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樱桃砧木及品种选择
世界上约有2000个大樱桃的品种,生产上应用较广泛的约100余个,这些品种大多是在漫长的栽培过程中通过选择获得的古老品种,其中许多老品种至今仍然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大紫和那翁等。我国的大樱桃栽培历史约有120余年左右,规模化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收集到的品种150个左右。而育种工作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60年代,目前,培育出的红灯、红蜜、龙冠、秦樱一号等品种已成为我国樱桃生产中的主栽品种,陆续引入的美早、早大果、先锋、拉宾斯、艳阳、雷尼尔、萨米脱等国外品种,都能很好的适应我国的气候条件。为我国樱桃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在生产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注意了品种的选择,而忽视了砧木对樱桃适应性的影响;盲目引进国外品种,不加试验和选择的推广;樱桃设施化栽培的发展力度不够等等,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大樱桃产业化持续健康的发展,给生产上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品种和砧木的选择要坚持先试验示范,因地制宜选择适于当地栽植的品种和砧木,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当地自然条件优势,形成特色,建立产业基地。 一、品种选择
1、早熟品种 适宜在早春气温回升快、无晚霜危害地区栽培。如陕西关中、陕南盆地及其它内陆省、自治区适于栽培樱桃的地区,在这些地区栽培早熟甜樱桃,可以更好的发挥其成熟早的优势,提早上市,在品种选择时,只要品质达到中等以上即可,主要注意成熟期,对果实性状、色泽要求不高。
目前对国内选育及国外引进的早熟优良品种部分介绍如下: 秦樱1号 甜樱桃品种1998年由陕西省果树研究所樱桃课题组最初发现,从波兰特品种的自然芽变优株经无性繁殖选育而来,属自然突变种。“秦樱1号”果形为心型,5月上旬成熟,成熟期比红灯早7-10天,果实紫红色,单果重8克左右,味甜,汁多,异花授粉,较抗裂果病(自花不实)。 红 灯 1994年由山东果树所引入铜川,果实肾形,平均单果重9.6克,最大果重可达11克,果个大小整齐。果面底色黄白,着色后为深红至紫红色,色泽鲜艳,富有光泽,果肉肥厚,硬度中等,多汁,风味甜酸,口感好,半离核,品质极佳,铜川5月上旬成熟(自花不实)。 布鲁克斯 美国品种。果特大型,扁圆形,皮色鲜红,果肉紫红色,风味极甜。平均单果重9.4克,最大13克。显著特点是早熟、大果、短柄、色紫、肉硬、味甜、丰产,适合大棚栽培。可食率93.8%。耐贮运,比红灯晚熟3天,花期同红灯,需配置授粉树(自花不实)。 龙 冠 2001年由郑州果树所引入铜川。果实宽心脏形,平均单果重8.3克。果皮全面呈宝石红,充分成熟后为浓红色,亮泽艳丽。果肉及汁液紫红色,汁液中多,酸甜可口,风味浓郁。半离核可食率为90.8%,品质上等,铜川5月中旬成熟,成熟期较为一致(自花结实)。
2、中熟品种 是目前生产上上量较大的类型,易与温暖地区的晚熟品种和冷凉地区的早熟品种成熟相近,市场竞争激烈。中熟品种对栽培地点无特殊要求,我国广大樱桃适栽区都可栽培中熟品种。实际生产中应着重选择优质品种(如粒大、色艳、抗裂果)栽培,着眼于提高果品质量。在春季升温快的地区可作中晚熟品种栽培,错开大量上市时间,实现大樱桃市场平稳供应,主要优良品种如下: 拉宾斯 加拿大品种。1994年由山东烟台果树所引入铜川。果实宽短心脏形或近圆形,单果重8.8克,最大达12.6克。果面鲜红色,色泽艳丽,肉质肥厚,硬脆多汁,味甜可口。半离核,可食率为96.1%。果实硬度大,抗裂果,品质佳。铜川5月下旬成熟。耐运输,常温可贮藏10~15天。花粉量大,可以为大多数品种作授粉树(自花结实)。 斯坦拉 加拿大品种,1994年由山东烟台果树所引入铜川。 果实心脏形,平均单果重7克,最大果重为10.1克。果面底色为淡黄色,成熟后深红色至紫红色,肉质硬脆。汁中多,风味酸甜,半离核,可食率为94.7%,铜川5月下旬成熟,极耐贮运,品质较佳(自花结实,是优良授粉树)
3、晚熟品种 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剧变影响,干旱、水涝引起大量落果,果实发育期间易遭雨或冰雹,造成裂果和砸伤。由于果实发育期长,鸟兽害较重,生产成本高,所以晚熟品种适于雨季来临较晚,冰雹等自然灾害少,鸟兽危害较轻的地区。选择品种时要选择抗逆性强、病虫害轻、不裂果、不易落果的类型,以充分发挥其成熟晚期的优势,稳稳占据晚熟樱桃市场,实现高效益。
主要优良品种如下:
雷尼尔 美国品种,1994年由山东烟台引入铜川。果实宽心脏形,平均单果重9.2克,最大可达12克。黄色品种,阳面着鲜红色晕,外观艳丽。果肉黄白色,质地较硬,味甜,风味浓香,口感好,鲜食品质极佳。离核,核小,可食率94%。较抗裂果。铜川6月上中旬成熟(自花不实)。
