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 热门问题   ★ 精华问题   ★ 未回复问题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wangxiangfu1982     提问时间: 2009/2/10 16:29:38
问题:
 

我想咨询一下,河南信阳商城县(大别山区和安徽金寨交界)适合种植泡桐吗?适合种植什么品种的泡桐?河南的9501和9502是不是适合?有什么技术要求?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9/2/10 18:16:46

商城县用材林树种有马尾松、黄山松、杉、栎类、枫香杨树椿树、泡桐,重点推广泡桐9501-9504,杨树107、108,豫刺1号、2号,豫楸1号、2号,火炬松等一批主要用材树种的优良新品种。

泡桐9501种植方法

        1、正确选择适合泡桐种植的土地
        要想种植好泡桐必须依据泡桐需要的立地条件,才能达到速生优质的目的,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种植前必须认真分析造林地土壤的质地、活厚土的厚度、地下水位、土壤的含水量、土壤肥力、硬盘层的性质与厚度等因素,特别是土壤的质地和地下水位,因为上饶地区地质结构复杂土壤类型多变化大,降水分布不均匀,地下水位变化大,如选择不好宜种地很可能造成季节性的水渍,泡桐虽然喜湿但怕泡,水泡不但会影响后几年的生长,严重时还会造成泡桐的整株的死亡。尽量选择肥水条件好、质地松软的缓坡丘陵、高山坡角半腰、“四旁”等地,
         2、造林地的整地
        泡桐地的整地要根据当地土地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经济条件,选择不同的整地方法。适合上饶地区的整地方法有:穴状整地、水平带整地、全面整地等。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具体的整地方法、规格和时间,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节省人力物力为原则。
        ① 穴状整地
        穴状整地机动灵活,深度大,特别是对本地区常年撂荒地的板结层和由于地质原因造成的硬盘层有良好的效果,可以通过施肥提高土壤肥力,适用于地表灌木不太多的撂荒地、四旁地等地,本地区许多地方活厚土下存在着由半风化原岩形成的硬盘层,如果整地深度不够会造成泡桐根扎不下,影响水分的吸收,而且由于硬盘层打不透,底部不透水在多雨季节会形成水盆效应,形成长时间的浸泡不力泡桐的生长,严重时会造成整株死亡。 穴状整地的深度本地区最好不小于120公分,直径不小于60公分,有条件的尽量挖大些,挖出的土要按层分开,先把表土回填,回填深度:30——50(距地表)公分,以保证表土养分不流失。由于本地的土壤大部分比较粘重,深层土要充分的风化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所以整地时间最好在种植前一个月或更早完成。
        ② 条带整地适用水肥条件好的坡地,一般带宽为1—2.0米,坡角较大时条带小些,坡角小时带宽可大些,整地的深度一般为30—50公分,带间距离要和行距而定,泡桐适合4—6米。优点是由于是部分整地,不但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而且还有助于土壤保墒,保护植被物的多样化。
        ③ 全面整地
全面整地既是全面的清理地表的杂草、灌木及影响作业的树根,适用于缓坡、丘陵地区的大面积的撂荒地或采伐迹地,以便机械化作业,最好在秋冬季节完成。土地条件好的还可以发展林下经济。
        3、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的选择不但影响泡桐的正常生长还会影响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泡桐的种植密度一般株距4-6米;行距3.5-4米为宜,约40株/亩,并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的间伐,以改善营养条件。
        4、 泡桐的栽植方法
        泡桐苗木栽植前要做好栽前准备,根据苗木质量的不同进行分级,因为质量不同其初生长的差异很大,造林后林木分化严重,出材率低。分级后散发到栽种点,最好当天栽好以免苗木损坏。准备好要施的基肥(化肥),基肥的品种和数量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情况而定,以不伤苗为原则越大越好(参看施肥)。栽种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 栽种时间
        栽植时间最好在春季树液萌动前半个月进行,具体时间应参考当地的气象资料,泡桐在日平均气温16—18度就萌动发芽,在本地区一般在2月中旬到3月中旬之间进行。
        ②苗木的根要理顺
        要按自然方向放入穴内,不要卷根、窝根。
        ③栽种深度要适当
        栽种深度要根据苗的大小和土地的湿度而定,不宜过深一般根茎拒地表20公分为宜,土质粘重或潮湿的条件要浅栽,但浅栽时要进行高培土,堆成圆堆,以防倒伏。
        ④ 苗木根系不要虚空
        苗木放好后先填入细土,把根系中填满虚土踩实,再向周围和上面填土。
        ⑤填土要密实
        穴中填满土后,要把虚土踩实,方法是用人的自然重力,用脚把穴中的虚土踩两遍,不要用力猛踏。总之泡桐种植要掌握“三大一浅”原则既大坑、大苗、大肥、浅种、高培土。
        四、泡桐的抚育管理
         泡桐是经济速生树种,其木材质量和生长量是由它的干型、枝下干高和胸茎的发育情况和生长速度决定的,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它的经济价值。要想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必须要有必要的抚育手段,特别是决定其干型发展和生长速度的幼林期既第一年和第二年,更要加强管理。 抚育管理主要包括施肥、抹芽、修枝、接干、锄草、间伐等。
