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栽培技术规程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和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菘蓝多为栽培品种,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等功效。主治温毒发斑,痄腮,喉痹,大头瘟疫,丹毒痈肿(其叶为大青叶,功用相近)。
一、特征特性
本品茎直立高70—100厘米,板蓝根系深根作物,喜温暖气候,怕水浸,适应能力强,耐旱耐寒。适应在二高山以下地区种植。
二、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宜选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重粘土,低洼积水地不宜栽种,播种前一般先深翻土地25—30厘米,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整细耙平,作成宽2米,高20厘米的垄厢,四周开好排水沟,做到三沟配套。
2、选种:用种子直播,选择饱满的种子,去杂质,用水浸1小时,拌于种子2倍经过筛后的腐熟堆肥拌匀播种。
3、播种: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4月上中旬,秋播在8月下旬。播种方法:多采用条播,按行距33厘米,条幅14—20厘米,每亩播种2—3公斤,种后覆土2—3厘米的细土,一般播种后7—10天出苗。
4、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4月下旬出苗后进行第一次除草,6、7月各中耕除草一次,做到厢中无杂草。
(2)间苗定苗:苗高7厘米时,结合第一次除草,按株距1—2寸,间去密苗、弱苗,苗高10—14厘米时,按株距10厘米定苗,不足的应补栽。
(3)增施肥料:板蓝根要多施磷钾肥,才能获得高产,第一次除草定苗,亩施淡水粪40担,使幼苗生长健壮,6月第2次施肥,用猪、牛粪施于根部,若干旱施肥后浇水一次。
三、病虫害防治
板蓝根生长期间病虫害较多,防治不当会引起大面积减产。
1、霜霉病:主要危害叶柄和叶片,发病时叶背出现霜样的霉斑,随着病情的发展,叶色变黄,最后呈褐色干枯、死亡。防治方法:用40%的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喷雾,隔7天一次,连续3次。
2、菌核病:危害全株。基部叶片首先发病,然后向上发展,发病初期呈水渍状,后为青褐色,最后溃烂,在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生。防治方法:增施磷钾肥,雨季注意排水,花期每亩用20%的多菌灵4两兑水60公斤防治菌核病2次。
3、白锈病:发病初期,叶面出现黄绿色斑点,叶背长出一隆起,外表有光泽的白色浓疱状斑点,破裂后散出白色粉末状物,叶片成畸形,后期枯死。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1:1:120的波尔多液喷洒。
虫害有菜粉蝶,小菜蛾,5月起为害幼虫,亩用4.5%高氮菊脂2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
四、留种技术
留种有春播和秋播两种方法。春播留种,是在当年不挖根,待越冬后,来年4—5月收籽,秋播留种为第二年4—5月收籽,留种时选择生长健壮,籽粒发育饱满的植株采收,干燥而成。
五、采收与加工
春播后,可在每年的6月中旬或8月下旬收割叶子,在离地面2—3厘米处割去,干燥后即为大青叶,待到秋天在10月下旬,挖取地下根,去净泥土、芦头和茎叶,晒干即成,秋种的在第二年处署收,一般每亩产鲜根300—5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