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 热门问题   ★ 精华问题   ★ 未回复问题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sunjing0809     提问时间: 2010/1/15 16:35:19
问题:
 

各位专家:您好!

请问邓恩桉在国内都有那些种?组培技术研究成果如何?谢谢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10/1/15 17:23:16

         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是一种耐寒的速生树种,根据近年来我国引种栽植情况,该树种能够适宜较高纬度栽植。在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福建北部等较高纬度区域已有引种栽植。在南亚热带区域引种该树种从相关报导获知,在20世纪80年代,广西南宁有引种栽植,已有单株开花结实报导,大面积开花结实尚未见报导。该树种相对于其它桉树树种,需要较长的营养期生长。在我国,该树种引种栽植结果,营养期生长长达十五年以上,至今虽然在许多地方引种栽植,但是未有报导引种地自给该树种种子。现今所用种子都由原产地澳大利亚进口,而原产地澳大利亚仅昆士兰、新威尔士两区域产该树种种子,种子市场供应紧张,价格昂贵,纯度较高的种子,平均售价高达7万元/kg,而每kg仅能培育苗木30-40万株,苗木的种子费用成本高达0.15-0.20元/株,目前每年要花巨额从澳大利亚购买该树种种子,增加了该树种的造林投资成本。该树种为异花授粉,在原产地为天然分布,种源相对较为混乱。在闽北引种栽植,其后代表现为较大的个体分化,不同个体生长与抗寒等性状差异都较显著。 邓恩桉具有良好的抗寒-速生性,但属于难生根树种,无性繁育难度较大,无论组织培养,还是扦插育苗,至今还不能应用于生产实践,虽然有些报导已成功培育出该树种无性系,但是生产实践中,并未见邓恩桉无性系苗木进行生产性栽植。培育无性系苗一直是该树种生产上的一大难题。无性繁殖技术措施是邓恩桉推广栽植的一大障碍,限制了该树种优良个体的推广栽植,使该树种的北移推广与高产潜力的开发受到约束。 邓恩桉实生苗栽植,经对不同年龄栽植的林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树种个体生长存在大的分化,从胸径、树高、材积结果分析表明,优良单株生长比较平均木,在胸径、树高方面差异可达100%以上;材积生长量则相差更远。根据所选优树比较,优树的材积是平均树的200%以上,最好的优株个体是平均树的400%以上。由于群体分化大,群体的平均生长量则明显的表现较差,林分的总体林相也显得不整齐,与其它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桉树相比,林分总生长量表现低得多,该树种实生苗栽植的生长效果不理想,未能较好的体现该树种的实际生长潜力,且导致整体林分材质下降。无性繁殖技术的研究,对该树种栽植的潜在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邓恩桉在较高纬度栽植的优株筛选研究已见报导,目前国内报导的邓恩桉优株筛选仅处于初步选择阶段,由于此前无性繁殖还未有有效的方法进行生产性苗木培育,而杂交育种因生活史较长还难于实施,前人所做的优株筛选,在生产上尚未能体现优株选择的实际应用价值。 为了缓解社会对木材与木质纤维的需求,桉树已为南方工业原料林的主要造林树种,并不断北移扩大栽植。因多数桉树不耐寒,限制了许多速生的桉种的北移栽植。邓恩桉在我国的适应性,表现为抗寒-速生,在向更高纬度引种推广,抗寒性是该树种选择的重要选择因子。