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日光温室生产技术
用温室冬季进行生产有四种形式:一是冬季只生产一茬香椿,而后撤膜休闲,苗木转移到露地继续培养。二是香椿生产结束后将香椿苗平茬移到露地培养,腾出的温室定植番茄、茄子、辣椒等。三是香椿生产时预留出一定的行间,以套种黄瓜和番茄,实行间作套种生产。四是利用温室里的边角闲散地种植。
(1)施肥整地:按亩计算施优质农家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100千克。
(2)假植前的处理和假植:①起苗和低温处理:香椿不耐霜冻,受冻后会造成顶芽和枝干枯死,苗圃里的苗木必须按时出圃。一般认为当地初霜到来之前,当苗木落叶养分大部分回流到茎和芽里就要抓紧起苗。黄淮地区一般10月下旬到11月初进行。为了防止突然降温,来不及刨取苗子而受冻,可以在10月下旬喷施浓度为0.07%-0.08%乙烯利,以加速养分的回流,加快脱叶。起苗时应多留根以提高成活率。香椿苗落叶后,一般还有半个月左右的自然休眠期,假植到温室以前必须人工处理,使其完成自然休眠。方法是选背风向阳处挖一条深0.5米、宽1.0-1.5米的假植沟,把苗木稍加整理后,头朝东南或南斜着摆在沟里,根部封土并浇上水。气温骤降时,还须用柴草稍加覆盖,避免冻害。经过15—20天10℃以下的自然低温,休眠基本结束,即可假植到温室地段。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好的苗木扣膜后虽然芽子可以萌发,但因养分不足,常表现为芽头短而叶长,产品纤维多,香味淡,品质差。②假植时间和密度:往温室地段假植是在当地日平均温度降到5—3℃时进行,黄淮海地区一般在11月中下旬进行。栽植密度当年生苗每平方米要栽100-150株,多年生苗木每平方米80-120株,栽植时南北向挖沟30厘米深,沟距20厘米,然后依计划栽植的密度确定株距。栽前要对苗子进行一下调整,根据大棚坡度,使低苗在前、高苗在后,同时相隔0.5米左右留1个宽行做大畦埂,以便于浇水和作为行走通道。栽时要保持根系舒展,用下一行开沟取出的土进行覆土。栽后浇水。在自然条件下经过十几天使其继续完成自然休眠,而后扣膜。苗木不足时,也可把遭受轻度冻害的苗木剪去枯死部分利用起来。
(3)假植后的管理:扣膜后的主要管理是搞好温度和光照的调节,创造有利条件,使香椿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①温度调整:缓苗期10-15天,这一时期应着力提高气温,白天可掌握30℃,以气温促进地温升高,为根系生长创造条件。经过一段时间,芽子开始萌动后白天温度控制在15—25℃,夜间10℃,最低不少于5℃。试验表明日平均气温25℃时,一昼夜嫩芽可长2—4厘米,15℃时长1厘米,10℃时只长0.4厘米,但温度不能超过35℃,超过要放风。②湿度调节:假植以后要浇透水,以后要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浇水。空气的相对湿度宜保持在85%以上。③光照的调节:在椿芽生长期,保持有2万-3万lx的光照较好,在这样的光照强度下,椿芽外观美、品质好。严冬季节光照强度差,加上棚膜污染,露水附着和薄膜老化等原因,光照往往不足。应尽量选用无滴膜。3月份以后光照逐渐增强可适当遮阴。
(4)温室里插空:生产香椿时,若温室内主栽品种是其他蔬菜,香椿的生产就不能按其自身的要求来进行。而是按主栽品种来调节温度和湿度。
(5)采芽与包装:①采芽:当椿芽长到15—20厘米时,要及时采收。采下的芽子捆把后栽到浅水盆里泡12小时,可防止萎蔫。第一次要采顶芽,顶芽在长到12—15厘米时就可采收,顶芽采后侧芽才能萌发。二茬芽为侧芽、隐芽,长到20厘米时采收。采收时不要整芽掰下,而要在基部留2—3个叶,到了后期要留下1/4的芽不采,以制造养分辅养、恢复树势。采芽用手掰时不易掌握,最好用刀或剪子进行。温室里椿芽萌发比较一致,每隔7—8天可采1次,共采4—6次。每次采芽前3天进行1次叶面喷肥,并做到适时浇水。②精致包装:香椿芽春节前后开始上市,是蔬菜中的珍品,价格自然好,因此要精心包装。新采下的芽子要仔细整理捆扎并加上精巧的外包装,一般50—100克为一把,每袋一二把。用塑料袋包装要适当扎几个洞,既防止水分较多蒸发,又可保持一定的呼吸强度。采后不要急于上市,可在室(窖)内的木架上摆一层。室温保持在0-10℃,有效存放期10天左右。
(6)平茬移栽:清明至谷雨前后气温升高,露地栽培的香椿芽上市,价格已下跌,此时不易再采芽,应及时移出棚外,培育壮苗,冬季继续进行栽培。在4月初,当自然气温在10℃以上时,先将大棚内通风降温,炼苗3—5天,以便适应外界环境,然后把香椿苗移出棚外,按行距35厘米、株距25—30厘米栽植到大田里,平茬高15—25厘米。待平茬后长出幼芽,选留一个壮芽,进行培养。同第一年育苗定株后的施肥、浇水、除草、防治病虫害等一样管理,培育壮苗。控制植株高度,待初冬再移栽到大棚内进行香椿芽生产,这样就可以生产出品质好、产量高的香椿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