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 热门问题   ★ 精华问题   ★ 未回复问题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liwei175     提问时间: 2008/6/2 10:54:25
邮箱:liwei175@126.com
问题:
 
请各位老师、专家能发一个《林业雨雪灾害影响类型的典型报告模版》好吗,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8/6/3 10:07:54

以下内容供您参考:

关于平江县统计局农业受冰雪灾害损失情况报告


   来源:平江县统计局    作者:何俊伟     

2008年元月11日到22,我县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降雪和冰冻天气过程,元月份平均气温为2.1,比往年同期平均温度降低2.6, 最低气温为-2.7,冰冻天气持续时间长,整个冰冻期有23天,其中零度以下的平均气温天数为11,最大降雪深度达到7cm。长时间、宽覆盖面的冰雪灾害给我县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损失。统计显现,此次冰雪灾害中,全县损毁电力线路110万米,变压器21台,有2056户群众倒塌房屋共计5300余间,受灾群众达52.45万人,全县直接经济损失为15.3亿元。近期,我局从农业、林业、畜牧等职能部门调查了解到全县农业受灾情况,现予统计报告如下:

一、种植业

在些次冰雪灾害中,全县有30多万亩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全县18万亩油菜受冻,造成越冬苗生长萎缩,枝叶被冻伤冻死,有5万亩油菜不能恢复生长;蔬菜受冻面积4.5万亩,有0.5万亩无法收获;10余万亩果树受冻,大雪压断了枝桠,枝叶被冻伤冻死,必须及时整枝修剪培肥、恢复树势,估计今年产量将减3-5成;全县6.5万亩茶叶顶芽受冻,将会严重影响春茶产量,造成春茶生长期推迟;有近1000亩裸露的麻绿竹被冻死,只有公司基地的麻绿竹采取了适当的防冻措施,冻害较轻;预计冻害对我县农作物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8575万元。

二、养殖业

我县养殖业遭受了重大损失,全县有1.85万头牲畜被冻死,出现了较大数量的家畜禽死亡和较大面积栏舍倒塌或损坏,统计显示,全县死亡牛198头、羊1260只、猪6359头、马3匹,受损或倒塌栏舍217间约4500平方米,死亡成鱼26吨,估算损失900万元以上。各个乡镇都有不同程度的灾情,其中浯口镇受灾最为严重,死亡猪1849头、牛187头、羊187头、家禽6万多羽。有的地方还出现房屋栏舍倒塌和大片成鱼的死亡。如童市镇传子年猪场的木人字架不堪重负下沉,造成生猪被压受冻而致死,虹桥镇倒塌羊舍500平方米120只羊被冻死,三阳乡死亡鱼3000多斤。纵观全县各地域,养殖类型都普遍存在受灾,涉及点多面广。

大户损失严重。我县养殖趋势是散户锐减,大户增多,因而在这次冰灾中首当其冲的也是养殖大户,伍市镇徐文哲存栏生猪1200头,在冰冻期间适逢母猪产仔,12821短短几天就冻死仔猪260多头;三阳乡大众猪场因饲料不足,母猪奶水缺乏,造成仔猪断奶死亡160只;浯口镇兰桥村江红安的养殖场冻死猪40只,黄棠村周太平的养殖场死猪60只,灵芝公司死猪46只;童市镇东源村吴上兵的养殖场死猪156只。

三、林业

我县森林资源在这次特大冰雪灾害中遭受重创,受损面积达151.7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35.4%,总计损失10.9亿元。大面林竹受损137.8万亩,其中林木受损面积112.2万亩,蓄积140.2万立方米;毛竹受损面积25.6万亩,受损立竹1746万株,在大面林竹受损面积中还包括退耕还林重点工程类林木20.9万亩, 林竹受损的特点是传统树种,幼林和高海拔林地更为严重。

林业基础设施遭到破坏,林区电力线路中断、公路塌方、房屋倒塌、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受损,全县林业生产和林业基础设施的恢复形势严竣。

四、部门措施

冰灾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各行政主管部门反应迅速,成立了防冻救灾领导小组,制订了抗灾防冻措施,分别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农作物冻害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加强畜牧水产防寒防冻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各职能岗位轮流值班,技术人员坚持守岗,确保工作上下联动,责任层层落实,保证了救灾工作的有序进行,尽量使这次冰雪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8/6/3 21:12:12

各调查单位选取3个以上最具典型性的类型(如不同树种、经营措施、经营水平、林分结构、自然条件等等情况)开展深入调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应的技术和对策措施。

 

