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于30℃的陡山茶园产茶少、难管理、水土流失大,经济效益差,还林更有利于茶区生态。
2树龄45年左右的茶树多过成年期,又经多次台刈 更新,树势严重衰老,鲜叶质量差,加上品种混杂,多无改造价值,应下决心改换良种。
3稀蔬茶园产量低,土地利用率低,单位产量管理费用大,且水土易流失,应及时移棵补密,缺棵大的用苗补。
4长期使用化肥,土壤易板结,易破坏土壤营养平衡,出现缺素症。影响茶树生长;有机肥则营养元素齐全,它产生的CO2和有机酸等,能提高茶树的光合作用和根系的吸收;形成的腐殖质,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物理性状,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后效长不易流失,还能补充微量元素,因此茶园要特别注意深施增施有机肥。
5老茶树更新改造,要因树而异,合理掌握更新频率,切忌滥用重剪和台刈 ,以免茶树因人为而过早衰老,一般重修剪6年一次,台刈 10年一次,实际生产中主要根据树势状况而定。剪后要深耕施肥,要注意留养,头两年要以养为主,并做好定型修剪,培养健壮骨干枝和分枝层次多的树型结构。目前更新后的树型多成“牛粪堆状,树矮冠小,树心繁密,产量低,且极易衰老。今后一定要重视重剪、台刈 后的定型修剪和留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