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
1.由于劳力原因,当天载不完的桤木(一年生苗),可以把根浸入水中过夜不?如不能,那第二天可以浸一下水不?
2.桤木哪种情况下才可以用切杆造林?
1、苗木进行假植。
2、桤木萌动早,应以落叶后萌动前的冬季造林为好。整地一般采用穴状整地,穴大40到60厘米,深30到40厘米。因桤木为速生树种,株行距应根据用途而定,薪炭林、水土保持林、肥料林密度宜大些,株行距0.5米×1米到1米×1米;用材林密度宜小些,株行距1米×2米到2米×2米。
桤木丰产栽培技术
桤木片林以培育短轮伐期的中、小径工业原料用材(纤维材)为目标,轮伐期8~10a,每亩蓄积8~10m3;桤木作为行道树或在“四旁”栽植时可培育大径材,采伐年限可定为15~20a,单株材积0.8~1m3。据此来确定造林密度和经营措施。本文主要谈片林的栽培。需要注意的是,桤木作为行道树或在“四旁”栽植时,必须用3m以上的2a生大苗。 (1)苗木培育。桤木造林后2~3a即可开花结实,其种子即具有发芽能力,可用于育苗。桤木育苗成功的关键技术是:由于桤木种子很小(每公斤有l00~140万粒,育苗时每亩播种量只需1~2kg),发芽时,根和芽都极其细嫩,只要突遇高温而圃地又干燥缺水,1d时间幼苗就会全军覆没。因此圃地应选在气候较凉爽、空气较湿润的地方,整地要细,播种后覆土要薄,用草覆盖并经常喷水保持苗床湿润。苗木前期生长极为缓慢,在6片真叶前属于“危险期”要精心照料。在平湖区和丘陵区育苗,由于气候较干燥,春季气温变幅大,一定要盖遮荫网,等幼苗长到6片真叶后才逐步撤去。其他方面按苗圃的常规管理。1a生苗每亩产苗量应控制在2.5万株左右,过密就不可能培育出壮苗。 (2)造林季节。桤木休眠期只有1个多月,造林必须抓紧进行。在湖南最适宜的时期是元月份,如果2月份发叶了再栽,会影响成活率和当年的抗旱能力。 (3)林地选择。营造桤木速丰林,一定要选择立地指数14以上(相当于杉木立地指数)、土层厚度60cm以上、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林地。至于海拔高度,从洞庭湖滨到千米山区都可种植,对成土母岩的适应范围也较广。但在当风的山脊、山坡迎风面及坡度>20°、土层瘠薄的地方,地下水位过高(80cm以上)的地方都不宜营造桤木丰产林。 (4)苗木控制。桤木造林的发展方向是选用优良无性系造林,这是解决林分内单株分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根本措施。目前生产上一般用实生苗造林(仅仅作为过渡),用实生苗造林时要选用一、二级苗,严格搞好苗木分级,以减少林分内单株分化程度,提高单位面积木材产量。 (5)栽植密度。作为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一般每亩栽植111株(2m×3m)。立地条件好的地方可适当稀植,如每亩89株(2.5m×3m)、74株(3m×3m)等。 (6)造林整地。提倡穴垦,严禁全垦,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有植被,以保持水土。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宜采用大穴整地,其规格为60cm×60cm×50cm,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宜采用中穴整地,其规格为50cm×50cm×40cm。如栽植两年生的大苗,穴的规格为80cm×80cm×60cm。 (7)科学施肥。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每株施基肥(饼肥或复合肥)0.5kg,在四纪红壤地区每株施肥量为0.5kg饼肥或复合肥再加0.5kg钙镁磷肥。追肥视林木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情况而定。 (8)抚育管理。一般在造林当年5月、9月各抚育1次(刀抚加蔸抚),第2年5月、9月再各抚育1次,如有必要,第3年5月还需抚育1次。 (9)病虫害防治。一般很少发生病虫害,如发现有桤木叶甲、剌蛾等害虫大面积危害时,应及时防治。
当天、第二天,都可放在水里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