所以邓恩桉在北移推广的优株筛选中,重点有三个部分内容,即速生性状,抗寒性状表现和无性繁殖技术措施,无性繁殖措施是解决选择目的的重要措施,若所筛选的优良性状不能有效地表达,所筛选的该树种优良性状则不能有效地被利用,该树种的潜能难以得到开发,对缓解社会需求矛盾产生重大障碍。 在福建省较高纬度的闽北建阳市,引种邓恩桉,本文分别对不同年龄的林分生长与冻害的适应性及所栽植的林分个体与群体表现进行研究分析,系统地探讨不同年龄林分的生长规律,应用所表现的林分生长规律与林木个体后代的基因重组与突变,对不同年龄引种栽植的邓恩桉林分进行突变个体的选择。采用每调查样本数不少于500株,或所选择的突变个体调查林分面积在4000m2以上的调查方法,以“t”检验的临界值为选择标准,选择适生性状良好的优良单株。在林木速生性状选择应用上,提出新的选择方法,并把该方法命名为“t”检验选择法,为本研究中首次提出。在林木优树选择方面,该方法较前人所提出的“11株标准木与5株优势木法”,具有更严密的理论与逻辑性,能较好地依据植物个体的突变,确定优树选择标准,避免了人为主观确定优树选择标准与环境所形成选择误差,解决了长期以来优树选择标准主观确定的问题。 无性繁殖是该树种北移栽植要解决的一重要技术难题,经过数年的反复试验,在扦插繁殖技术措施上取得一定突破,探讨得有效技术措施,诱导插穗形成高的愈伤组织,并分化不定根,对该树种的扦插生根机理做了探讨。利用所研究繁殖技术措施,初步建立不同优良单株无性系,所建立的不同优良单株无性系,主要以速生性状为指标选择的,而林木个体的抗寒性状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抗寒性状在初步选择上,以低温胁迫后的表现做为预选。电导率技术可定量测定林木的抗寒性,并已获得成功,本文采用不同优良单株与电导率技术,定量确定不同优良单株的低温临界温度。植物的抗寒性研究,前人在抗寒机理方面做了较深的探讨,取得相关研究成果,但对不同植物在不同区域抗寒适应性上,前人仅做了定性的探讨,尚未有人做定量的研究。本文首次提出,利用数学的极值分布模型与电导率技术,定量地说明不同树种在不同区域抗寒的适应性,把抗寒能力进行标准化定量。即把抗寒能力分为抗寒性差、一般抗寒与强抗寒等不同抗寒适应性,把该方法称作“抗寒性极端低温分布法”。利用抗寒能力标准化定量,复选优良单株,筛选抗寒-速生的优良单株,探讨了所筛选的抗寒-速生优良单株在该区域的适应性。本文首次提出,利用数学的极值分布模型与植物的半致死温度进行引种适应性决策,该方法对于以温度为主要限制因子的树种引种,具有快速决策与事前评价效果,在引种生产上,有较好的理论指导意义,并把该方法命名为“极端逆境反应法”。对优良能较准确地确定不同树种在不同区域的抗寒能力,定量地划分不同的抗寒能力,单株适宜推广的水平与起垂直分布的决策探讨,从理论上为该树种优良单株引种推广栽植做了事前评价,为减少生产应用的投资风险提供系统理论参考。本文对较高纬度北移推广引种的邓恩桉,从适应性生长到无性繁殖、抗寒--速生的优良单株筛选与林木育种理论等做了多方面的探讨,并提出林木育种方面三个新的应用理论观点,解决了林木育种在生产应用的问题,在林木育种理论研究与生产应用上具有较好的指导价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一年生的生长规律经定期观察,该树种在日最高气温达10℃以上开始萌芽。一般在3月初开始萌动,高生长在3—4月份较慢,5月份生长加快,5月下旬后及6、7、8月份进入生长第一高峰期,9月份生长量开始下降,10、11月形成第二生长高峰,11月下旬后生长急剧下降,不形成顶芽,属于全期生长类型。霜期低温胁迫,个体适应性不同,显示不同的抗寒能力。抗寒差的,表现为顶芽冻坏,停止生长;一般抗寒的表现为叶色变红,嫩叶、顶芽受冻;抗寒性好的,叶色不变,顶芽仍保持缓慢的生长势。胸径或地径生长规律基本一致,但胸径或地径生长在第二生长峰期生长量高于第一生长量,在一年生幼树中,胸径或地径生长主要表现在第二高峰期。当年生平均高生长量约为3.0m,地径平均生长量为3.0cm。 [2]邓恩桉实生苗造林,二年生在该区域生长,表现较大的群体分化,个体间高与胸径生长显示明显的分化。调查结果分析表明林分中林木个体胸径与树高生长呈正态分布。林木单株材积与高、胸径生长同样表现大的分化。所调查不同林分,高生长区间分别为2.7-10.4 m、2.9-10.8 m,极差分别达8.7 m、7.9 m;胸径生长区间分别为2.8-10.6 cm、2.5-10.9 cm,极差分别达7.8 cm、8.4 cm;林木单株材积在相同林分中的不同径阶的权重分布也呈正态分布。林木个体生长性状的早期分化表现个体遗传优势,对林木的优良性状的筛选有利,但高与胸径生长早期分化将影响该树种林分的整体生长量和材质。 [3]邓恩桉实生苗栽植三年生林分,群体生长表现与二年生林分生长表现基本一致相似,林木个体分化与二年生林分比较进一步加大。三年生林分,对于桉树短周期经营而言,林分进入重要的材积生长阶段,个体单株材积生长量增大,由于三年生林分的胸径、树高生长分化加大,单株材积生长分化变得突出。所调查不同林分,高生长区间为4.2-16.5 m,极差达11.3m;胸径生长区间为3.4-15.2cm,极差达11.8 cm;材积生长区间为0.0025-0.1213m3,极差达0.1188m3,在0.07-0.13 m3材积生长区间的株数,占所调查林分1.1%。在桉树个体生长中,高径比变化较大,可能存在胸径和树高不能同时入选。单株材积生长量是由胸径和树高的指数积,是生产经营的主要指标,可以用单株材积生长指标来调节。 [4]应用邓恩桉不同年龄林分生长性状的早期分化和林分中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的正态分布,进行林分突变个体的早期选择。突变个体选择,在引种区域,分别在不同年龄邓恩桉林分,以胸径、树高与材积三个主要生长因子做为选择指标,应用“t”检验选择方法确定突变个体的选择标准,进行突变个体选择。该方法较前人所研究的“11株标准木与5株优势木法”等,具有更客观的、适用性,解决了长期以来优树选择标准主观确定的问题。根据该方法,在闽北建阳市所引种1-4年生邓恩桉不同林分中,分别筛选得1年生6株,高生长在5.76m以上;2年生5株,高生长在8.8m以上,胸径8.93cm以上;3年生2株,高生长在15.03m以上,胸径14.12cm以上;4年生2株,高生长在16.59m以上,胸径15.63cm以上,显著高于各自林分相应的平均值,各平均值见表6-2。 [5]无性繁殖是该树种北移栽植要解决的一重要技术难题。该树种扦插繁殖的插穗生根属于愈伤组织分化不定根生根类型。采用正交设计,以药剂1、药剂2、NAA、6-BA、多维素与处理时间为处理因子,各处理因子按三水平,诱导插穗薄壁分生组织,使切口形成愈伤组织。经反复试验,获得以药剂1与药剂2为2水平、NAA为120ppm、6-BA为40ppm、多维素为20ppm与处理时间为1.5h的有效组合,能较好诱导插穗切口形成愈伤组织,并分化不定根。应用上述方法诱导愈伤组织,对1年生插穗切口形成愈伤组织形成率达80%以上,2年生插穗切口形成愈伤组织形成率达20-60%以上,3年生插穗切口形成愈伤组织形成率在15%以下,许多不能形成切口愈伤组织,更不能形成不定根。2年以上母株,应先对母株进行修枝,促萌后获取插穗。试验结果不定根分化率最高达30%,不定根分化能获得重复效果,但不定根分化率还有待于提高。同时表明,温度区间在25-30℃,湿度在80%,土壤中性为宜。适宜条件下,经上述方法处理,7天可明显看到切口愈伤组织。 [6]邓恩桉北移栽植,抗寒能力是该树种的主要限制因子。所筛选的优良单株抗寒性,因该树种生长表型的分化,抗寒性也不同。应用人工控制的制冷设备,按-1℃、-4℃、-7℃、-10℃、-13℃模拟自然低温胁迫处理不同优良个体,测定不同优良个体的半致死温度。在常温条件下,分别在8:00、10:00、12:00、14:00、16:00测定不同个体电导率的日变化,探讨不同优良个体的半致死温度与电导率的日变化的关系。