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边叶枯萎,且边上还有松脂流出,是在一片山场上呈块状出现,两年生的杉木幼林。缺素也不象,也不积水,应该不缺肥.,没有发现虫咬.就是这两个月内出现这种情况,还是想请各位专家指教!
疑是杉木黄化病。
防治措施 1 杉木要求深厚、疏松、湿润和肥沃的土壤才能生长良好,因此,正确贯彻适地适树的原则,加强抚育管理,是控制杉木黄化病的有效途径。但在土壤过湿,心土粘重紧实,土层浅薄的地段不适合杉木生长,容易发生杉木黄化病,故选择造林地的应严格掌握原则。 2 丘陵红壤虽然土层深厚,但营养贫乏、结构不好、透水保水力差的地区,应改善抚育方式,提高抚育质量,可采取林粮间作、套种绿肥、压青等技术措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结构,防止杉木黄化病的发生。 3 改换造林树种。在同片造林地内,已发生黄化病枯死林地,应因地制宜 的进行改种其他树种,如土层浅薄黄化严重地段,可以改植枫香、麻栎、马尾松等;心土粘重紧实地段杉木黄化,应采取深翻增施植物桔杆、压青和清理排水沟等方法来解决;土壤过湿的局部地段上的杉木黄化,可采取开沟排水的方法进行改造,受害严重的则应改植水杉、池杉、枫杨、杨树类等耐水湿树种。
杉木缩顶病为害枝、梢顶芽和主梢,症状大体可分4种类型:
1.侧枝顶芽感病枯死;
2.主梢顶芽枯死,偶而发生梢枯,枝梢丛生;
3.主梢顶芽感病后,不定芽大量萌生并相继感病,以致植株顶端萎缩,停止生长;
4.枝梢顶芽正常,但其上可产生数个溃疡斑,病斑不扩展,不引起枝梢枯死。
经组织分离和接种试验,主要病原菌为Pestalotiopsis guepini,其次是Fusarium oxysporum。
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最下面二张图,可能是病害。
其余的图片上的,可能是野兔危害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