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 热门问题   ★ 精华问题   ★ 未回复问题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苹果     提问时间: 2009/12/29 10:32:32
问题:
 

各位专家好,我需要一些山东东营盐碱地的基本资料及改良方法等,如果提供十分感谢!

 

回复专家:步兆东,回复时间:2009/12/29 12:56:26

该方法将要改良的盐碱地变成了渠地和垅台交替的土地;在渠地上均匀铺上一层3~3.5厘米厚的细游沙或砂质黄土,铺锯末、碎草1~1.5厘米厚,耕地深度5~15厘米,不宜过深;浇水时水灌满渠地,尽量不让水灌上垅台为止;选择耐盐碱优良玉米品种,种植或种植高秆牧草也可以;幼苗长出后,按传统中耕管理进行;种子收割后,秸秆还田;第二年地的耕作:铺沙2~5厘米厚,锯末、碎草1~3厘米厚,再适量施一些农家肥,其余同第一年的耕种;第三年地的耕作:机耕时,将地两边的垅台各取1/8宽为地,这样渠地增加,其它重复第二年的耕种;第四至第六年地的耕作:重复第三年的耕作法;经过六年整片盐碱地改良完毕。本发明可以将盐碱地变成良田,从根本上治理盐碱地。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12/29 13:02:20

http://news.china-flower.com/paper/papernewsinfo.asp?n_id=195780

这里面有一则报道,可供您参考。您还可以直接与项目主持单位联系咨询。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12/29 13:04:00

如何唤醒沉睡的盐碱地资源
  

黄河三角洲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但大部分土地为盐碱地,发展农业先天条件不足。目前,我国的盐碱地改良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受到资金和规模等因素制约,还无法开展大规模应用。如能大面积推广,唤醒沉睡的盐碱地资源,将会对我国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土地资源丰富

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拥有未利用地810万亩,同时黄河还在以每年约1.5万多亩的成陆速度继续向渤海湾淤长,其中东营市就有450余万亩,万亩以上成片土地335万亩,是我国东部沿海后备土地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但盐土及盐化潮土面积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56.5%,耕地面积中80%多为中低产田。

据东营市科技局的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治理,黄河三角洲有部分盐碱地可以成为耕地,其中仅东营市就有130万亩荒碱地可形成耕地。经过多年的探索,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改良比较认可的有三种方法:即上农下渔、明沟排碱和暗管排碱,目前效果最好的是暗管排碱技术。

1999年以来,胜利油田在东营创建的以暗管排碱为核心的外控内排和生物工程跟进的系统技术,在改碱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通过从荷兰引进暗管排碱技术和设备,经过消化、吸收,形成了一套适宜当地重盐碱地和低产田改良及根治的系统工程技术。这项技术既节约土地和淡水资源,又有利于机械化作业,优于其他传统改碱措施,已经具备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条件。

近几年,胜利油田在东营每亩投资1000多元,将10万亩寸草不生的重盐碱地改造成良田,把两万多亩低产田改造成了高产田。经过改造的土地种植棉花等作物产量逐年提高,低产田可当年见效,有苗率从四成提高到八成;重盐碱地第一年脱盐,种植棉花第二年亩产籽棉100多公斤,第四年以后基本稳定在200公斤以上。其中胜利油田孤东项目区棉花单产已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排碱技术成本高阻碍大面积推广

在采访中,东营市和滨州市农业、科技等部门的负责人表示,虽然目前排碱技术比较成熟,但由于成本较高,盐碱地改良的发展不如预期。东营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目前,三种排碱方法都在使用,但由于成本太高,都没有大面积推广。”

据介绍,暗管排碱技术目前是最有效的排碱方法,排碱工程实施后,通过控制地下水位,降低土壤的毛细上升,抑制返碱,利用灌溉或降雨淋洗,在一两年内使土壤迅速脱盐,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壤的盐碱危害。同时,由于大量的排渠被暗管所代替,可增加耕地面积8%至11%。排碱暗管埋于地下,维护简单,相对于明沟排碱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清淤,维护费用大大降低。

据东营市科技局局长孙波介绍,暗管排碱技术推广的最大问题是成本较高,目前每亩成本1000多元,而且成套设备从荷兰进口,需要大面积机械化作业,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