应用引种区域的极端低温分布模型与不同优良个体半致死温度,定量确定不同优良个体在该区域抗寒的适应性。本文首次提出,定量地说明不同树种在不同区域抗寒的适应性,把抗寒能力应用定量进行标准化,把抗寒能力分为抗寒性差、一般抗寒与抗寒三个不同等级抗寒适应性,把该方法称作“抗寒性极端低温分布法”。解决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不同树种在不同区域抗寒适应性的模糊定性说明问题,定量衡量不同抗寒树种在不同区域的抗寒适应能力,能做好决策的事前评价,在生产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利用该方法对上述所选个体进行抗寒的适应性复选,结果认为在引种区域上限600米海拔栽植、金山-02、金山-03为强抗寒适应性,为一年生幼树;金山-04、金山-05、金山-06、金山-09、金山-11、金山-12、金山-15为一般抗寒性;而所选的金山-01、金山-07、金山-08、金山-10、金山-13、金山-14不适宜被推广,金山-02、金山-03宜建设无性系。 [7]不同抗寒的植物个体,在低温胁迫时,不同个体的生理反应表现一定的差异。按-1℃、-4℃、-7℃、-10℃、-13℃模拟自然低温胁迫处理不同优良个体,分别进行SOD酶活性、MDA含量、膜脂肪酸的不饱和度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抗寒优良个体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现差异,与上述所测得不同抗寒优良个体的半致死温度比较分析,有较为一致的试验效果。应用生理生化指标可以较好地反应植物个体的抗寒性,是研究抗寒机理的重要指标,但不能准确地反映不同个体的临界低温,只能定性地说明个体的抗寒性,在抗寒性优良性状筛选时,生理生化指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且能较准确反映生理物质的变化。 [8]植物的引种栽植受许多地理条件的限制,对不同的植物与不同的引种地,限制因子也不同。桉树北移栽植的限制因子是引种地的极端异常低温,引种地极端异常低温的分布状况决定了引种的可行性。经过研究,由作者本人、洪伟教授等首次提出的“极端逆境反应法”,在引种栽植中,进行邓恩桉引种与不同优良个体抗寒适应性决策,能够较好地进行引种的事前评价。应用建阳市历史不同时期的极端异常低温和邓恩桉的不同优良个体的半致死温度,决策不同优良个体在该区域适宜的垂直与水平分布,事前评价不同优良个体在该区域适宜栽植状况,克服了传统引种的事后评价所带来失败与损失,为优良个体无性系建设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回复专家:步兆东,回复时间:2010/1/15 19:36:57

邓恩桉-----耐寒桉树良种

     近年来,随着木材天然资源的减少和地球环境压力的加大,世界上利用人工林生产木材和木制品正呈迅速增加的趋势。在我国,随着国民环境和生态意识的加强,近年来也加大了对天然林的保护力度,使可从天然林中获得的木材资源量急剧下降,大家纷纷寄希望于速生丰产林来尽快弥补因此留下的木材资源缺口。      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人工林树种是松树和桉树,松树依然是最为广泛种植的树种, 而营建桉树林因为具有超群的速生性,正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据统计,桉树人工林已占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13%。中国的桉树人工林面积已超过110万公顷,桉树是目前中国最重要的速生丰产林树种之一,在华南地区,桉树已发展成一个新兴的产业,很多偏北省份也正在加大桉树的发展规模。     