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 热门问题   ★ 精华问题   ★ 未回复问题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阿晨     提问时间: 2009/7/7 11:05:17
问题:
 
最近发现好多杨树叶边缘开始发黑变干,请问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好办法防治嘛?谢谢!!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7/7 14:28:56

有可能属于杨黑斑病。选用65%代森锌250倍液或其它有效杀菌剂喷雾防治,以后每隔半月一次,雨季喷药时,药水中加一些附着剂,防止冲刷。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9/7/7 17:48:58

杨树黑斑病危害多种杨树的叶片和叶柄,病叶提早1-2个月脱落,严重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在某些杨树的嫩梢上产生溃疡斑,严重时形成枯稍。连年受害,则引起树势衰弱,为溃疡病、腐烂病等次期性病害的发生创造条件。

    症  状:该病主要危害杨树的叶片,嫩梢和果穗也能感病。发病初期,感病叶片上产生针刺状亮点,以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黑褐色病斑,直径0.2-1mm,中间产生乳白色的分生孢子堆。病斑可相互连接成不规则的斑块,使全叶变黑脱落。在嫩梢上病斑初为梭形,黑褐色,长2-5 mm,后隆起,出现略带红色的分生孢子盘,嫩梢木质化后,病斑中间开裂成溃疡斑。 

    
    防  治:①选育和栽培抗病、速生的优质良种。②减少侵染来源:清除病枝叶及枯枝落叶,集中销毁。③药剂防治:发病前,喷施65%代森锌400-500倍液、或10%二硝散200倍液、或菲铁美100-250倍液、或1:1:200的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1次,喷2-3次。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9/7/7 18:54:34

杨树黑斑病的识别与防治

杨树黑斑病又称杨树褐斑病,该病病菌能侵染多种杨树,苗木、幼树、大树都可感病,严重发病时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造成经济损失。

    症状:一般发生在叶片嫩梢及果穗上,自上而下蔓延,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首先在叶背面出现针状凹陷发亮的小点,后病斑扩大到1毫米左右,黑色、略隆起,叶正面也随之出现褐色斑点,5~6天后病斑(叶正、反面)中央出现乳白色突起的小点,即病原菌的分

    孢子堆,以后病斑扩大连成大斑,多成圆形,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黑色,病叶可提早脱落2个月;苗木幼嫩时,若全部叶片枯死,易导致植株死亡,若小苗于出土时发病,小叶及苗颈将全部变黑,病苗扭曲不直。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叶或枝梢的病斑中越冬,该病5月初开始发生,夏秋最盛,直至落叶为止,可危害杨树叶片、叶柄、果穗、嫩梢等,在其上形成角状、近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直径约1毫米,有的达5毫米。病斑多时可连成不规则的大块斑,引起早期落叶。次年五六月间病菌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落在幼苗叶片上,由气孔侵入叶片,3~4天出现病状,5~6天形成分生孢子盘,进行再浸染。

    综合防治方法:①加强苗圃管理。应选用抗病品种育苗,注意及时间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搞好排水等田间管理,减少发病条件,苗圃地应避免连作或避免将苗圃设在感病植株附近,可有计划地换茬育苗,种子带菌需化学处理,防止实生苗发病,可用8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用甲基托布津和多果定喷粉处理干燥种子。②合理密植、及时间伐,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及时清扫林内落叶,以减少病源。③发病期间,苗圃和成林用200倍波尔多液或85%代森锰锌250倍液喷洒,雨季喷药时,药水中应加入0.3%明胶(或豆粉汁、豆浆),防止被水冲洗掉,并应随时清扫处理病叶、落叶,消灭病原菌,也可在6月上旬喷40%多菌灵800倍液,或25%百菌清600至800倍液,或0.3%尿素及磷酸二氢钾混合液防治。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9/7/7 21:49:02

杨黑斑病

病害症状:发病部位以叶片为主,叶柄、嫩梢、果穗发病较轻。发病初期,多在叶面上出现圆形或近圆形针刺状红色小斑,两天后小斑凹陷,显著特点是病叶上病斑细小,直径不超过1mm,黑褐色或褐色,常长一个突起发亮的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连片时成多角形斑或大圆斑,严重时叶片变黑、枯死。在叶柄及嫩茎上的病斑,呈梭形、黑褐色,中央稍凹陷。此病害的小斑点常汇成较大黑色斑块或全叶变黑枯死,故称黑斑病。

病原菌:该病病原属半知菌类,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盘二孢属(Marssonina brunnea)

发病规律: 5月开始发病; 7~8月为发病盛期, 9月停止发病,以春季为重。杨树黑斑病的分生孢子具有胶粘性,只有被水稀释后通过风吹雨溅才能由气孔侵入,所以高温、高湿多雨季节发病重,地势低洼、过湿都易发病。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叶或枝梢病斑中越冬。次年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云雾等传播。

防治方法:选育、栽植抗病杨树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有效途径。意大利I-69杨、I-63杨、I-72杨对黑斑病是高度抗病的无性系,I-214杨等则是高度感病的无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