关于桉树、麻竹雨雪灾害调查的报告
                  重庆市荣昌县林业局

                   
                  根据《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关于加强雨雪冰冻灾后林业科研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雨雪灾害造成的森林资源损失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评估,其中受害严重的主要是外来的引进树种,如速生桉树、麻竹等。近年来,我县速生桉树、麻竹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到2007年底速生桉树总面积2万亩、麻竹总面积达到8万亩。这次雨雪灾害发生后,我们专门对这两个耐寒能力较弱的热带树(竹)种进行了专项调查,现将速生桉树和麻竹在我县的灾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受害特点及分布情况
                  1.桉树受害特点及分布情况
                  (1)地域特点
                  这次桉树雨雪灾害,持续的-3℃低温、降雪,使极端低温在桉树的耐受极限上下徘徊,造成桉树冻害,特别是海拔高的地区和新造幼林受害严重。
                  (2)受害方式
                  这次雨雪灾害对我县桉树的伤害主要是冻害。
                  由于低温天气带来的温度过低、低温的持续时间过长,对桉树的组织造成生理性伤害,致使组织的机能丧失、对桉树造成冻害,是这次雨雪灾害天气对我县桉树的主要为害方式。这次的冻害在桉树上主要表现为:树叶焦枯、幼树枝杆干枯等,机械损伤很少。相同的低温下,耐寒能力强的品种如巨桉受冻害程度会低些、甚至不受冻害,尾巨桉无性系,不但树叶焦枯,而且枝杆干枯,冻害较重。
                  (3)实地调查情况
                  2月29日—3月2日,我们深入到古昌镇、荣隆镇、龙集镇、双河镇等地对低温雨雪天气对荣昌县引进的优良速生树种巨桉系列品种的影响进行了专项实地调查,调查结果为:古昌镇、龙集镇等地新造1万亩尾巨桉幼林枝杆冻枯80%以上,叶枯率接近100%,遭到重度危害。荣隆镇、双河镇等地,2000亩2-3年生尾巨桉幼树的一年生枝冻枯1/3,叶枯率达到40-50%,遭到中度危害;4000亩2-3年生巨桉幼树的叶枯率为20-30%,为轻度危害;4000亩4年生以上巨桉的叶枯率为10%以下,危害极轻或没有危害。从土壤种类上看,山地微酸性黄壤上的速生桉受冻害较轻;微酸性紫色土上的速生桉受冻害较重。
                  2.麻竹受害特点及分布情况
                  (1)地域特点
                  这次麻竹雨雪灾害,持续的-3℃低温、降雪,使极端低温在麻竹的耐受极限上下徘徊,造成麻竹冻害,特别是海拔高的地区幼林受害严重。
                  (2)受害方式
                  这次雨雪灾害对我县麻竹的伤害主要是冻害。
                  由于低温天气带来的温度过低、低温的持续时间过长,对麻竹的组织造成生理性伤害,致使组织的机能丧失、对麻竹造成冻害,是这次雨雪灾害天气对我县麻竹的主要为害方式。这次的冻害在麻竹上主要表现为:枯叶、枯枝、枯秆等,机械损伤很少。相同的低温下,山地酸性黄壤上的麻竹仅见枯叶、枯枝,受冻害程度稍低些;微酸性紫色土上的麻竹,不但竹叶焦枯,而且竹枝、竹杆干枯,冻害较重。
                  (3)实地调查情况
                  3月2日—3月5日,我们深入到双河镇、荣隆镇、峰高镇、河包镇等地对低温雨雪天气对荣昌县引进的优良笋材两用竹种—麻竹的影响进行了专项实地调查,调查结果为:峰高镇、河包镇等地微酸性紫色土上的1万亩麻竹竹杆冻枯10%以上,竹枝冻枯80%以上,叶枯率接近100%;荣隆镇、双河镇等地海拔450—550米山地酸性黄壤上的1万亩麻竹竹枝冻枯60%,叶枯率达到90%;海拔350—450米山地酸性黄壤上的2万亩麻竹竹枝冻枯50%,叶枯率达到80%;均遭到重度危害。
                  二、灾后恢复情况
                  1.桉树灾后恢复情况
                  鉴于桉树具有优良的再生能力,冻伤植株一般都能很快萌芽、恢复生长,而受冻致死的情况非常少。如果对受害林木进行采伐,伐蔸很快会萌芽,并在适当的条件下长成萌芽林;而保留冻伤树干、使其萌芽更新,也是一种可行的恢复办法。考虑到桉树的受害地点较为集中、面积较大,短时间内的劳动力组织、生产资料调配困难大,我们对严重冻伤
                  (树冠全部干枯)的2年生以下桉树采取皆伐后留蔸萌芽更新或皆伐后用耐寒品种造林更新;对轻、中度冻伤(树冠不同程度干枯,但树皮仍新鲜)的所有龄级桉树林进行抚育促进恢复。
                  (1)皆伐后留蔸萌芽更新
                  1) 采伐现有树木,伐桩10~15cm;
                  2)天气回暖后除杂松土、追施桉树专用复合肥300g+尿素100g/株,促进萌芽生长;
                  3)当萌条长至1.5-2.0m时进行除萌,保留萌条1-2条/株。
                  (2)皆伐后用耐寒品种造林更新。
                  1) 采伐现有树木,挖除树蔸或化学除蔸;
                  2)按造林措施备耕整地;
                  3)选用更耐寒的树种(如邓恩桉等耐寒树种替代)造林。
                  (3)抚育促进恢复
                  天气回暖后除杂松土、追施桉树专用复合肥300g/株
                  通过以上措施,幼林基本上有80%以上的植株开始发芽,成林全部发芽,基本上恢复了生机。
                  2. 麻竹灾后恢复情况
                  (1)主要减灾补救技术措施
                  雨雪灾害发生后,我们主要采取了竹林清理和补植改造两种减灾补救技术措施。
                  1)竹林清理
                  一是清理枯秆:为保持林地卫生,于3月中旬前结合立竹密度调整全面清理冻害形成的枯秆、枯枝。枝叶全部枯死的竹株,可全株伐除;枝叶未全部枯死的竹株,可全株伐除或只砍去枯秆部分。选留3~5株/丛的母竹,其余全部伐除。