中国当前的桉树主发展区集中在以广东、广西和海南为主的华南地区,因为缺乏优良的耐寒品种,即使是在广东北部和福建等地,桉树也常常受到冬季低温的威胁,所以其它地区的发展规模都不大。因而,要充分发挥桉树的速生优势、有效扩大桉树的发展规模,选择耐寒树种是当务之急。在中国已经较为广泛推广的桉树中,尾叶桉及其杂交种非常速生,但耐寒能力差,只能在南部地区发展;蓝桉、亮果桉、多枝桉、溪谷桉等树种都较耐低温,但或生长表现差、或适宜的生长条件苛刻,很难大规模推广。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和测定,最近筛选出一个较优秀的耐寒树种:邓恩桉     1 邓恩桉简介邓恩桉(EuCahetus dunnii Maiden),在分类上属桉树属的双蒴盖亚属(subgenussymphyomyrtus)、蓝桉组(section Maidenaria)多枝桉系(series Viminales),形态特征和柳桉、巨桉相似。邓恩桉的天然分布区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北和昆士兰州东南的较小区域,目前在新南威尔士州的天然林面积约以对公顷,数量已不足82000株,在昆士兰州的面积和数量都更小。因为数量小,邓恩桉在澳大利亚已被看作濒危树种,其天然分布区大多被划入国家公园或保护区,被保护了起来。     邓恩桉的树体中等偏大,在开阔的生长条件下,分枝大而浓密。它的成熟植株可高达50米,树干通直,枝下高能达到30-35米。作为人工林栽培时,它的树干通直度比巨桉的还要好,而且分枝更细。它的木材的心材呈淡棕红色,边材的颜色和心材差异不明显。它的木质粗细中等而均匀,纹理直。成熟材的气干木材密度约为800 kg/m3。有部分邓恩桉的木材用作锯材。     因为速生且具有较好的耐霜冻的能力,邓恩桉在巴西、阿根廷和南非的高海拔地区很受欢迎,已发展成一个新兴的造林树种。     2.邓恩桉在我国     2.1生长速度     国家林木良种繁育基地于2002年10月种植示范林,在立地质量等级三类,以块状方式整地,初植密度2*4*6造林,初植苗木规格1.5m,2003年5月1日实地观测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4.1m、4.2cm,生长非常迅速,且在苗木生长追踪过程中未发现病害。在已报道的大部分测试试验中,都对邓恩桉的生长速度给与了很高的评价:广西柳州的试验林,在26个月生时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达到8.9m和7.7cm;而1991年在桂林营造的相同基因材料的试验林,50个月生时的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为13.1m和11.5cm,林分的年平均蓄积量达19.5m3/hm2;福建南平的邓恩桉造林后也表现得非常速生,6个月生的平均树高已达1.6m;在大部分试验点,其平均单株材积超过了巨桉、赤桉等基他所有参加试验的树种,且干形优良。     总的来说,邓恩桉的生长对立地要求较严格,随着立地质量的不同其生长 差异可能很大,一般认为:土壤肥沃、空气湿润的高丘和低山较能发挥其生长潜能。     2.2耐寒能力     邓恩桉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不但因为它有良好的速生性,更因为它有相当强的耐寒能力。在南京的观测发现:邓恩桉幼苗在遭受有为端低温为零下7度的寒潮侵袭后(降温幅度10-11度,低温持续2天),仅出现叶片边缘及少量嫩芽受冻的国度寒害,受害率为60%。广西桂林的子代测定林定植后5个月,当地出现降雪,最低温度低至零下4度,冰冻持续5天,试验林安然无恙,而同时种植植的尾叶桉地上部分全部冻死。