孙波介绍说,目前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主要采用的是上农下渔技术,即挖池为塘,筑成两米高的台田,台上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塘中发展淡水养殖业。这种模式成本较低,且把发展农业和淡水养殖业相结合,为农民增收起到重要作用。上农下渔成本为每亩600元左右,相对暗管排碱要低,但其劣势是,台田的土质松软,容易被雨水冲垮。

近几年,东营市每年治理荒碱地20多万亩,建设标准化粮田。到目前为止,已开发土地治理项目330万亩,投资近7亿元,其中山东省配套资金开发项目7000万元以上。

记者了解到,虽然排碱技术比较成熟,但由于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在推广中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开发利用应纳入国家规划

部分专家认为,胜利油田的暗管排碱系统技术不仅适宜于黄河三角洲,而且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盐碱地改良具有重大意义。我国东部黄淮海冲积平原沿海有2000多万亩未开发的盐碱地,还有几千万亩因盐碱造成的中低产田。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低,土地后备资源多,开发潜力大,万亩以上集中连片土地多,宜于水利工程、治盐工程的规模化实施和农业产业的规模布局,有望发展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的示范样板。

也有专家建议,应加快制订黄河三角洲乃至我国东部沿海盐碱地改良和综合利用规划。黄河三角洲、苏北沿海和环渤海地区是我国人少地多、后备土地开发最具潜力的地区。建议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做好东部沿海盐碱地开发和综合利用规划,并将其纳入国家规划之中。(张晓晶 邓卫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回复专家:步兆东,回复时间:2009/12/29 14:30:08

盐碱地改良与施肥方法

        中国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各种滨海盐土(如沿海滩涂地),盐分主要来源于海水、高盐浓度的地下水及蒸发作用导致的表土积盐。

    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土壤呈碱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碱土是指含碳酸盐或重磷酸盐的土壤,pH值较高,土壤呈碱性,盐碱土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作物不易促苗。盐碱土的施肥原则是以施有机肥料和高效复合肥为主,控制低浓度化肥的使用。有机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对土壤中的有害阴、阳离子起缓冲作用,有利于发根、促苗。高浓度复合肥无效成分少,残留少,但化肥的用量每次也不能过多,以避免加重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施过化肥后应结合灌水,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盐碱地的改良方法如下:

    洗盐。洗盐就是把水灌到盐碱地里,使土壤盐分溶解,通过下渗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中或淋洗出去,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

    平整土地。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匀下渗,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状盐渍化。

    深耕深翻。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为地表层多,下层少,经过耕翻,可把表层土壤中盐分翻扣到耕层下边,把下层含盐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翻耕能疏松耕作层,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有效地控制土壤返盐。盐碱地翻耕的时间最好是春季和秋季。春、秋是返盐较重的季节。秋季耕翻尤其有利于杀死病虫卵,清除杂草,深埋根茬,加强有机质分解和迟效养分的释放,所以值得提倡。

    适时耙地。耙地可疏松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水向地表输送盐分,起到防止返盐的作用。耙地要适时,要浅春耕,抢伏耕,早秋耕,耕干不耕湿。

    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盐碱地一般有低温、土瘦、结构差的特点。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腐殖质,能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并可和碳酸钠作用形成腐殖酸钠,降低土壤碱性。腐殖酸钠还能刺激作物生长,增强抗盐能力。腐殖质可以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从而使孔度增加,透水性增强,有利于盐分淋洗,抑制返盐。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一方面可以中和土壤碱性,另一方面可加速养分分解,促进迟效养分转化,提高磷的有效性。因此,增施有机肥料是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此外,化肥对改良盐碱的作用也受到人们重视,化肥给土壤中增加氮磷钾,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了作物的耐盐力。施用化肥可以改变土壤盐分组成,抑制盐类对植物的不良影响。无机肥可增加作物产量,多出秸秆,扩大有机肥源,以无机促有机。

