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 热门问题   ★ 精华问题   ★ 未回复问题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万亩刘     提问时间: 2009/2/6 10:10:33
问题:
 
尊敬的专家:你好!可否赐教一下柳叶桉的育苗技术,谢谢!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2/6 10:45:49

在我的博客中,有关于桉树造林、育苗方面的专题,可供您参考:http://hi.baidu.com/zzllxx5168/blog/category/%E8%F1%CA%F7%BF%C6%BC%BC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9/2/7 10:23:40

桉树育苗技术

  • 1 小苗培育
        1.1苗床准备
        (1)苗床规格  床底宽1.2m,长一般为5m以下,步道宽5cm。
        (2)起畦  将畦面杂草及表土铲掉以后,用25%敌百虫油剂50-100g(有效成分)喷雾或与炒香的米作成毒饵撒施于苗床,特别是后者能有效诱杀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然后,铺一层约5cm厚的黄泥心土,再铺一层约1Ocm厚的育苗基质(基质用直径4mm的筛孔过筛)。育苗基质各成分比例为黄泥心土4:火烧土6,并加入11kg复合肥/ m3。也可适当减少黄泥心土及火烧土比例配以适量河沙。
        (3)土壤消毒 用40%福尔马淋或15OO*l0 -6的托布津溶液用花洒淋透苗床,然后用甲基异柳磷拌细沙(一般用20%乳油300-400ml,制成毒沙20-30kg使用,注意本品为主毒性杀虫剂)均匀撒在苗床上,再用薄膜覆盖至少24h。可以起到土壤杀菌和再次杀灭地下害虫的作用。
        (4)平整  苗床经上述处理后,经过1-2d的翻晒和通风透气,就可刮平床面,淋透水,再均匀铺一层薄薄的火烧土,刮平,用木板压实。播种前再用喷雾器喷湿苗床,重新平整后即可播种。
        1.2播种
        (1)播种时间  结合本省天气情况和本局多年的实践经验,播种宜在10月中下旬进行,因为这段时间天气还暖和,有利于桉树种子萌发和小苗生长。苗木经3.5-4.5个月可出圃,与本局各场翌年造林时间1-2月份正好吻合。造林面积大的,可以分批播种,以便造林时劳力的安排。
        (2)播种量  可根据以下经验公式确定:
        播种量=(2-3)x造林面积(h㎡)x造林密度(株/h㎡)x种子数/g
        一般每平方米播种量为2000-3000粒种子,因此准备苗床时,可据此确定苗床面积。
        (3)播种  播种时,每克种子用0.1-0.2g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托布津、敌克松等农药拌种消毒,然后加入20~30倍的过筛的干净火烧土拌匀后撒播。播后,再用火烧土均匀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之后,再用喷雾器淋流动清水。再覆盖薄膜保温,薄膜拱顶距床面高45cm为宜,以利于通风、透气。播种工作完成后,用甲基异柳磷药液在苗圃四周喷洒,浓度同土壤消毒。
        1.3发芽期管理
        桉树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5-35度、相对湿度85%~95%。超过35度要及时打开苗床两头薄膜通风或在薄膜上淋水降温。如连续高温且日照时间较长时应用50%的遮荫网搭荫棚覆盖。
        桉树种子经15d基本出土,完成发芽过程,期间一定要保持苗床湿润,坚持早晚各淋一次水,淋水时用喷雾器喷洒,一直使用到50%苗木长出一片真叶时才可改用花洒淋水。
        1.4 小苗期管理
        从种子萌发到小苗上袋前为小苗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根系的生长发育。关键是土壤水分的管理,过干根系缺水生长不良,过湿又容易使根系产生病害。一般早晚各淋一次水,阴雨天可只淋一次水,如连续阴雨天也可视情况隔天淋一次水或2-3d淋一次水。
        小苗期时间的长短因不同品种而异,一般45d左右。如遇晴天,则于10:00-16:00时必须揭开薄膜。随着阳光的进一步增强,就应该用50%的遮荫网遮荫,以免幼苗灼伤。
        小苗期对肥料要求不高,可适当喷施1-2次速效氮肥,如尿素,也是宜稀不宜浓,最好淋肥后再用清水洗一次苗,以免嫩叶被肥料灼
        2 大苗管理
        移植后苗木一般在一周左右长出新根。此时如无霜冻,可揭开薄膜,如气温较低和有霜冻则应延长覆盖时间。揭开薄膜如发现有死苗,应及时补苗。
        (1)水肥管理  自苗木移栽上袋后,每天或早或晚淋水一次,保持容器基质湿润。如前述,大苗的管理主要是有充足的肥料,基本上每周施肥一次,主要是氮肥,一般施浓度为2%-5%的液态氮(尿素),要使得上袋50d后高达到15-25cm,可以上山造林。如长势旺盛,则应控水控肥。
        (2)苗木分级  当小苗移植上袋1个月后,由于微环境的影响和苗木自身个体间的遗传差异,苗木己经表现出高矮粗细间的分化,则应及时分级,方便以后管理。并提供均匀一致的苗木供上山造林之用。
        (3)苗高控制  由于天气或其它原因。到造林季节苗高巴达到30cm,又不能上山造林,应采取措施控制苗高,除了水肥控制外,还可用移动苗木,喷微量PP333等措施控制其徒长。当苗高达到20~25cm时,苗木的根系巴基本穿袋。此时应及时移袋断根,一方面防止主根扎入地下,造成苗木徒长;另一方面可促进袋内须根发育,培育出根系发达的苗木上山造林。移袋过程中,不要松动营养基质,以免影响成活。移袋前需淋透水,移后再淋一次水。在晴天阳光强烈时应在早晚时移苗,雨天也不宜移苗。如天气原因还不能上山造林时,则应每10d移一次苗,直到可以上山造林时为止。
        当苗高达到30cm,近期内,能上山造林的,要控制其徒长,一般用15%PP333(50-10O)X10 -6喷雾,效果理想。另外,也有人用剪顶的方法加以控制其高生长。不过对于用材林,剪除顶端优势的做法,我们认为值得慎重。