福建南平的邓恩桉试验林在1999年12月遭受罕见的特大寒潮龚击,出现零下7-6度的极端低温,寒流龚击第一天的降温幅度在15度以上,零下5-7度的低温持续了4天,零度以下的低温则持续7天,当时树龄为1.5年的邓恩桉严重受害,部分植株被子完全冻死,约三分之二受不同程冻害。     总结各地的寒害纪录,可以初步判断,邓恩桉的耐寒能力应至少决定于3个方面因素:树龄、极端低温和低温持续时间。2年生以下的细林的耐寒能力明显弱于成林,但持续时间在5天以内、极端气温在零下5度以上的低温,对它是安全的,而对超出此范围的温度它很敏感;如果低温持续时间短,它能忍耐的温度还可低些;成林可忍耐的极端低温更低、时间也更长。     2.3其它特点:     多处的试验都发现:邓恩桉幼林有很强的耐旱能力。广西和湖南的试验林均在定植后约1个月遭遇大旱,高温和干旱持续40天至2个月,各试验林却均保持了很高的成活率(90%)以上,并且生长旺盛。但国内要繁殖邓恩桉恐怕不容易,因为各试验点普遍反映:邓恩桉难于开花结实,到目前为止(10年生左右)还未见有邓恩桉开花的报道。不幸的是,它的无性繁殖也很困难,无论是组织培养还是扦插,生根率都很低。     2.4木材性质和用途:     很多国家引进邓恩桉都是看重它的耐寒能力,希望能在冬季较为寒冷的地方推广,成为巨桉的替代树种。而巨桉的主要用途是作纸浆材,只少量用作锯材。在邓恩桉栽培历史稍长的国家,都已开始了对它的利用,因为邓恩桉目前最主要的用途仍然是纸浆材,所以对它的纸浆造纸性能的研究很深入,而对它的木材加工性能了解不多。     木材密度:邓恩桉作为纸浆材的密度非常理想,因为它既保证了良好的纸浆性能,又有罗高的绝对值,使每吨纸浆的木材消耗量较低。邓恩桉的木材密度大于巨桉,而且材性总体优于巨桉,而且,从绝对数值来看,它的木材密度在还生桉树中也是较高的。正因为邓恩桉的木材密度的优势,所以,虽然巨桉比邓恩桉的材积生长快,两者单位面积上的纸浆生产能力却是几乎相同的。     2.5纸浆造纸性能。     从纤维长度来看,以邓恩桉4年生的纤维长度在0.6mm之间,邓恩桉的纤维在所有树种中是较长的,它的纸浆的抗张强度、撒裂度也是最大的;抄成纸面后纸张的运行性、可加工性,适应性均好于其他树种。所以从制浆造纸的角度来看,邓恩桉是桉树中不可多得的优良树种。     2.6其他用途     邓恩桉木材红色,材质较优,澳大利亚有的地方已成功地将邓恩桉用作锯材,进行了实木加工利用,他们对邓恩桉人工林的锯切和干燥试验表明:它适合用作实木加工材。     3.小结:     邓恩桉因为具备速生性、耐寒性和良好的木材性质,正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从国内外的生长数据来看,邓恩桉的适宜的立地上的生长速度很快,国外的年生长量能达到34m3/hm2,国内也能达到19.5m3/hm2,但应注意邓因桉生长对立地有一定的要求,应选择土层厚、水肥条件较好的立地种植,否则就很难发挥它的速生潜力。邓恩桉的耐寒能力较强,苗期和幼树有把握忍受的最低温度是零下5度,随着树龄的增长耐寒能力也会更强。和大部分桉树相比,邓恩桉的木材密度是较高的,一般5年生以上都可超过500kg/m3,高于同龄的巨桉。从纸浆材的角度来看,邓恩桉的木材密度适中、制浆得率高、强度性能好、制浆化学品消耗低,而且用邓恩桉制造的纸张的性能优秀,是不可多得的优良纸浆材树种。另外大多数研究都认为邓因桉的树皮偏厚,它的枝干较脆弱,不耐风吹和雪压,推广时都应引起注意。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10/1/15 20:22:35

http://cache.baidu.com/c?m=9f65cb4a8c8507ed4fece763105392230e54f7396083804068d4e419cf790d160331bde665351770d1c66b6776fc081efeb56b32610c37c79cdff93acabae23f5f8c3040750b873105a413b8bf4532c050872cecb86eecad813584d9d0c4de2444bc52120ef6e7fa5b1763cf&p=882a9542818314fc57e9c3275b55&user=baidu