艳 阳(Sunburst) 加拿大品种。果实肾形或宽心脏形,平均单果重13.12克。果实成熟后紫红色,有光泽,果肉玫瑰红色,果汁红色,核中大,可食率93.3%,酸甜适口,味道纯厚。果实发育期55天,属中晚熟品种。成熟期整齐,花粉量大,是较好的授粉树(自花结实)。
美 早 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美国引入我国,是一个果大、质优、肉硬、耐贮运、丰产的中早熟优良品种。果实个大,平均单果重9克左右。果形宽心脏形,大小整齐,顶端稍平。果柄特别短粗。果皮全面紫红色,有光泽,鲜艳。肉质脆而不软,肥厚多汁,风味酸甜可口,核圆形、中大,耐贮运。在山东地区6月15日左右果实成熟(自花结实)。
先 锋 加拿大品种,1994年由烟台果树所引入铜川。果实肾脏形或球形,平均单果重9.4克,最大果重10.6克。果皮底色黄白,着色后为浓红色,充分成熟后成紫红色。肉质硬脆,多汁,酸甜可口,风味佳。半离核,可食率为95%。铜川6月中下旬成熟,耐贮运,常温可贮藏10天, 50C条件下可放20天以上(自花结实率极高,花粉量大,优良授粉品种)。
红南阳 来源于日本。树势强健,生长旺盛,直立。萌芽率较高,成枝力较强,较丰产。果个特大,平均单果重12~13克。果实椭圆形,缝合线明显。果皮黄色,阳面鲜红色,外观艳丽。果肉硬而多汁,含糖14~16%,含酸0.55~0.60%,风味醇美可口,品质极优。果特大,色较美,风味醇厚,品质极优。
红手球 是日本培育的优良品种,结果早,丰产性好,果实扁圆形或短心脏形,果个大,平均单果重量10克以上,果皮全面浓红艳丽,口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20%以上,果肉硬耐贮运,是日前成熟期最晚的大果型品种,特别适合物候期较晚的地区发展。
甜 心 为加拿大育成的自花授粉品种,为先锋与新星杂交而成。平均单果重9.5g(克),果实红色,硬度高,风味好,极抗裂果。树形紧凑,树势中庸,早实性能高。在相同砧木条件下,树体大小仅为拉宾斯的60%,为矮化品种。该品种2006年引入本所。
二、砧木选择 砧木选择的适宜与否,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成为大樱桃栽培成败的关键。所谓“樱桃好吃树难栽”,难点在于适宜砧木的选择。适宜的砧木品种,首先要求与大樱桃嫁接亲和性好、繁殖容易、固地性好,对土地条件气候特点等有较强的适应性,对根癌有高度的抗性,还要求能够提高樱桃产量、品质、能使树体矮化,促进早结果等。 目前,我国利用的砧木资源中,有以下几种砧木适合各地栽植,各有其优缺点。
中 国 樱 桃 以中国樱桃中的一些品种、类型较适合在冬季不发生冻害的地区应用,如大叶型草樱桃俗称大青叶。其特点是:在疏松土地条件下,不易感染根癌病,易扦插、压条、繁殖,与大樱桃品种嫁接亲和力强,无小脚现象,植株生长发育健壮,但树体过于高达,挂果迟,不宜在设施栽培中应用。在粘质土地中易染根癌病,不耐涝。
马 哈 利 樱 桃 原产欧洲及西亚。是欧美各国广泛采用的甜樱桃和酸樱桃砧木,其特点是根系发达,固地性良好,抗风能力强,耐寒、耐旱、耐瘠薄,抗盐碱地,但不耐涝。适合在壤土或沙壤土中栽培,在黏重土地中生长不良,大量结果后,树易衰弱。马哈利砧木用种子播种繁殖,出苗率高,砧木苗生长旺盛,播种当年可嫁接,与大樱桃嫁接亲和力强,嫁接树结果早、产量高、果实大、抗逆性强。马哈利砧易被螆螬等地下害虫危害,应在幼虫出土期用甲基异硫磷等药剂灌根防治。
吉 塞 拉 系 列 原产德国,是一系列多亲本的种间杂种。现有17种,其中有5个类型嫁接甜樱桃后矮化效果明显。目前我国大樱桃栽培使用的吉塞拉6号及吉塞拉5号较为普遍。其对土地适应性较强,挂果早,嫁接后2-3年开始结果,和大多数大樱桃品种嫁接亲和、抗病、抗根癌、抗寒性极强,应用前景广阔。吉塞拉5号树体矮小,适于设施栽培,吉塞拉6号不如5号矮化,但耐涝耐旱。吉塞拉5号和6号一段采用扦插、组织培养的方法繁殖,吉塞拉系列在挂果后易出现“小脚”现象,应支撑和坑埋主干。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早衰。
Z Y - 1 中国农科院郑州的果树所1988年从意大利引进的甜樱桃半矮化砧木。其特点是根系发达,萌芽率及成枝率均高,抗寒、抗旱性强、根癌抗性一般,幼树生长较快,进入结果期后,树势明显下降。与大樱桃品种嫁接亲和力好,无小脚现象,结果期早,稳产、可适当发展。
Z Y - 3 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筛选的甜樱桃半矮化砧木,比ZY-1更矮化,结果早,嫁接树栽后第二年开花结果,耐涝、抗旱、适于各类土地栽植,抗根癌病,果实品质好。
毛 樱 桃 野生种、原产我国。灌木,萌蘖力强,枝粗而密,叶小、叶面有皱纹和绒毛,花白稍带红色,2-3朵簇生,果小有绒毛。果柄极短。本品种抗寒抗旱、对土壤适应性强,近年用作桃、李砧木具有明显矮化效果。主要作为绿化树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