2-3天,后捞出混3倍雪堆放,称为混雪埋藏法,春雪化后放在阴凉处,盖草喷水保湿,适早播。②将种子装筐或袋放入河、湖、井水中过冬,地化后晾晒春播;将种子用40℃左右水浸泡1天,换清水泡3-7天,每天换水,后装草袋或混沙放室外阴凉透风处自然冻结或放冷冻室内,种子保持低温状态,翌春随气温升高喷水翻动,适时早播。③秋播也采取低温处理法。最好超过100天。

秋播过早生根易冻死;雪埋种子,雪化后种子过湿易泡死。贮藏到播种季节前1周左右将种子取出,混以湿沙,在15℃左右的室温下催芽4-5天,沙干时浇水,且每天翻动1-2次,当有20%-30%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

4.播种

采取不覆土播种法。先按要求做好苗床,不打底水在湿润的床面上用耙搂动,使床面形成平整均匀的条形凹凸面。为了便于播种,播前将种沙混合物掺入适量干沙,搅拌均匀再播。播种时,要做到随播种,随镇压(木滚)、覆帘和浇水,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在苗木出齐之前,勤浇水,保持床面湿润,一般播种后8天即见出苗,15-20天出苗80%,20-25天基本出齐。

二、苗期管理

在出苗达到60%以上时,撤去苇帘,使苗木全受光照,若不遇高温干旱,进行全光育苗,使苗木粗壮、根系发达、抗灾力强。为防止晚霜冻害,在冷空气到来之前浇水,以提高土壤热容量。若发生冻害,可在太阳出来之前浇水,使苗木形成冰柱,再逐渐融化,即可解除冻害。

在苗木生长期内,要本着“少量多次”的原则,定时定量浇水,尤其在气候干旱时,不可浇“跑马水”。机械浇水要用大压力、细喷头、快速阀门,以防止水流冲苗。苗木出齐后,及时松土除草,以免杂草争水肥,促进苗木生长。为了防止日灼,当地表温度达到36℃时,立即浇水降温。

三、防治病虫害

采取调节生态环境、制约病虫害蔓延的方法,除了种子消毒之外,对侵害性病害采取调节水、肥、气、热、光等生态因子加以解决,防止化学药剂污染环境,促使苗木发育良好,具较强的抗病虫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