                  二是蔸盘清理:在受灾竹林中,一般枯叶量较大,加之枯秆清理,将产生大量枯枝枯叶并覆盖竹丛蔸盘。为有利于土温回升、雨水深透及竹林灌溉,应于3月底前将竹丛蔸盘范围的枯枝枯叶清除,以保持竹林整洁和卫生。
                  2)补植及改造
                  竹蔸受冻特别严重且难以萌发的受损竹丛,应立即挖除,重新补植补造。对于成片受灾严重,且竹林长势差的地段,可选择其它树种进行改造。
                  (2)竹林恢复及复壮措施
                  1)水肥管理
                  竹林的水肥管理是竹林恢复生长的重要促进措施。在林地清理完毕后,为促进新笋的萌发,需全面进行林地松土和必要的水肥管理。
                  水分管理:新竹萌发前,如遇久旱不雨,可适当浇灌,促进竹笋发育和发笋成竹。特别是丘陵低山区的麻竹,更应加强灌溉和蔸盘覆盖。
                  施肥管理:结合林地垦复壅蔸,全年需施肥2~3次。采用环状沟施,肥料包括尿素20~40Kg/亩,有机复合肥50~100Kg/亩。
                  2)留养母竹
                  从竹林出笋高峰期所发竹笋中均匀选留健壮的竹笋,蓄笋长竹,多余竹笋应合理采收。留养的母竹在竹林中应分布均匀,每年留养母竹数量应与采伐量相当,以保持竹林立竹结构的稳定。
                  三、存在问题
                  一是林业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严重的雨雪灾害造成我县林区道路受损,电线损毁5000米、电杆倒折50根、工区房屋垮塌13间、防火通道塌方损毁350米,这次灾害暴露出我县林业抵御特大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弱,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还很低,要总结经验教训,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强林业抗灾能力的途径和办法。
                  二是救灾款物严重短缺。据了解,全县林业在这次雨雪灾害中,造林直接就损失350万元、国有林场损失250万元、林技推广示范林26万元,共需灾害救助款物达600多万元。这些亟需解决的救灾款物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无法正常到位,导致救灾工作无法全面展开,需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
                  三是应急预案不完备,应急体系不健全。由于此次事件属于少发事件,林业部门并没有应对雨雪灾害的具体操作预案。而是待到雨雪灾害形成后才仓促上阵,而这时往往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全盘考虑不周,导致灾害的救助、预防缺少及时性。此次雨雪灾害始于元月13日,各地的救灾工作也是从该日才陆续开展,而在此之前各地并没有依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治工作。因我县此种雨雪灾害已多年没有发生,人们对灾害后果的预见性降低,各部门也没有完备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队伍,需要临时抽调抗灾救援人员,难免造成救灾工作的迟缓与不力。
                  四是缺乏全面的灾害评估标准和科学的重建规划方案。国家林业局制定了《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实施方案》、重庆市林业局制定了《雨雪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细则》,但评估标准还不全面,重建方案科学性还不强。
                  五是恢复重建的苗木十分紧缺。严重雨雪灾害直接冻死的种条或严重雨雪灾害后冻死、冻折母树,影响今年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不能正常结实,或达不到设计产量,造成今后若干年种子基地无法达到常规产量的生产能力;因水、电、温室、大棚等生产设施破坏造成的育苗能力和水平下降,造成苗木缺口增大。
                  六是受灾林地清理进度需要加快。要尽快开展受灾林木损失状况调查和评估,科学制定受灾林木清理方案,依法有序开展受灾林木清理,并严防借机乱砍滥伐,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
                  七是各类次生林业灾害预防有待加强。重点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受灾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伤病野生动物的救助、森林防火工作和鸟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力度。
                  八是灾后木竹供需矛盾突出。这次灾害涉及面广,受灾木数量多,如果集中进入市场,可能会引起木材供大于求的供需矛盾,将直接导致价格下滑,这对林农来讲是雪上加霜。
                  九是缺乏全面的生态林建设与恢复技术。国家林业局和市林业局先后制定了灾后恢复重建技术指南,但针对某个特定区域来说还十分不够,需要分树种、分区域制定全面的生态林建设与恢复技术。
                  十是缺乏完善的林业保险保障体系,导致了林业生产面临的灾害风险损失难以有效分散,一些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我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年1月中旬以来,我县特大雨雪灾害给林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县遭受雨雪灾害的森林面积达5万亩,国有林场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600多万元。许多林农难以恢复林业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相当一部分贷款林农不能按时还款甚至还不起银行贷款。
                  四、有关建议
                  
