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 热门问题   ★ 精华问题   ★ 未回复问题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54321     提问时间: 2009/5/31 17:28:46
问题:
 

 

尊敬的专家你好

          我已经种植杨树多年但是总是遇到干腐病,到现在还没有解决的好办法,请问专家有什么好的方法预防吗 ?如果得病后怎么治疗?谢谢 指导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9/5/31 21:37:59

为有效地控制杨树干腐病的危害,应采取综合措施。一是加强抚育管理,防止圃地积水,及时松土除草,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多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提高树木生长势,增强抗病能力;二是搞好药物防治,可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50%退菌特400倍液喷洒树干,根部出现症状的可用60%多菌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进行灌根。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6/2 7:50:16

http://hi.baidu.com/zzllxx5168/blog/item/166ff3cdfe87af590fb345cf.html

请您登陆我的博客,查阅相关信息。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9/6/2 23:28:12

您好,张专家提供的资料如下:

杨树枝干病害主要有水泡型溃疡病、大斑型溃疡病、腐烂型溃疡病和细菌性溃疡病等,是杨树主要的枝干病害。杨树从苗木、幼树到大树均可感染这些病害,但以苗木和幼树受害最重,造成枯梢或全株枯死。    

杨水泡型溃疡病Botryophaeria ribis (Tode) Grossenb et Buggar

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症状有3类。在光皮杨树品种上,多围绕皮孔产生直径lcm左右的水泡状斑;在粗皮杨树品种上,通常并不产生水泡,而是产生小型局部坏死斑;当在干部的伤口、死芽和冻伤处发病时,形成大型的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坏死斑。春季是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最主要的发生时期,尤其在幼苗移栽后发病率最高。夏季杨树生长旺盛,病害发展缓慢,秋季又可出现第2次发病高峰。杨树栽培管理不善,水分、肥力不足,养分失调,生长衰弱均易发病。    

杨大斑型溃疡病Dothichiza populea Sacc. et Briard

主要发生在主干的伤口和芽痕处,初期病斑呈水浸状,暗褐色,后形成梭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部韧皮组织溃烂,其下木质部也可变褐,老病斑可连年扩大,多个病斑可连接成片,造成枯枝、枯梢。一般4月中旬开始发病,5-6月为发病盛期,7-8月病势减缓,9月又可见新的病斑出现,10月以后停止扩展。一般光皮树种的感病程度重于粗皮树种,粗皮的木栓化程度较高,病菌不易侵入。日灼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树干阳面的病斑数多于阴面。杨树在生长衰弱或土壤干旱、树体含水量低的情况下感病重。    

杨腐烂型溃疡病Valsa sordida   Nit.

又称杨树烂皮病、杨树腐烂病,引起皮层腐烂、枝枯,严重地块可引起大片杨树死亡。发病后期的病斑上生出许多针头状黑色小突起,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在潮湿情况下可从中挤出桔红色卷须状分生孢子角。杨树烂皮病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风、雨、昆虫等传播至寄主皮层上,多由伤口入侵。幼树、嫩枝和衰弱、有伤口的枝干较易感病。当树皮含水量不足60%时,发病严重。    

杨细菌型溃疡病Erwinia herbicola Chester

主要危害树干和大枝。发病初期,在病部形成椭圆形的瘤,直径约lcm,外表光滑,后逐渐增大成梭形或圆柱形的大瘤。颜色变为灰褐色,表面粗糙并出现纵向开裂。夏季从病部裂缝中流出棕褐色粘液,有臭味。病瘤内韧皮部变棕红色,木质部由白色变为灰色,后变为红色。发病严重时出现腐烂,树木生长衰弱,木材腐朽不成材,严重时可致树木全株死亡。大树比幼树受害重,地势低洼的林分发病重,夏季修枝的树比春、秋季修枝的树发病重,冻伤和修枝伤口易引起发病,修枝不整齐、茬高的也易发病。    

防治方法:

(1)真菌性溃疡病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根据本地区杨树栽植的经验,选育抗病品种,对新引进的品种在未通过区域性栽培试验栽培前不宜盲目推广。②加强对杨树幼林地的栽培管理。改善立地条件,及时清除病死植株和枝条,及时修枝、间伐,防治蛀干害虫。③起苗后及时假植、运输、栽植,减少定植前的水分散失。栽后立即浇水,或起苗后立即浸泡24h以上。④病斑刮涂:对于抗病性较强品种的病树,可用小刀或钉板将病部树皮纵向划破,划刻间距3-5mm,范围稍超越病斑,深达木质部。然后用毛刷涂以所选择的药剂(10%碱水、梧宁霉素、不脱酚洗油原液、10%双效灵1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灵100倍液、40%福美砷50倍液等),涂药后再涂以50-100ppm赤霉素,以利于伤口的愈合。⑤化学防治。发病高峰期前,可用1%溃腐灵稀释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处。还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40%多菌灵50倍液或2∶2∶100波尔多液等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秋末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生石灰、食盐、水的配制比例为 1∶0.3∶10)。

(2)细菌性溃疡病防治:①在杨树育苗插穗前,将插穗浸在链霉素(600ml/kg)树木抗病诱导水剂中浸泡24h。育苗用的种条感染该病,必须刮除病斑,并用300倍福尔马林液消毒。②涂保护剂。对移栽大苗,早春刷白涂剂,或用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60波尔多液喷干,预防感染。③在早春杨树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向苗木喷洒链霉素(600ml/kg)+树木防冻保护剂(1l0倍),防止杨树苗木遭受冻害,增加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