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特性
泡桐(Paulownia spp.)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泡桐属植物。落叶乔木。树皮呈灰褐色至黑灰色,幼时平滑,老时纵裂。小枝粗壮,髓空,侧芽小;顶芽形成花序或越冬后枯死,假二叉分枝。单叶对生,叶大,苗期叶直径可达80cm以上,有长柄。聚伞圆锥花序,花蕾大,秋季形成,春季开花,花大,紫色或白色。种子小,两侧具有条纹的翅。花期4月,果期9~10月。
优良品种泡桐9501、9502、8516无性系具有以下特征:在12a的测定林中,9501平均单株材积比对照豫杂一号高45.7%,9502比对照高53%,8516比对照高8.9%,均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9501、9502为连续接干类型,8516为间歇接干类型。9501、9502树形挺拔,主干通直圆满,树高、主干高、接干高和接干材积都明显超过对照。其中,9501平均单株接干材积比对照高187.6%,9502比对照高195.2%,8516比对照高5.8%。3个新品种抗病能力都明显提高,8516是泡桐品种中少有的对丛枝病高抗品种。12a生的测定林中31个无性系平均发病率为64.4%,感病指数为0.2125,而8516感病指数为0,没有一株发病。对于重病区减轻丛枝病的危害有重要意义。材色淡白,容易脱色,是生产高档实木家具的重要指标。在3个品种中,9501白度值为40.76,比对照提高21.6%,达到了优质桐材所要求的颜色标准。
泡桐喜光;喜湿,忌水淹;耐盐碱;对SO2有抗性较差。深根性树种,土壤质地疏松、透气性好沙壤土和壤土最适泡桐生长。一般5~6a成材。
栽培要点
播种育苗 种子采收后置于通风、干燥处贮藏。种子千粒重0.2~0.4g。播前须施FeSO4 5kg/667m2,进行土壤消毒。用35~40℃温水浸种,直到冷却后,再继续浸种24h,然后捞出置于35℃温暖处进行催芽,温水冲洗1~2次/d,不断翻动,3~5d后部分种子开始发芽后,即可播种。播种期华北地区以4月上旬为宜。若用温床薄膜育苗,可提早到2月底或3月上旬。播前应灌足底水,待水分渗下后,撒播或条播,覆土厚度以微见种子为宜。播种量0.4~0.8kg/667 m2。产苗量0.4万~0.5万株/667m2,1a生苗高100cm。
埋根育苗 选择1a生幼苗或1~2a生幼树根作种根。选择大头粗度1.5~4.0cm根条,埋根在3月上旬进行,株行距80 cm×100cm,上端齐地面,填土踏实。当苗高10cm时,选留一个健壮萌条继续培育,除去其余萌条。6月底~8月下旬,苗木生长旺盛,每隔15d施10kg/667m2尿素或400~500kg/667m2人畜粪1次,并结合灌水抗旱,做好排涝。8月下旬以后停止追肥、浇水,以免苗木徒长。
留根育苗 起苗时,使2/5的根残留土内,可萌生新植株。起苗后松土,并结合平地施肥。春季要灌足水,留在土中的根系即可萌芽成苗。 埋条育苗 在雨季选择健康的枝条,按一定的穴距挖成7~8cm沟,将枝条埋入沟中,露出叶部和生长点,浇水后覆土。
造林方法 泡桐落叶至发芽前均可移植,要深掘浅种,丰产林造林株行距5m×6m;农桐间作造林株行距5m×10m、5m×20m 、5m×30m,行道树株距5 m 。9501、9502无须人工接干。
人工接干 泡桐接干方法已研究出了平茬接干法、钩芽接干法、剪梢接干法、目伤接干法和平头接干法等5种人工接干方法。此外还研究出了连年接干法、去顶抹芽接干法、单芽接干法、干顶粗环状剥皮接干法、人工摘除侧枝接干法、接顶接干法、抹芽截梢辅助泡桐当年接干法、顶芽接干法、斜截接干法、低干树接干法等。