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森林主伐更新”?
一、森林主伐更新的概念
森林主伐更新是指当森林达到成熟时,对成熟林木进行采伐利用的同时,培育起新一代幼林的全部过程。在生产实践中,常把这一过程分为两部分:对成熟林分或部分成熟林木进行采伐,称为森林主伐;在采伐迹地上培育新一代幼林称为森林更新。森林主伐的目的,一是为了取得木材,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需求;二是为了改善森林的各种有益交通,如水源泉涵养、保土防蚀等。木林达到成熟年龄以后,木材的生长量和质量下降,森林的防护效能也开始减弱,因此,这时就需要通过主伐取得木材加以利用,或通过主伐改善森林的防护效能,实际上两者是不可分的。因为对成熟林木进行采伐利用时,为了扩大再生产,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析一代幼林。采伐利用成熟林木,是森林更新的一个组成部分。采伐必须更新,更新无原则要采伐,两者密切相关。所以“主伐”与“更新”可理解为同义语,因此常将两者合称为森林更新。
二、森林主伐的方式
森林主伐更新方式是指在预定采伐的地段上,根据森林更新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方式配置伐区,并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采伐和更新的整个程序。更新方式决定着主伐的形式和内容,这是人类在掌握了天然更新规律的基础上,作为定向控制的管理过程而提出来的积极措施。主伐方式根据更新方式的不同,基本上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1.皆伐更新(伐后更新)
一次性采伐全部成熟林木,采取天然更新或人工更新。更新发生在森林采伐后的迹地上。
2.择伐更新(伐前更新)
单株或群状去已达成熟的林木,林地上仍保留一定数量的林木。更新在林冠下进行,在全部成熟林木采伐完毕以前更新已经完成。
3.渐伐更新(伐中更新)
在较长期间内分若干次伐去伐区边的林木,利用保留木下种并为幼苗提供遮荫条件。林木全部采伐完毕后,林地也先后更新,更新伴随着采伐且发生在采伐过程中。
森林更新可以通过人工更新和天然更新两种方式来实现。为了提高森林更新的质量和缩短更新期,应多利用人工更新;对能保证森林天然更新获得成功的林分,可采用天然更新以做便充分利用自然力,节省劳力和资金。采用天然更新,由于受自然力的限制,难以获得满意的幼林,必须人工促进更新。这些措施包括:补播、补植、整地松土、除去竞争植物等。因而,生产上常将森林更新分为三类: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在选择更新方式时,必须贯彻“以人工更新为主,人工更新和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针,务必使更新与采伐紧密结合,做到当年采伐当年或次年更新,使更新跟上采伐,才能保证森林永续利用。
更新跟上采伐,可以充分利用地力尽快培育后续资源,以保证永续利用。同时新年的采伐迹地更新容易,可以节省森林更新的劳力和资金。若更新跟不上采伐,不仅林地荒芜,浪费地力,推动了森林的各种有益效能,而且使迹地杂草、灌木丛生,增加更新工作困难,耗费较多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