    当然,盐碱地施用化肥时要避免施用碱性肥料,如氨水、碳酸氢铵、石灰氮、钙镁磷肥等,而应以中性和酸性肥料为好。硫酸钾复合肥是微酸性肥料,适合在盐碱地上施用,且有改良盐碱地的良好作用。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9/12/29 16:25:55

http://www.312green.com/information/%D1%CE%BC%EE/detail-5125.html

黄河下游大堤植树种草 绿化攻克盐碱难题 长期以来,黄河下游大堤土质含盐碱量高、难以绿化的难题,今年被山东东营黄河河务部门攻克。近日,经绿化验收表明,过去一些植物难以生长的黄河堤段,今年栽种的草木成活率达到80%以上。

据了解,在黄河大堤上植树种草,是保持堤防水土,加固大堤安全的重要措施。黄河最下游属退海之地,修筑的大堤多是盐碱土质。多年来大堤绿化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由于缺乏植被保护,大堤安全成为一个隐患。

为解决这一难题,今年以来,在山东省林业科研部门的协助下,东营黄河河务部门引进了一批耐盐碱的树种、草种,从中进行优选,并探索相应的抗盐碱栽种技术。通过选择比较,高羊毛草、狗牙根草等对盐碱环境适应性强,出芽率高,生长密实而旺盛,对堤坡发挥了很好的防护作用;红花槐、白蜡、美国黑杨等树种抗盐碱性能较好。在植树技术上,根据水盐运动原理,探索出了树根提前浸泡、微肥、营养缓释造林技术和土壤改良技术,植树成活率均在八成以上。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9/12/29 18:44:45

山东东营农业局土肥站联系咨询。
 

回复专家:吴海勇,回复时间:2009/12/30 15:45:43

盐碱地改良与施肥方法

2007-04-18 信息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视力保护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中国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各种滨海盐土(如沿海滩涂地),盐分主要来源于海水、高盐浓度的地下水及蒸发作用导致的表土积盐。

    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土壤呈碱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碱土是指含碳酸盐或重磷酸盐的土壤,pH值较高,土壤呈碱性,盐碱土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作物不易促苗。盐碱土的施肥原则是以施有机肥料和高效复合肥为主,控制低浓度化肥的使用。有机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对土壤中的有害阴、阳离子起缓冲作用,有利于发根、促苗。高浓度复合肥无效成分少,残留少,但化肥的用量每次也不能过多,以避免加重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施过化肥后应结合灌水,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盐碱地的改良方法如下:

    洗盐。洗盐就是把水灌到盐碱地里,使土壤盐分溶解,通过下渗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中或淋洗出去,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

    平整土地。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匀下渗,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状盐渍化。

    深耕深翻。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为地表层多,下层少,经过耕翻,可把表层土壤中盐分翻扣到耕层下边,把下层含盐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翻耕能疏松耕作层,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有效地控制土壤返盐。盐碱地翻耕的时间最好是春季和秋季。春、秋是返盐较重的季节。秋季耕翻尤其有利于杀死病虫卵,清除杂草,深埋根茬,加强有机质分解和迟效养分的释放,所以值得提倡。

    适时耙地。耙地可疏松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水向地表输送盐分,起到防止返盐的作用。耙地要适时,要浅春耕,抢伏耕,早秋耕,耕干不耕湿。

    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盐碱地一般有低温、土瘦、结构差的特点。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腐殖质,能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并可和碳酸钠作用形成腐殖酸钠,降低土壤碱性。腐殖酸钠还能刺激作物生长,增强抗盐能力。腐殖质可以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从而使孔度增加,透水性增强,有利于盐分淋洗,抑制返盐。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一方面可以中和土壤碱性,另一方面可加速养分分解,促进迟效养分转化,提高磷的有效性。因此,增施有机肥料是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此外,化肥对改良盐碱的作用也受到人们重视,化肥给土壤中增加氮磷钾,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了作物的耐盐力。施用化肥可以改变土壤盐分组成,抑制盐类对植物的不良影响。无机肥可增加作物产量,多出秸秆,扩大有机肥源,以无机促有机。

    当然,盐碱地施用化肥时要避免施用碱性肥料,如氨水、碳酸氢铵、石灰氮、钙镁磷肥等,而应以中性和酸性肥料为好。硫酸钾复合肥是微酸性肥料,适合在盐碱地上施用,且有改良盐碱地的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