关于邓恩桉组培育苗技术,请您登陆网站,并与他们取得联系。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10/1/15 20:25:08

也可查阅下面这篇文献:

 

邓恩桉的组培技术

【摘要】:以茎段为外植体 ,通过 3种基本培养基和 9种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组合的对比试验 ,筛选出继代培养基为改良MS+0 5mg/L 6 —BA +0 3mg/LNAA ,生根培养基为B2 +0 8mg/LABT1号生根粉。移栽基质以泥炭或碎木屑为佳。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10/1/17 9:32:07

耐寒桉树良种--邓恩桉

1 邓恩桉简介

邓恩桉(EuCahetus dunnii Maiden),在分类上属桉树属的双蒴盖亚属(subgenussymphyomyrtus)、蓝桉组(section Maidenaria)多枝桉系(series Viminales),形态特征和柳桉、巨桉相似。邓恩桉的天然分布区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北和昆士兰州东南的较小区域,目前在新南威尔士州的天然林面积约以对公顷,数量已不足82000株,在昆士兰州的面积和数量都更小。因为数量小,邓恩桉在澳大利亚已被看作濒危树种,其天然分布区大多被划入国家公园或保护区,被保护了起来。
    邓恩桉的树体中等偏大,在开阔的生长条件下,分枝大而浓密。它的成熟植株可高达50米,树干通直,枝下高能达到30-35米。作为人工林栽培时,它的树干通直度比巨桉的还要好,而且分枝更细。它的木材的心材呈淡棕红色,边材的颜色和心材差异不明显。它的木质粗细中等而均匀,纹理直。成熟材的气干木材密度约为800 kg/m3。有部分邓恩桉的木材用作锯材。
    因为速生且具有较好的耐霜冻的能力,邓恩桉在巴西、阿根廷和南非的高海拔地区很受欢迎,已发展成一个新兴的造林树种。
    2.邓恩桉在我国
    2.1生长速度
    国家林木良种繁育基地于2002年10月种植示范林,在立地质量等级三类,以块状方式整地,初植密度2*4*6造林,初植苗木规格1.5m,2003年5月1日实地观测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4.1m、4.2cm,生长非常迅速,且在苗木生长追踪过程中未发现病害。
在已报道的大部分测试试验中,都对邓恩桉的生长速度给与了很高的评价:广西柳州的试验林,在26个月生时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达到8.9m和7.7cm;而1991年在桂林营造的相同基因材料的试验林,50个月生时的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为13.1m和11.5cm,林分的年平均蓄积量达19.5m3/hm2;福建南平的邓恩桉造林后也表现得非常速生,6个月生的平均树高已达1.6m;在大部分试验点,其平均单株材积超过了巨桉、赤桉等基他所有参加试验的树种,且干形优良。
    总的来说,邓恩桉的生长对立地要求较严格,随着立地质量的不同其生长 差异可能很大,一般认为:土壤肥沃、空气湿润的高丘和低山较能发挥其生长潜能。
    2.2耐寒能力