        1、 施肥
         泡桐的生长,要有充足的营养供给才能保障它速生的需要,单靠自然的养分是不够的,并且要根据它在不同时期所需要的不同的养分和土地自身的养分情况,及时的进行养分补给。施肥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施基肥;二是施追肥;三是叶面肥。
        ① 施基肥
        如果是有机肥可以在穴状整地时进行,可将基肥和表土混合均匀后填入穴内。每株15到25公斤,栽种前还可以施复合化肥,每株50—100克施于穴坑底部,以提高肥效。
        ② 追肥
        追肥的数量和次数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树木大小而定,并随树龄的增加而加大肥量,追肥的时间应在泡桐的速生期进行,上饶地区一般在5—9月份,最好是在雨后进行,如果是干旱季节最好不施,因为在干旱季节土壤湿度低,肥料分解慢,不利于吸收,大部分流失浪费。施肥量(化肥)第一年每株250克,次数2—3次,以氮肥为主。实施方法:穴施既在离树干基部50—70公分挖20—30公分的圆形沟,然后均匀施入肥料,复土覆盖。注意不要切伤树根,不要把肥接触到主根上。
        ③ 施叶面肥
        施叶面肥是针对上饶地区的实际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特征而进行的必要的辅助措施,因为在江西虽然降雨量充足但分布不均匀,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而旱季正好是在泡桐的速生期7、8、9月份,土壤湿度小,树木蒸腾量大,水分和养份供给难以保证,造成泡桐生长缓慢,所以要及时通过实施叶面肥补充泡桐生长所需养分,以保障泡桐的正常生长。实施叶面肥好处是吸收率高、见效快(追肥的吸收率最高在30%左右,且吸收慢)。特别是在幼林期(第一、二年)其根系尚不发达吸收缓慢,用实施叶面肥见效快,并刺激其根系发育,另外有的地区的土壤中缺少泡桐需要的微量元素,虽然不会导致树木死亡,但会影响泡桐的吸收系统和传输系统的良好发育,影响其高生长。微量元素肥料比较昂贵,为减少浪费和提高吸收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施叶面肥。叶面肥的实施方法:叶面喷淋,实施时间和实施量应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2、抹芽与修枝
        泡桐的自然整枝能力差,为培育主干枝下的高度,必须采用人工抹芽和修枝措施,特别是在造林后的头几年是决定泡桐形成高大通直无节良才的关键时间。
抹芽就是对一年生泡桐苗干上没有木质化的萌生芽(腋芽、副芽)采取摘除措施。如果不抹去就会木质化形成枝条影响主干的枝下高,此时抹去由于没有木质化,在将来的主干上不会留下伤口痕迹。技术要求:抹芽时保留侧枝的数量要根据树的大小而定,大苗可以保留多些小苗少些,一般要保留4—6对侧枝, 腋芽和副芽长到10—15公分就可以操作。抹芽方法(如照片)采用高枝钩,钩掉腋芽副芽,注意不要伤到主干。抹芽次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江西地区由于雨水充沛腋芽萌发力强,要重复抹5—6次。 修枝是提高枝下高的重要技术手段修枝季节应在春季树液流动之前半个月进行,修枝口不会产生伤痕,修枝 要彻底不要留枝茬,方法是用平铲或锯从基部修除,注意防止把树皮撕破。需要修枝的侧枝不超过5公分,主干和侧枝交接部直径到8公分的侧枝可以修剪。
        3、接干
        由于泡桐的主干和侧干的顶梢,由于组织不充实,没有木质化,在冬季过后一般干枯早死,春季由顶芽下第3—4节的腋芽萌发形成假二叉分枝。为使泡桐的主干通直必须修掉二叉分枝中的一枝,保留一枝作为主干,这个过程称为人工接干,人工接干的方法很多如平茬接干、钩芽接干、平头接干、剪梢接干等,适合本地的一般用钩芽接干、平头接干。钩芽接干主要技术环节是选芽和钩芽两项,选芽要在芽萌动后或长到10公分时进行,观察顶部新长出的芽子的发育情况,一般组织充实的一面芽子发育的比较健壮,在这些健壮的芽子中,靠近最上面的一对芽子萌发成健壮侧枝的能力强,可选其中的一个生长健壮,位于苗干迎风面的芽子留作接干芽。钩芽是指钩去保留芽的对生芽和其上部个节间的芽子,钩芽的工具是用比较硬的铁丝作成的铁钩子。钩芽可以在选芽的同时进行,由于腋芽在春天萌发力很强,第一次钩芽后,钩过的芽子还会再萌发,因此,钩芽要重复几次2-3次在保留芽长到20公分后,钩过的芽子一般不会再萌发。 平头接干是指当2-3年生的泡桐树干粗在8公分以下,树高不足3米的泡桐,特别受到人、畜损坏、主干弯曲的幼树不宜采用其他的方法接干。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春季树液流动之前,从树冠最下层枝的下方,将整个树冠去掉,锯口应在芽眼上方1-1.5公分处,锯口成斜面,锯后利用利刀削平。 1 接干前苗木 2 接干后苗木 除草是在泡桐幼树期除掉与树木争水争肥的杂草,可以药物实施也可以人工作业。在树木成熟期 除掉地头的杂草,以防止火灾。
        五.主要病虫害防治
         泡桐的病虫害以预防为主,在病、虫害多发的季节提前防治避免大面积爆发流行,特别是面积大的林区,加强对病虫害的观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理,清除病原。跟据峰青林业引种实验田记载,到目前未发现在我国北方常见的病虫害,如大袋蛾、泡桐灰天蛾及丛枝病、炭疽病等,病害只发现黑豆病,虫害主要有绿壳金龟子。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2/10 18:20:26

建议您直接与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简称泡桐中心)暨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  联系咨询:

联系电话:0371-65833632;0371-65953557;0371-5953546

电子邮件:chdelong@prdc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