                  一是建议尽快制定科学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方案,统筹林业恢复重建工作。鉴于这次灾害受灾范围广、损失大、恢复难,涉及林业建设的方方面面,恢复重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议各地组织科技专家,分林种、树种和分区域制定科学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方案,统筹各地、各方面的恢复重建工作。而且这次灾害损失巨大,仅靠地方自救非常困难,要积极向国家争取森林重建工程项目专项资金,尽快安排种苗资金恢复造林生产,以带动灾区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森林的恢复与质量提高,把恢复重建与发展地方经济、新农村建设等结合起来。
                  二是建议加强指导和灾情评估工作。希望国家林业局和重庆市林业局派出专家组,对灾区受灾木清理和植被恢复进行指导。同时,由于林业受灾的表现具有滞后性,需要陆续开展雨雪灾害对受灾区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影响的综合评估。
                  三是建议启动雨雪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林业发展影响以及恢复效益的研究项目,建立受灾森林的定位监测点,对恢复重建中森林的自然修复和人为干扰作用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林业抗寒抗冻新材料、新技术研发、灾后病虫害防治、受损林木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四是建议加强木材市场调控,避免受灾木材集中入市引起价格下滑。这次灾害涉及面广,受灾木数量多,如果集中进入市场,可能会引起木材价格下滑,这对林农来讲是雪上加霜。建议对这方面情况要进一步进行调查,及时研究调控措施,如扶持当地小型木竹加工企业扩大加工能力、组织南木北运等,使林农损失降到最低。
                  五是建议进一步调整林木育种的策略,在抗寒抗冻林木遗传育种、种质资源保护等方面开展全面的科研工作,选育抗性强的林木良种,特别是选育抗低温雪压林木良种成为重要内容之一,而我们的祖先已经利用了千百年的乡土树种育种更应受到重视。加强速生林木的快速繁育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突出解决重庆市雨雪灾害后林业种子种苗短缺问题,确保灾后生产恢复和春季造林的顺利开展。适地适树和树种结构调整应提上议事日程,作为今后造林工程的原则。
                  六是建议尽快建立并完善与我国林业制度改革相配套的政策性林业保险保障体系。通过明确政策性林业保险的运行机制,明确各级林业管理部门工作职责,建立健全防灾工作体系,加大重大灾情监测,建立重大灾情报告制度,协助保险公司开展防灾防损、核保及查勘定损等工作;通过将林业保险纳入国家政策性保险保费补贴范围,对各地政策性林业保险业务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降低林农缴费比例,增强林农投保积极性,扩大保险覆盖面;从林业保险入手,培养和培育林农和林业企业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林业巨灾风险基金,明确资金来源、起赔点、适用范围等内容。一旦发生巨灾导致大的亏损,则启动林业保险巨灾准备金予以解决,以保障林农在发生巨灾损失后能及时得到经济补偿,维护林业保险保障体系的稳健运转。对巨灾风险基金实行专户管理、滚存积累、专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