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 热门问题   ★ 精华问题   ★ 未回复问题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441467937     提问时间: 2008/5/28 17:30:20
问题:
 
我种的鱼腥草死的无法治,不知什么原因.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8/5/28 18:16:33

鱼腥草病害的综合防治

 

近年来,鱼腥草成为大众喜爱的特色蔬菜和中药材,并形成熟地栽培,但病害发生也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现将几种病害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白绢病
  1.田间症状 主要危害鱼腥草近地面根茎部,染病初期呈水渍状或黄褐色坏死,以后迅速腐烂,表面产生大量绢丝状白色菌丝层,并迅速向四周扩散,后期变为红褐色油菜籽状菌核,病株腐烂坏死,空气干燥时,根茎失水无干腐,后期转变为茶褐色油菜籽状菌核。
  2.发病规律 该病菌主要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内越冬,条件适宜时菌核即萌发产生菌丝从根部侵入发病,发病后在病部产生大量菌丝沿地表或病组织向四周扩大蔓延。酸性土壤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暴晴、暴雨有利于流行,一般酸性土壤或连作地块发病较重。通常6月中旬开始发病,7~8月达到高峰期。
  叶斑病
  1.田间症状 发病初期,叶面出现不规则或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色,中间灰白色,生浅灰色霉。严重时几个病斑融合在一起,病斑中心有时穿孔,叶片局部或全部枯死。
  2.发病规律 发病时病菌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一般7~8月发病。高温高湿或栽植过密、通风透气差发病重。
  茎腐病
  1.田间症状 茎部病斑长椭圆形或梭形,略呈水渍状,褐色至暗褐色,边缘颜色较深,有明显轮纹,上生小黑点,发病后期茎部腐烂枯死。
  2.发病规律 发病菌以菌丝体或菌丝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高温多雨易发病,排水不良,湿气滞留时间长发病重。
  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 鱼腥草主要种植于旱地,可与玉米、辣椒、豆科作物等进行轮作。
  2.种茎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浸种10~20毫升,晾干后再播种。
  3.高畦窄墒 选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透气性好的沙壤土栽培;施足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增施磷钾肥;注意及时排水;及时拔除病株和杂草。
  4.施用生石灰 收获后及时、彻底清除病残组织并深翻土壤。病重地块每亩施生石灰75~100千克调节土壤酸碱度。
  5.药剂防治
  ①鱼腥草白绢病 发病初期使用哈茨木霉0.4~0.5千克,加细土50千克,混合匀后撒施在病株茎基部;用40%福星乳油6000倍液,43%菌力克悬浮剂8000倍液,45%特克多悬浮剂1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80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0%宝多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浇病株根茎和邻近植株及土壤。
  ②鱼腥草叶斑病 在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70%代森锰锌400~600倍液喷雾,每隔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③鱼腥草茎腐病 在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8/5/29 7:33:06

药剂防治

 

a.鱼腥草白绢病。发病初期使用哈茨木霉0.40.5kg,加细土50kg,混匀后撒施在病株茎基部,或用40%福星乳油6000倍液,43%菌力克悬浮剂8000倍液,45%特克多悬浮剂1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80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浇病株根茎和邻近植株及土壤。

 

b.鱼腥草叶斑病 在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400600倍液喷雾,每隔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c.鱼腥草茎腐病 在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