  •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9/2/8 12:03:45

    您好,提供以下资料供您参考:

    1 、育苗地的准备

    1.1 选种子—种子选用有检验合格证的种子。

    1.2 苗地选择—平地、生地、无积水地;早上阳光允足,避风。

    1.3 苗地消毒—用消毒剂即“金土地”或“立本净”“敌克松”生石灰等其中任选一种,按其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对拟用育苗地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

    1.4 整理苗床—将已经消毒过的地块土团打细、理墒、墒宽 1 -1.2 米 ,长视地形而定,墒高 10-20 厘米;墒间沟宽 25-35 厘米。以日常管理及排水方便可灵活规划,苗床面积按 1 分地可撒 3-4 市两种子。

    1.5 施底肥(火土或箐土)—苗床用已消毒的细生土混合山林箐土(消毒的)或少量火土铺平整,以此不利种子生根发芽。

    1.6 下种前用浇水桶或带有浇水喷头水管浇水。

    2 、育苗及管理

    2.1 播种子—种子拌合一定比例的细火土或消毒过的细生土,均匀地撒播到平整的苗床上,种子疏密适当,并按上述要求比例播种。

    2.2 盖实细土—撒播完种子后立即用已经消毒过的火土或细土或山林箐土压实信裸露的种子。

    2.3 覆盖松毛—为日常浇水时种子不被水直接冲而受损,种子上盖实细土后要用生活松毛盖在苗床上,不能盖得太厚,以肉眼看不见土为宜,松毛覆盖要厚度一致。

    2.4 浇育种水—生松毛盖压好后立即浇水,以浇透为止。

    2.5 松毛消毒—为防止生松毛潜带有毒细菌和害虫,待浇完育种水后用喷雾器盛调和好杀虫剂(如 :甲安磷等)的消毒杀虫水喷洒在生松毛上,喷洒 1 次即可。

    2.6 拱架盖膜—接上过程,以平拱或贺拱架形式把苗床用 1.5cc 型号的塑料膜盖在苗床上方,以确保适时能调整苗床温度,温度和防风干,防霜冻。

    2.7 日常浇水保温—视情况适时浇水、保湿、促生长,浇水时间须早晚为宜,保证苗床不能过湿、过干。

    2.8 揭开松毛—新出幼苗长 1-2 片嫩叶可第一次揭松毛。揭松毛时须分三次揭出,时间在 6 天内揭完,不宜一次性揭完以伤幼苗。

    2.9 除草保苗—发现苗床生杂草须立即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2.10 调温防霜—冷天和夜晚须盖好薄膜,以保温防霜。桉树幼苗不耐霜冻,强光直射,强风吹等。晴日时,早上日出后揭膜,下午落日前后半小时盖膜为宜,阴凉低温气候视气温和风速适当调整拱架膜两头通风口。

    3 、移植上袋

    3.1 装袋—将备用做营养土的土壤深翻、耙细、理成墒,再撒一定量的普钙拌匀土壤作为营养土,用 12 × 14cm 的营养袋装袋,排列整齐,每排 20 个。

    3.2 移苗前一天把营养袋浇透水或在雨天移苗。

    3.3 幼苗长出 4 片真叶时可以移植上袋。上袋后浇透水,有条件的可采取遮荫措施。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保证苗床潮湿。

    3.4 追肥—在苗木移植 1 个月后,确定成活,但因营养土不肥,导致苗木生长情况不良的,可以用尿素追肥一次,每袋平均 3-5 粒或兑水浇。

    3.5 造林—苗木生长到 15 - 25cm 时可在阴雨天气上山定植。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9/2/8 22:40:18

    桉树扦插育苗

    http://www.hm160.cn/html/123215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