    邓恩桉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不但因为它有良好的速生性,更因为它有相当强的耐寒能力。在南京的观测发现:邓恩桉幼苗在遭受有为端低温为零下7度的寒潮侵袭后(降温幅度10-11度,低温持续2天),仅出现叶片边缘及少量嫩芽受冻的国度寒害,受害率为60%。广西桂林的子代测定林定植后5个月,当地出现降雪,最低温度低至零下4度,冰冻持续5天,试验林安然无恙,而同时种植植的尾叶桉地上部分全部冻死。福建南平的邓恩桉试验林在1999年12月遭受罕见的特大寒潮龚击,出现零下7-6度的极端低温,寒流龚击第一天的降温幅度在15度以上,零下5-7度的低温持续了4天,零度以下的低温则持续7天,当时树龄为1.5年的邓恩桉严重受害,部分植株被子完全冻死,约三分之二受不同程冻害。
    总结各地的寒害纪录,可以初步判断,邓恩桉的耐寒能力应至少决定于3个方面因素:树龄、极端低温和低温持续时间。2年生以下的细林的耐寒能力明显弱于成林,但持续时间在5天以内、极端气温在零下5度以上的低温,对它是安全的,而对超出此范围的温度它很敏感;如果低温持续时间短,它能忍耐的温度还可低些;成林可忍耐的极端低温更低、时间也更长。
    2.3其它特点:
    多处的试验都发现:邓恩桉幼林有很强的耐旱能力。广西和湖南的试验林均在定植后约1个月遭遇大旱,高温和干旱持续40天至2个月,各试验林却均保持了很高的成活率(90%)以上,并且生长旺盛。
但国内要繁殖邓恩桉恐怕不容易,因为各试验点普遍反映:邓恩桉难于开花结实,到目前为止(10年生左右)还未见有邓恩桉开花的报道。不幸的是,它的无性繁殖也很困难,无论是组织培养还是扦插,生根率都很低。
    2.4木材性质和用途:
    很多国家引进邓恩桉都是看重它的耐寒能力,希望能在冬季较为寒冷的地方推广,成为巨桉的替代树种。而巨桉的主要用途是作纸浆材,只少量用作锯材。在邓恩桉栽培历史稍长的国家,都已开始了对它的利用,因为邓恩桉目前最主要的用途仍然是纸浆材,所以对它的纸浆造纸性能的研究很深入,而对它的木材加工性能了解不多。
    木材密度:邓恩桉作为纸浆材的密度非常理想,因为它既保证了良好的纸浆性能,又有罗高的绝对值,使每吨纸浆的木材消耗量较低。邓恩桉的木材密度大于巨桉,而且材性总体优于巨桉,而且,从绝对数值来看,它的木材密度在还生桉树中也是较高的。正因为邓恩桉的木材密度的优势,所以,虽然巨桉比邓恩桉的材积生长快,两者单位面积上的纸浆生产能力却是几乎相同的。
    2.5纸浆造纸性能。
    从纤维长度来看,以邓恩桉4年生的纤维长度在0.6mm之间,邓恩桉的纤维在所有树种中是较长的,它的纸浆的抗张强度、撒裂度也是最大的;抄成纸面后纸张的运行性、可加工性,适应性均好于其他树种。所以从制浆造纸的角度来看,邓恩桉是桉树中不可多得的优良树种。
    2.6其他用途
    邓恩桉木材红色,材质较优,澳大利亚有的地方已成功地将邓恩桉用作锯材,进行了实木加工利用,他们对邓恩桉人工林的锯切和干燥试验表明:它适合用作实木加工材。
    3.小结:
    邓恩桉因为具备速生性、耐寒性和良好的木材性质,正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从国内外的生长数据来看,邓恩桉的适宜的立地上的生长速度很快,国外的年生长量能达到34m3/hm2,国内也能达到19.5m3/hm2,但应注意邓因桉生长对立地有一定的要求,应选择土层厚、水肥条件较好的立地种植,否则就很难发挥它的速生潜力。邓恩桉的耐寒能力较强,苗期和幼树有把握忍受的最低温度是零下5度,随着树龄的增长耐寒能力也会更强。和大部分桉树相比,邓恩桉的木材密度是较高的,一般5年生以上都可超过500kg/m3,高于同龄的巨桉。从纸浆材的角度来看,邓恩桉的木材密度适中、制浆得率高、强度性能好、制浆化学品消耗低,而且用邓恩桉制造的纸张的性能优秀,是不可多得的优良纸浆材树种。另外大多数研究都认为邓因桉的树皮偏厚,它的枝干较脆弱,不耐风吹和雪压,推广时都应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