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材 名】茖葱
【拉 丁 名】Allium victorialis L.
【别名】格葱,山葱,隔葱,鹿耳葱
【名称考证】茖葱(《唐本草》),格葱(《千金·食治》)、山葱(《唐本草》)、隔葱、鹿耳葱(《救荒本草》)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百合科植物
【药用部位】格葱的鳞茎。
【性味归经】《千金·食治》:“辛,微温,无毒。”入肺经。
【功效主治】辛散温通,芳香辟秽。治风寒感冒,呕恶胀满之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湖北、四川、甘肃、云南等地。
【古籍考证】出自《唐本草》《纲目》:“格葱,野葱也,山原、平地皆有之。生沙地者名沙葱,生水泽者名水葱。开白花,结子如小葱头,世俗不察胡葱即蒜葱,误指此为胡葱。”
【化学成分】主含甲基烯丙基二硫化物(Methyl allyl disu-lfide)、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i allyl disulfide)和甲基烯丙基三硫化物(Methyl allyl trisulfide),亦即其香气的来源;还含皂甙与糖:1一科斯糖(1一Kestose),新科斯糖。
【原生形态】茖葱多年生草本。鳞茎长椭圆形,鳞茎皮成丝网状。叶具长柄,长卵形或长椭圆形,全缘,质软而平滑,稍带粉白色;平行脉。花茎长30~60厘米:花小,绿白色乃至淡紫色,簇生于茎顶,成伞形花序排列;花被6;雄蕊6;子房上位,3室,花柱丝状,柱头小。蒴果,室背开裂;种子黑色。生于山野林荫、草甸。
【参考出处】《唐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