平茬接干法适于1a生苗,接干时间在整个休眠期,主要技术环节是对茬口高度和平滑度的控制,要求较好的立地条件,较适宜的树种为毛泡桐和兰考泡桐;钩芽接干法适于2a生树,接干时间在接干枝下部未木质化前,关键环节是选芽和钩芽,较适宜的树种为白花泡桐、楸叶泡桐和兰考泡桐;剪梢接干法适宜树龄为1~2 a生,接干时间在春季萌发前,主要环节是选芽、剪梢抹芽和控制竞争枝,剪梢强度从顶芽向下5~6对斜接效果最佳,较适宜树种同钩芽接干法;目伤接干适宜树龄为3~5 a,接干时间在春季萌发前半个月左右,主要环节选芽目伤、截枝和疏枝,要求较好的立地条件,适宜树种为兰考泡桐;平头接干适宜树龄为2~3 a生,对立地条件要求不甚严格,适于泡桐属各种;抹芽接干原理在于各种促、控措施,从光照到营养方面保证了新培养主干突出上长,接干时间在定植当年春季进行;连年接干法可以解决非高干壮苗不能培育高干良材的问题,比平茬接干加快1a,比自然接干加快2a的速度。对于小规格泡桐苗木宜用抹芽剪梢法不宜用平茬接干法。目伤接干法与抹芽接干法相比,在接干长度方面前者大于后者,在接干处愈合圆满程度方面后者大于前者。目伤接干法与平头接干法相比,前者操作技术复杂,出芽的位置不定,但从径粗生长量来看,后者不如前者。接干后出现尖削度大的问题,一是可以通过修枝来调整,二是待主干长到既定要求高度时,可摘去新接干顶心,使其发生分枝,形成新的树冠,加速上部树干的粗生长。
适生范围
泡桐属北自辽宁南部、河北、陕西延安一线,南达广东、广西,东起台湾及沿海各省,西至甘肃岷山、四川大雪山及云南高黎贡山以东均有栽培。
主要种的特征及分布情况为:
兰考泡桐(P. elongata)高20m,华北;
白花泡桐(P. fortunei)长江流域和台湾;
楸叶泡桐(P. catalpifolia)高20m,华北;
毛泡桐(P. tomentosa)高15m,西北、东北南部、华北、长江流域;
山明泡桐(P. lamprophylla)河南西南、湖北西北;
川泡桐(P. fargesii)分布于西南;台湾泡桐(P. kawakamii)分布于华东、华南。
开发价值
环境价值 泡桐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发叶晚,落叶迟,枝叶稀疏,根系较深,适宜农桐间作,形成我国独具特色的华北平原农区农桐间作人工栽培群落,可以作为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叶片大而有毛,有的分泌黏液,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净化空气,抗SO2。
经济价值 泡桐具有生长快、分布广泛、材质优良,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最著名的速生优质用材树种之一,能在短期内提供大量的商品用材。泡桐是优良的软质实木家具和室内装修用材树种,材质轻,具有不易翘裂、不易变形、易加工、易雕刻、绝缘性能好、纹理美观、不易燃烧、容易干燥、耐磨、隔潮、耐腐、导音性能好等优点。它的叶和花是优良的肥料和饲料。
药用价值 泡桐根、叶、花、皮均可入药,用桐花制成的针剂可治疗肺炎、气管炎等症,根治肋骨疼痛、疮疡肿毒、红崩白带,果治支气管炎。
观赏价值 泡桐树形优美,花序大,色彩绚丽,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树成荫,是美化环境、绿化的好树种。山海关长城内外栽植的30a以上的毛泡桐,春季开放的蓝紫色的花朵和宽大的叶形,是东北游客崇尚的一道景观。
前景分析 华北地区有两个主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分别为泡桐和杨树。然而泡桐近几年发展处于低谷,一是泡桐丛枝病,二是泡桐的干形差,三是泡桐利用途径没有被拓宽,从而限制了泡桐的发展。丛枝病是泡桐的主要病害,影响泡桐的生长,特别对幼树危害严重,并导致泡桐幼树死亡,同时大量的泡桐丛枝病发生影响落叶后泡桐的美观。目前,尚无防治泡桐丛枝病的有效方法。泡桐新品种8516的推广对减少泡桐丛枝病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品种9501、9502对泡桐干形有较大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